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伟来

故事发生在1972年,那年我被下派到青草湖当驻队医生,跟我搭裆的赤脚医生叫李杏平,是个20岁不到的小姑娘。我看病开处方,她按我开的处方配药打针,此外她还兼任大队妇幼保健员,农村俗称接生婆。她初中文化程度,在公社卫生所培训了两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就能独当一面,我真佩服她的胆量。

每次接生回来,李杏平总要对我说一句:“有惊无险,母子平安!”语气中带着满满的自信和骄傲。

初生牛犊不怕虎,她敢想敢闯的精神值得肯定,但我不能容忍她的轻率和莽撞,提醒她说:“人命关天,不可儿戏!”

李杏平出事儿,是在六一儿童节的第二天。那天医疗室病人很多,李杏平忙完手里的活儿刚坐下歇口气,秦牯子骑着一辆破自行车一路飞奔,人未进门,就大喊:“我女人肚子疼,要生了,快、快!”

李杏平二话不说,背起药箱跟着他跑,鸡上笼的时候传来噩耗,秦牯子的女人死了。

秦牯子三代单传,是家中独子,他跟谭春枝在宣传队自由恋爱。秦牯子饰郭建光,谭春枝演阿庆嫂,男的潇洒,女的漂亮,是人人羡慕的一对恩爱夫妻。头胎顺产喜得贵子,这是老天爷的恩赐,全家人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都围着大胖小子忙碌着……

原来,李杏平一时疏忽,将脐带剪断后没用止血钳夹着,脐带缩回引发大出血,后急送公社的卫生所抢救,医生已无回天之力,眼巴巴看着谭春枝咽了气。

这是一起严重的医疗责任事故,秦牯子抱着谭春枝哭天喊地,捶胸顿足疯了一般,声言要李杏平偿命。

为防意外,卫生所领导一边把李杏平保护起来,一边安慰秦牯子。

李杏平这些天茶饭不思,心乱如麻,她知道这个死去的女人对秦牯子有多么重要,对这个家庭的打击有多大,还有襁褓中的婴儿,一出世就没了母亲,她是罪魁祸首,粗心大意酿成的恶果无法挽回,她想到了死,只有死才能解脱。

谭春枝下葬的第七天傍晚,李杏平不顾卫生所领导的劝阻,买了香纸蜡烛,趁着夜色,她要去青草湖墓地向谭春枝赎罪,然后投湖一死了之。快要到了湖边,对面走来一个人,她打了个冷颤,真是冤家路窄,是秦牯子。

秦牯子看到她,冲过来抓住她的衬衫领口,咬牙切齿骂道:“臭女人,春枝没了,我要你赔命!”

秦牯子不知哪来的力气,一把将李杏平提起,用力一甩,李杏平扑通一声跌进湖里,水花溅起一人多高。李杏平连呛几口水,两只胳膊像鸭翅膀扇动了几下,湖水很快吞噬了她。

秦牯子看见一团黑丝像水草飘忽了几下,转眼不见了。他愣怔片刻,一个猛子扎进湖里,拉着李杏平的头发拉到岸边,然后把她拖死狗一样扔到湖岸上。

秦牯子看着李杏平趴在岸边在口地往出吐水,双手捧着脑壳立刻号啕大哭起来。

男人苍凉嘶哑的哭声让李杏平清醒,她转头看了秦牯子一眼,鼻尖一酸,竟然也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

哭过之后,李杏平做了个大胆决定,她拉了拉秦牯子的衣袖,颤声说:“牯子哥,别伤心,你媳妇没了,我把自己赔给你做媳妇,和你共同撑起这个家。”

秦牯子瞪了李杏平一眼,随后摇了摇头,怒吼道:“我忘不了春枝,心里装不下别的女人,你这个害人精,女魔头,我真想杀了你!”

李杏平回到家,父母见她浑身衣服湿透,大吃一惊,问:“你这是怎么了?”

李杏平说:“我害死了春枝姐,只要一闭上眼,她就出现在我面前,我彻夜难安,生不如死,刚才去投湖,被秦牯子救了。”

父母听后大吃一惊,随后上前抱着她,说:“我的儿呀,你不该这么想,你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我们老俩口怎么活呀!”

李杏平双膝跪地,说:“一个丈夫失去了妻子,一个刚出世的婴儿没有了母亲,我毁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我想,只有把我自己赔给他,我才心安理得,否则我心里会永不安宁!爸,妈,你们就当没养我这个女儿吧……”

李杏平不听父母苦苦劝阻,拿几件换洗衣服,毅然决然出了门。

李杏平来到秦牯子家大门口有时候,秦牯子正好从屋里出来,他看到李杏平往他家大门里走,怒气冲冲地说:“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李杏平低下头满脸羞涩地说:“牯子哥,我已经决定了,为了补偿你,我把自己赔给你!”

秦牯子瞪了李杏平一眼,用鼻孔哼了一声说:“十个你,也不值一个春枝,你别自作多情了……”

医疗室没有李杏平,我一个人看病发药打针忙不过来。大队干部通过做工作,决定先安排李杏平上班。李杏平当时厚着脸皮赖在秦牯子家,说算了吧,出了这么大的事故,哪还有脸去医疗室上班,万一再出点啥,我就是罪上加罪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杏平的执着换来一张和秦牯子的结婚证,她心甘情愿做了填房。

一年后,李杏平生了个闺女,取名秦好。秦好两岁时,因夫妻矛盾愈演愈烈,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秦牯子心里念念不忘谭春枝,他固执地认为,春枝才是最珍贵的。李杏平再怎么任劳任怨,秦牯子也横看竖看不顺眼,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争吵。

有一天傍晚,李杏平和秦牯子又吵起来了,秦牯子一边往门外推李杏平,一边叫她滚。李杏平离开秦家前,抱着女儿大放悲声……

李杏平离开秦家后,一边暗暗地流着泪,一边借着月色向村口方向走去。秦牯子记着李杏平的背影大喊:“你永远也别回来!”

转眼间几个月过去了,村子里的人谁也不知道李杏平到底去了哪里,有的说她去县里去学习了,有的说她早就不在人世了。同时人们发现,秦牯子常常一个人在村口转悠,好像是在等着什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