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周武王想要讨伐纣王。他召唤太公望咨询道:“我想不开战就知道能不能胜利,不占卜就知道是不是吉利,能让别人的臣民也帮助我,有办法做到么?”
姜太公回答说:“有办法。您只要让大家都支持你,然后去讨伐倒行逆施的一方,那么不用开战就知道你会获得胜利。有能力德行的一方去讨伐无能亏德的一方,不用占卜也知道是吉利的。对方天天残害百姓,而我们则给百姓以实惠,就算是别人的臣民,也会帮助我们的。”
周武王说:“那就好。”于是来召唤周公,咨询道:“现在所有的人都认为商纣王是天子,而我是诸侯。现在我想以诸侯的身份去推翻商纣王,有办法取胜么?”
周公回答说:“商纣王确实是天子,您确实是诸侯,根本就没有办法取胜,你怎么能想着推翻商纣王呢?”
周武王愤怒地说:“你这个说法有什么根据没?”
周公解释道:“我听说啊,不守礼的人是邪恶的,不守义的人是凶残的,失去民心的人就是孤家寡人。您不过是讨伐一个失去民心的孤家寡人而已,怎么能说是推翻天子呢?”
周武王说:“你说得对。”于是起兵讨伐商纣王,和殷商的军队在牧野大战,最终打败了商纣的军队。
周武王在商纣王的宫殿里发现了的美玉。问道:“这是谁的美玉呢?”有人回答说:“诸侯的美玉。”周武王立刻就将美玉全部归还给诸侯。大家听说这个事以后,都说:“周武王不贪财。”
周武王在商纣王的宫殿里发现了美女。问道:“这是谁的女儿?”有人回答说:“诸侯家的女儿。”周武王立刻将这些美女都遣散给诸侯。大家听说了这个事以后,都说:“周武王不好色。”
不仅如此,周武王还将巨桥仓库里的粮食和鹿台里面的金银财宝都分跟士民。同时裁撤了军队,将战马和祭牛都放到野外,表示从此以后不再发动战争。大家听说以后,都认为周武王行仁义,实在是有一个大格局。
02
原文
武王将伐纣。召太公望而问之曰:“吾欲不战而知胜,不卜而知吉,使非其人,为之有道乎?”
太公对曰:“有道。王得众人之心,以图不道,则不战而知胜矣;以贤伐不肖,则不卜而知吉矣;彼害之,我利之。虽非吾民,可得而使也。”
武王曰:“善。”乃召周公而问焉,曰:“天下之图事者,皆以殷为天子,以周为诸侯。以诸侯攻天子,胜之有道乎?”
周公对曰:“殷信天子,周信诸侯,则无胜之道矣,何可攻乎?”
武王忿然曰:“汝言有说乎?”
周公对曰:“臣闻之,攻礼者为贼,攻义者为残,失其民制为匹夫。王攻其失民者也,何攻天子乎?”
武王曰:“善。”乃起众举师,与殷战于牧之野,大败殷人。
上堂见玉,曰:“谁之玉也?”曰:“诸侯之玉。”即取而归之于诸侯。天下闻之,曰:“武王廉于财矣。”
入室见女,曰:“谁之女也?”曰:“诸侯之女也。”即取而归之于诸侯。天下闻之,曰:“武王廉于色也。”
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华山,放牛桃林,示不复用。天下闻者,咸谓武王行义于天下,岂不大哉?
03
没什么好补的。
04
西周取代殷商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从周文王开始准备,到周武王开始实操,最后终于取殷商而代之。
但是我们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无论周文王周武王玩的是什么仁义,最后还是要在牧野和殷商碰一下。如果这一下没碰赢,那无论文王武王怎么仁义,也是不行的。
仁义很重要,但是只有仁义是不够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