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2月1日电 题:铁路“针线姐”

  新华社记者丁非白

  在铁路部门中,有这样一个班组,他们平时主要负责卧具洗涤,缝补磨(破)损的枕套、床单、被罩、座套,保证旅客使用得健康舒适。50岁的崔昕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在国铁沈阳局沈阳客运段沈北洗涤车间,伴随着“哒哒哒”的缝纫机声,崔昕正在修补一条破损的床单。

  10年前,崔昕来到洗涤车间缝纫组工作。“缝纫工听起来好像很轻闲,其实车上大到地毯、座椅、床单、被罩,小到书报栏网袋、枕套、桌布,都是由我们这里制作和修补的,火车一天不停,我们的工作也就一天不能停。”崔昕说。

  车上需要修补的地方有很多,除了磨损的座椅边角处,还有利器造成的裂口,破损形状不同,要使用不同的缝补方法,崔昕自己摸索出了多种不同的缝补方法。

  “像这种置物网袋,要是破损严重我们就直接换了,破损得不严重我就给补补,这种织网的技术还是跟我爱钓鱼的师傅学的呢。”崔昕说。

  工作干久了,崔昕练出了一招绝活,接缝处不易看到的破损,她凭手摸就能判断出哪里需要缝补。

  “你看这个被罩,外面看着没啥问题,但你摸摸这个角,里面应该是开线了,翻过来给缝上就好了。”崔昕一边展示,一边迅速完成了缝补。

  缝缝补补不是容易的事,这项工作对于眼力、耐力、体力都是很大的考验。春运期间,崔昕预计要缝补各类用品用具1万余件,最多时一天要缝补300件,有时候顾不上吃饭喝水,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从事这项工作10年来,她用了近600个缝纫机线卷,常年作业让双手布满老茧。

  “我们要保证在每趟客车出库前,卧具、窗帘、座套、地毯等都一样不落地送上车,旅客能够在旅途中感到舒适,辛苦一些也值了。”崔昕说。(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