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姓氏,姓张,姓李,姓王,现如今能够被使用的姓氏何止成千上万!
但是你知道吗?人类的始祖时期,上古之时,可没有这么多的姓氏,有八个大姓氏几乎是现如今所有姓氏的始祖。
或许你姓李,他姓刘,没准祖上还是一家人?那么你知道这八个始祖姓氏是什么吗?
人类为什么会有姓氏?
其实在远古时代,人类本来是没有姓氏的,别说姓氏,连名字也是没有的。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以及人类部落族人的增加,给每一个人起一个代号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否则总不能说,他跟他一起去他家这样的说法吧,所以姓名就在部落的演化过程中,随着语言渐渐的出现了,每个人都有一个特定的代号,以此来区分不同的人。
比如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夏朝帝王的名字,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名字起的就不明所以了。
例如夏朝的开国皇帝名字叫禹,就是大禹治水的那一位,他儿子叫做启,孙子叫做太康;
这几位的名字听起来还算是雅称,但是夏朝的第12世君主的名字叫泄,泄的儿子叫不降,这些名字就一言难尽了。
总而言之,在上古时代,名字更多是一个代号,未必有很深刻的寓意,只是用于区分你我他。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在比夏朝还早的岁月里,人类刚刚诞生语言和文字,能够使用的字词是很少的。
族人多了,很容易就出现重名的现象,尤其是跟临近部落的人一旦重名,可就不大好了。
所以围绕着部族,就诞生了一个个的姓氏,一个部族所有人的姓氏都是同一个字,用这个代号来区别本部落和其他部落。
比如大禹,就姓姒。
到这个时候,姓代表着部落的代号,而名来区分人,这就是姓名这个说法的来源。
譬如现代人,其实也还在遵循着这样的命名思路,比如张三,姓氏是张,名字是三,但其实这个说法同样不严谨,因为在姓名后来的演化中,姓,氏和名其实又出现了一轮分化。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秦始皇嬴政,赢是他的姓,赵是他的氏,政是他的名。
再后来,姓和氏的区分又逐渐变的不明显了,渐渐的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姓,只记得自己的氏,而且也逐渐的把氏当作了姓。
例如我们现在看到的百家姓,其实就是氏演化过来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其实严格点说都算是氏。
上古八大姓
事实上,在上古时代,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大姓并不多,总体来说就是八大姓,这八个姓分别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姞。
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
没错,这八个字都有女字旁,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说明,姓的诞生至少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也就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的早期。
什么是母系氏族,就是部落的核心是女性,继承权和管理的权力也集中在女性的手中。
为什么人类历史上会诞生母系氏族呢?
原因很简单,在旧石器时代,食物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依靠身体更为强壮的男性去打猎,获取肉食,另一种则依靠女性采摘浆果,植物等维系部落的生存。
很明显,打猎是一件不可靠的事情,也许运气好,可以猎到足够的食物,运气不好的时候,可能很久也没有收获,甚至连外出打猎的人都可能出危险。
而女性采摘的食物来源就相对要稳定的多,危险系数也小的多,所以,在整个部落的依存关系上,女性的地位就大大高于男性了。
这就是为什么上古八大姓,全部都从女字,甚至连“姓”这个字都从女,原因就是从这来的。
那么这八大姓地位如此显赫,甚至大多数的华夏氏族的人都源出这八大姓,为什么现在却极少有人姓这八个姓了呢?我们来看看八大姓的演化的进程。
第一是姬姓
姬姓在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显赫的,因为传说中黄帝就是姓姬,而且后来的周朝,周天子也是姓姬。
因此,姬姓可谓是源出正宗的大姓。
根据史料考证,有确切证据证明是由姬姓演化而来的姓氏就有411个。
为什么姬姓的后人会演化成别的姓氏呢?这里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晋国,郑国,魏国等国因为分封了自己的领地,还有了自己的国名,因此,后世这些诸侯就以自己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
虽然他们的祖先都姓姬,但随着分封之后,就变成了吴,郑,魏,韩等各路姓氏了。
现如今百家姓一共收录了504个姓氏,其中,411个源自于姬姓,而衍生出来的姓氏在后世还有新的演化,由此而来的姓氏之多,相当恐怖,所以姬姓是当之无愧的万姓之源。
例如,王,张,杨,周,李,朱,鲁,魏,唐,韩,蔡,孟,许,史,秦,陆,龚,何,彭,吕等姓氏都是姬姓演化出来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二是姜姓
姜在现代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姓氏,姜姓的始祖是炎帝。
我们中华民族被称作炎黄子孙,由此可见,姜姓的地位是仅次于姬姓,排在第二位的。
姜姓的分化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比如田,谢,东郭,淳于都是源出于姜姓。
而且,姜姓的分布也不止在中国,东南亚,朝鲜半岛也有姜姓后人广泛分布。
第三是姒姓
这个字比较少见,读音是(si同四),他的来源就是前文提到的大禹,大禹的姓就是姒。
此后的夏朝也以此为国姓。
这个姓在现代已经非常罕见了,在几乎所有地区,都难觅踪迹,但有一个地方是例外,这就是绍兴的禹陵村。
传说,禹陵村就是大禹陵墓所在的地方,这个村子的人因为为大禹守陵,所以千百年来依旧姓姒。
虽然姓姒的人已经很少了,但是姒姓还是演化出了很多其他的姓氏,比如曾,廖,鲍等姓氏就是源出姒姓。
第四是嬴姓
嬴姓的诞生相对而言是比较可考的,因为黄帝,炎帝更多的还是传说中的人物;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真实的人物及事迹,还很难考证,甚至史学界也有说法认为炎帝和黄帝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若干个当时的大贤能或大事件集合而成虚构的人物。
但嬴姓就不一样了,嬴姓是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的国姓,秦国和赵国在战国时期同为战国七雄,两个国家又先后称霸,是战国时期最强盛的两大国家之一。
所以,嬴姓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样非常大。
比如秦,赵,马,江,徐,葛等姓氏都来自于嬴姓。
第五是妘姓
这是一个更为少见的姓氏,他的来源是火神祝融的后代。
古代人对于火是有崇拜的,所以源于此也代表着古代人对火的敬畏。
妘姓虽然在古代时就不多,但还是演化出一些大姓,比如董,芈,罗,鄢等姓氏都源自于此,时至今日,也只有董姓还比较有影响力了。
第六是妫姓
妫这个字很多人可能都不太认识,它的读音是gui(同龟),主要分布在现在的北京地区。
是传说中舜的姓氏,当然也有说法认为舜姓姚,虽然不同的史料记载有差异,但基本上被认为是舜帝的姓氏。
妫姓在历史上用的不多,但其后人因为分封的缘故,还是诞生了不少大姓的,比如陈,齐,田,王,薛等都有人是源自于妫姓的。
第七是姚姓
姚姓的起源同样被认为是来自于舜,但跟前文所述一致,舜究竟是姓姚,还是姓妫,还有待考证。
时至今日,姚依然是个大姓,并且也演化出一些姓氏,比如甄,浦,司徒,袁,侯,文,丁,艾等姓氏都有部分源自于姚姓。
最后是姞姓
姞其实通姬,传说是黄帝赐予的十二姓氏之一,也就是说,虽然姞姓作为上古八大姓存在,但其实源出姬姓。
这个姓在历史上也不多见,但还是演化出了燕,雍,尹等姓氏。
总而言之,可以看到,所谓的上古八大姓,其实更多的是围绕黄帝,炎帝,大禹,尧舜等华夏民族祖先而来的。
虽然很可能在三皇五帝时期,生活在我国土地上的各大部族有更多的姓氏,但最终还是炎黄氏族实现了最后的胜利,因此,保留了这八个姓氏。
虽然经过后世的演化,渐渐的没有多人再去使用上古八大姓了,但追根溯源,大家还是源出一宗,这也体现了姓氏文化的传承。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