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军事干部从主官位置改为副职,多数人会认为或许因犯导致,实际上也有其他情况导致。东野4纵胡奇才从司令改为副司令:不是不能打,而是身体有恙!



胡奇才是政工转为军事的干部,很多人或许不了解他在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但应该听过新开岭战役、塔山阻击战。这两场战役,他都是重要指挥员。

4纵首任司令是吴克华,他调离后,副司令胡奇才改为司令。率领士气低落的4纵迎接一场场战役,自沙岭战斗后,部队虽然打过鞍海战役,取得胜利,但没有从士气上改善情况。新开岭战役打响后,部队将敌人一个师围困并歼灭,获得中央以及总部首长的嘉奖,使得纵队士气高涨很大。

可1947年8月,他被改为副司令,心里有气:打胜仗怎么改降职呢?



从情况来说,不应该把他降为副司令,可从大局出发,也是为4纵、辽东军区,甚至是东北战场考虑。他的身体情况不好,时不时要到后方休息,大战在即,部队不可缺将,会影响战斗指挥。当时的副职韩先楚调任3纵担任司令,他如果再离开,4纵没司令,也没有副司令如何打仗,政委主要工作是思想方面、后勤方面等。

上级或许希望他能好好休养,同时不耽误部队作战情况,秋季攻势的发起目的很明确,就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给每个纵队下达作战任务。调来担任司令的还是吴克华,他们过去就是正副职务。

实际上,不只是他。冬季攻势时,邓华身体不好,也是调去哈尔滨休养,为期几个月的冬季攻势交给副司令贺晋年指挥,他指挥部队打了四战四平。按说邓华曾经在一战四平、二战四平、三战四平都有参加,四战四平是彻底解放四平之战,没参加有没有遗憾呢,个人而言是有的,但从全局来说,谁指挥部队解放这座城市都一样。



辽沈战役时,4纵的任务是打阻击,为防止敌人从塔山前线增援,上级特意让他坐镇一线指挥,虽然1纵主力在后面当预备队,可作为主官他更希望部队能守得住,不留候补的机会。作为军人不能让兄弟部队看低了,指挥员需要荣誉,部队需要荣誉。

战斗打得很激烈,完成阻击后,就离开前线到后方休养,可见他的身体当时并不乐观。此后,也没有跟着部队入关,挺进中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