养生
寒冷的冬天,餐桌上常少不了萝卜的身影。民间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而山楂类食品更是以其消食健胃的功效在“吃多了”的冬日广受欢迎。但你知道吗?这两种食物的“养生秘诀”有讲究,吃错了反而可能对健康不利!
白萝卜:冬季养生“小帮手”
冬季大多数人有“进补”的习惯,吃一些“补虚”的东西,比如羊肉、老鸭、鳖等等,肉食的高热量较多,容易产生食积,也会产生“内热”。
那此时我们的身体是如何运作的呢?
1. 肉食吃多了,胃肠道无法消化,多余的食物在胃肠道里“生热”,热气往上走,会影响肺部,形成咳嗽。
2. 脾运化食物和水液,过多的食物负担,影响了脾的功能,脾运化水液的能力也弱了,水液停留,聚而成痰湿,这就导致了咳嗽多痰的症状。
3. 同时,冬季寒冷,大部分人家中门窗紧闭,通风不及时,也会导致咳嗽。屋子里的暖气、热空调等,造成屋内更加干燥,更引起咳嗽。
药理发现,萝卜其中含有芥子油、粗纤维和淀粉酶。其中芥籽油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还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过多;粗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通利大便;淀粉酶可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使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更易被人体吸收。而中医亦认为白萝卜辛、甘,凉,有消食化痰的作用。
因此此时的白萝卜正是理想的调和食材,能消化食物,清除内热,达到化痰止咳的功效。
萝卜怎么吃更健康?
止咳:生白萝卜煮水或与梨榨汁饮用。
“肉生痰”“肉生热”:将白萝卜与羊肉、牛肉等肉类一同炖煮。
食用提醒
萝卜虽好,但性凉,对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寒的人来说,不宜过多食用。同时,萝卜味道辛辣,且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对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人群来说,食用过多可能会刺激胃肠,要应适量食用。
此外,白萝卜是感光类食品,对于感光食品或对日光过敏的人群,要慎用。
山楂:消食健胃有讲究
前段时间山楂火出圈了,因为有人吃了山楂做的冰糖葫芦,出现了胃结石,需要住院治疗。于是很多人疑问,山楂不是消食的吗?!有个中成药叫“大山楂丸”,在食积时候来一颗,效果可好了。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中国药典》记载,山楂归脾、胃、肝经。酸、甘、微温。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等。现代药理研究,山楂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它所含的山楂酸和脂肪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
但注意!
山楂助消化的前提是胃中有“存货”,山楂才能去分解、消化它们。然而,在肚子空空的时候,人体胃酸分泌较多,山楂中的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形成鞣酸蛋白,生成沉淀物,可能造成胃结石。
中医上也有记载,元代名医朱丹溪认为:山楂,大能克化饮食。若胃中无食积,脾虚不能运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也。
山楂食用建议
最佳时间:山楂适合在饭后食用,且避免一次性吃太多。
量力而行:
有胃炎、胃溃疡者应少吃或不吃;
血糖高者慎食山楂制品如山楂条、山楂片、果丹皮等,其中含有大量的糖。
萝卜清热化痰、山楂消食健胃,但任何食物都需因人而异、适量而食,才能真正发挥其养生效果。在这个冬天,让我们“吃对萝卜、吃好山楂”,守护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