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畅


上海是个“好白相”的地方,这个“白相”的乐趣不是在旅游打卡点,而是走街串巷的市民视角——通过路上的阿姨、爷叔、小青年,你会发现,正是每一个个体的“各有所乐”,才串起了魔都新春的“万家欢乐”。


每到逢年过节、亲友齐聚,八仙桌的小抽屉就要开始发挥作用了!小抽屉里的东西从针线零碎变成了麻将筹码,桌面铺上老人写毛笔字的毛毡布,倒出封盒了一年的麻将牌,“三缺一”立刻变成“三打一”,“砌长城”一“砌”就是一整天。


另外一波阿姨爷叔,比起上牌桌更喜欢拿起话筒一展歌喉!尤其是以前全民家庭卡拉OK的年代,放上一盘录像伴唱带,一手抓着金光灿灿的话筒、一手优雅地撩着话筒线,一开嗓唱出来的就是国泰民安、未来可期。


阿拉小辰光,内环线还刚刚造起来,东方明珠还只有一颗大球,除了弄堂游戏外,各种新式洋气“白相罐”也是不少的。作为一个如今奔四的“老二次元”,大家的游戏启蒙基本都是从红白机跟N合1的黄色卡带开始的。卡带时不时还接触不好,要拿出来吹一吹再插回去。几个小宁围坐在电视机前,要么轮流要么对打,观众也看得不亦乐乎。


那时候的小旁友们,一年也吃不上几次“洋快餐”,过年就是实现愿望的绝佳机会!商家也聪明,通常这时候都会有消费集点送新年礼物的活动。一个傻瓜手动照相机、一个发条自动玩具……现在想来也都不贵,但在当年可是孩子心中的“超豪华大礼”!带去学校绝对是“扎台型”的。


上海是个移民城市,逢年过节也经常会有长辈的亲戚来上海玩。当年什么武康大楼、愚园路、安福路都是再普通不过的马路,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真正热门的景点是爬南浦大桥和浦江游览船。现如今的“一江一河”更是风景如画、内容超多,还有今年特别热门的双子山。



老底子的上海人,除了一家子团聚吃年夜饭、闹元宵这样的经典项目,还有剪头烫头、汏浴、拍全家福……相信许多老上海脑海中依然留存着几十年前的年俗记忆——老街、老虎灶、老照相馆、老宅等等,串联起一幅中西结合的海派年俗生动图景。


“自由松弛、热情奔放”是这座城市很多人的精神状态,在上海这个开放包容的地方,拥有诸多顶流文旅IP、魅力无穷的建筑、优美惬意的街区、身心可置的公园、百花齐放的美食,以及无数自由有趣的灵魂。尤其到了新春时节,无论是在其乐融融的家里,还是走上精彩纷呈的街头,只要在这里,就不会寂寞。


本期图片均由小编自行拍摄,内容来自于“魔都新春娱乐指南——第19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同期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还有“乙巳新章——2025年全国高校生肖设计大赛”,感兴趣的朋友们也可以趁着春节放假去回味一下“老里巴早”的海派年味吧~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