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许多理工科高校不认可C扩、C集?
凡是找过高校教职的文科博士大概都清楚:好多重视理工科的高校不认 C 扩、C 集,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其实原因挺简单,要么是不懂,要么是不想懂。好多 C 集在业内的认可度那是相当高,在某些学科领域甚至比不少 C 刊都要好;不少 C 扩的质量也不错,甚至比不少不是 C 刊的北核还要强。
但是,理工科高校当然更看重理工科,负责招聘、评职、晋升的领导对文科专业发论文的情况不了解,就只能按照“通常的做法”来办:C 刊最重要,C 扩其次,C 集啥都不算。
二、发一篇C刊有多难?
既然不承认 C 扩、C 集,那就只剩 C 刊和 SSCI 啦。但是,对于普普通通、没啥门路的文科博士来讲,发一篇 C 扩都难得不行,还得发 C 刊,这简直能要了人的命。
以前大家说发 C 刊难,都是根据自己还有身边人的投稿经历来估摸的,今天给大伙瞧瞧一个统计数据,用实实在在的客观事实来证实发一篇 C 刊到底是有多不容易:
据相关统计,若一所大学在一年之中能够发表 30 篇 CSSCI 论文,那么在全国 1275 所高校之中,其排名已然位居第 235 名,超越了多达 1040 所学校。其中,有 866 所高校所发表的 CSSCI 论文数量仅为个位数,更有 428 所高校一篇皆无,此中涵盖 105 所公办高校。换言之,一所高校若一年能够发布 30 篇 C 刊论文,便已然位列所有高校的前 20%之列。
三、不建议文科博士去这类高校
欲谋求高校教职的文科博士务须留意:不建议择取不重视 C 扩、C 集的理工科高校,否则未来于职业晋升及学术发展之途将会举步维艰。
1. 理工科高校发C刊难
依上文图中数据所示,我们能够明晰,发表 C 刊数量较多的高校主要集中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具备文科优势的高校。日后您投稿 C 刊之际,暂且不论论文质量如何,亦不论关系稿数量多少,您仅是顶着“xx 理工大学”“xx 科技大学”此类单位名头去进行投稿,极有可能率先被编辑以偏见相待。
2. 学校职称晋升不认可
在招聘之时未对 C 扩、C 集予以重视的学校,在未来的评职称、晋升以及评奖等进程中,极大概率亦不会看重 C 扩、C 集。实际上,就专业程度与学术性质而言,C 集之文章并不逊于 C 刊,甚至其质量反倒高于部分 C 刊论文。
然而,那些不重视文科的理工科高校对此又怎会知晓呢?在其眼中,C 刊的名号与权威性方为重中之重。
3. 文科研究支持力度不足
众多以理工科为侧重的高校,尽管亦设置了文科专业,然而这些院校仍更倾向于将资源分配给理工科专业。文科方面仍以教学工作为重,高质量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相对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