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锦

在我国历史上,汉族一度被称为华夏族,这个名称要起源于最早的五帝时期,黄帝、炎帝、蚩尤大战的时期。而夏作为国号的名称还要起源于稍晚些。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我国历史上以夏为国号的朝代和政权都有哪些。


一、夏朝

夏朝是先秦时代的远古朝代之一,传说其奠基者为参加治水的大禹。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大禹也凭借治水的功劳获得了民众的拥戴。逐渐的,大禹成为了整个部落最有话语权的人,身为部落首领的舜帝以大禹的功劳和威望,将部落首领的位置让给了大禹,大禹就成了新的部落首领。

大禹死后,部落首领的位置并没有像之前那样通过选举产生,而是由大禹的儿子启继承,启就是整个夏朝的第一代君主(笔者按:夏朝统治者在位期间称为“后”,驾崩以后称为“帝”),这便是“家天下”的开始。夏朝虽称为朝代,但实际上是许多小部落组成的大部落联盟,夏部落在这个联盟中处于主体地位。夏朝的存在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到大约公元前1600年,国祚400余年。

夏朝的四百余年间,共传了十四代君主,共十七位后。除了开国的大禹和夏启,比较有名的夏朝君主还有太康、少康、桀等。太康在位期间不理朝政,只顾游猎,后被东夷族的后羿驱逐,史书上成为“太康失国”。后羿又立太康之弟中康继位,实际上部落大权已经掌握在后羿手里。中康去世后,其子相继位,后后羿被其收养的寒浞所杀,寒浞又将相杀害,相的妻子逃往娘家,生下了相的遗腹子少康。

少康长大后,投奔舜帝的后裔有虞氏。后少康联合夏室遗臣,杀掉夺权的寒浞,重新成为夏后。而后少康逐步消灭盘踞中原近百年的有穷氏,结束了四十年“无王”的时期,史书上称为“少康中兴”。

到了桀这一代,夏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身为统治者的夏桀还得罪了不少周边的部落,以致于四面楚歌。同时,夏桀身为君主,用人不当,沉迷酒色,只顾自己享乐,最终在公元前约1600年时,被商族部落的首领汤率军在鸣条击败,史称“鸣条之战”,立国400余年的夏朝自此灭亡。


二、西夏

西夏的始祖要追寻到唐朝末年的鲜卑族将领拓跋思恭,他因平定黄巢叛乱有功而被赐姓为“李”,改名为李思恭。后其被封于夏州、灵州一带,号“定难军”节度使,成为一方割据势力,逐渐形成了不同于鲜卑族文化的新民族——党项族。

党项族先后臣服于唐朝和五代的中原政权,最后又向北宋臣服。因为发家之地被夺,李思恭之弟李思忠的四世孙李继迁选择出走。

经过李继迁的“折腾”,北宋的西北边境并不好过,同时为了防止北宋的军事进攻,李继迁选择向辽朝抛出橄榄枝,最后被辽朝册封为夏国王。随后李继迁及其子李德明凭借夏、灵等五州为根基,不断蚕食河西走廊的领土,回鹘、吐蕃等多受其烦扰。

最后,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在公元1038年选择建立国家,国号为夏,史称西夏,自称“大白高国”。西夏国祚自公元1038年起,至公元1227年止,共历十位皇帝,共计189年。

西夏前期与北宋、辽三足鼎立,后期与南宋、金三足鼎立,最后被新兴于大漠的蒙古帝国灭亡,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