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聊聊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新方向与工龄之间的那些问题。 今年人社部公布了一项新的养老金调整方向,那就是养老金调整适当向4中低收入群体倾斜,给予他们更多的照顾。那么是不是工龄长,比如说30年以上的涨钱就会少了呢?还能多涨钱吗?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
挂钩倾斜确保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我们目前职工养老金的调整方案中,挂钩调整仍然是大部分的退休老人能够实现养老金涨幅较高的决定性因素,都是一个地区退休下来的职工,缴费十五年和缴费30年,在养老金调整中就是会有一定的养老金涨幅差距。
以江苏省2024年的调整方案为例,在与缴费年限挂钩方面,缴费15年的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1.7元,按缴费年限月增加额为15×1.7=25.5元。缴费30年的人员则需分阶段计算,为15×1.7+10×1.8+5×2=53.5元。所以,缴费30年比缴费15年在与缴费年限挂钩部分多增加53.5-25.5=28元。
根据方案,15年(含)以下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0.8元。对于缴费15年的退休人员,其与缴费年限挂钩增加的金额计算方式为:15 × 0.8 = 12元。缴费30年在缴费年限挂钩增加的金额计算:其中,15年(含)以下部分,按每满1年增加0.8元,这部分金额为15 × 0.8 = 12元;16年以上至25年的部分,共10年,每满1年增加0.9元,这部分金额是10 × 0.9 = 9元;26年以上至35年的部分,这里为30 - 25 = 5年,每满1年增加1元,即5 × 1 = 5元。将各阶段金额相加,12 + 9 + 5 = 26元。所以,缴费30年的退休人员,与缴费年限挂钩增加的金额为26元。缴费30年比缴费15年多增加的金额为:26 - 12 = 14元。
从这两个省份的计算结果也是可以看出缴费年限在养老金调整中的重要性。而人社部提出养老金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是希望能缩小养老金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中低收入群体在退休后经济相对较为困难,通过养老金政策倾斜,能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则工龄长的人,涨幅就一定会缩水。
而大家会有这样的顾虑也是因为在很多的地区,工龄 30 年以上的人员养老金水平都相对较高,不少人养老金在 3000 元以上。从一些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成本来看,这样的养老金水平可能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中低收入群体。但是不要忘了,工龄长就意味着他们比缴费15年的人对养老保险的贡献更多,是符合“长缴多得、多缴多得”基本原则的。因此在考虑养老保险长期运行的前提下,确保工龄长的人合理的养老金增长权益,是很有必要的。
并且中低收入群体的水平界限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因此就算政策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但工龄30年以上人员中也有部分属于中低收入水平。不能单纯以养老金3000元为界限来划分,一些地区生活成本较高,3000元的养老金可能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对于这部分人员,在倾斜调整中也有机会获得额外的增长,从而保障其生活质量。
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延长参保人缴费年限
从养老保险收入来说,是离不开参保人的长期缴费的,为了让养老保险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我国也是从今年开始推出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重要的就是提升职工的工龄,也就是让缴费年限得以延长。
一方面,按现在的计发办法,每多缴费1年,养老金待遇计发通常可增加1%。另一方面,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也会因缴费时间延长而增加,将来计发的个人养老金待遇水平也会相应提高。所以,从长远角度看,工龄30年以上的人员在延迟退休政策下,养老金待遇水平不可能是一个低标准增长。
综上所述,工龄超过30年的退休人员在养老金调整中,挂钩调整方面的养老金增长还是会比较客观的。而国家虽然说要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但是也同样十分重视工龄的调整,因为他们对养老保险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那么随着养老制度的不断完善,相信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既能兼顾中低收入群体,也不损害工龄长的参保人的合理增涨空间。
那么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