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lzx
来源:材料在线(ID:clzx_net)
本文已获得授权
项目背景
上海黄浦区档案馆历经多年,库房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经协调,将一座空置的老建筑进行改造,作为分库房使用。项目 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沿街主要为2层左右乡村集镇自建房。 建筑整体4层,外墙为80年代主流的粉红色小瓷砖风格。 本次的改造,除了室内做大量的空间重组和结构加固,以满足档案库存荷载需求。 同时对建筑的立面进行改造,打造当代档案馆建筑新形象。黄浦作为上海核心老区,此次改造示范意义明显!
▲改造完成东南透视
材料在线团队作为材料顾问身份介入,前期项目立面方案设计不理想,团队针对原方案做了立面方向材料研究,迅速清晰了风格基调思路,同时主动请缨承担立面方案优化设计工作。重新设计的立面方案获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很快确定为实施方案,材料在线团队全程参与完成了项目的立面改造工作。
▲建筑改造完成外观
PART 01
形式策略
正骨整形——调整建筑形体比例关系
原建筑的时代特征手法明显,元素拼贴很多,较为杂乱,与现在档案馆要求的简洁稳重相去甚远。
▲建筑原貌
我们首先对建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形式整合,去除多余装饰,合并形体关系,通过加与减的手法,将建筑形式规整为少量的几何体量,同时优化体量间的比例关系,在三维维度上形成进退咬合,形式更加简洁清晰。后期着重用不同材质对应了不同功能体量,实现内部功能与外部功能关系的对应。
▲形体整合与功能整合
▲建筑立面效果图
▲改造完建筑整体鸟瞰
PART 02
功能策略
符号契合——“翻开的书页”化解功能矛盾
原建筑立面开窗较为自由,和档案馆严苛限制内部光照环境的要求存在巨大冲突。直接缩小开窗或简单封窗会带来更多问题。通过现场仔细观察,南侧三角形阳台的立面形式成为了破题的关键。
▲原建筑三角形阳台
三角阳台是90年代的记忆,同时能形成很好的光影关系。设计将阳台单侧封闭形成单侧采光,保留室内窗户的同时,形成一个类似保温仓的间接采光空间。
▲三角侧窗空间增强立面阴影
▲三角空腔缓冲空间
三角空腔不仅巧妙缩小窗户比例,柔和采光的同时起到了缓冲室内外湿度温差等问题,为档案内部空间增加了一道保护气候屏障。
▲ “翻开档案的书页”理念
▲三角形空腔气候缓冲
这种形式契合功能的策略在建筑立面上被强化,最终成为整个项目的视觉符号特征,起到了统领全局的作用。将其强化为翻开的书页,成为整个项目的精神寓意。
▲中心折线强化翻开书页概念
PART 03
建造策略
材料选择——“翻开的书页”化解功能矛盾
经过前期多种材料风格的比选,最终确定了红砖基调。一方面红砖有浓郁的学院气息,与档案馆沉稳厚重的气质相符。另外原建筑是90年代的小面砖贴面,选用红砖是对旧有建筑的文脉延续。
▲改造后的红砖幕墙日景
一方面贴面仿砖的做法已被明令禁止,另一方面要铲除掉旧有瓷砖立面费时费力,因此策略上我们选择幕墙做法,直接包裹的方式可大大简化问题。
▲直接包裹的幕墙形式
现代工艺下的红砖幕墙(实际材料为陶砖)做法主要有三种:角钢分层砌筑、圆孔穿钢筋、铝合金干挂。三种做法整体施工流程复杂,人工慢,造价高。
▲常见的红砖幕墙做法
另外旧有建筑结构荷载有限,同时立面的大量三角窗本身为悬挑结构。传统陶砖厚度不低于6公分,单平米近100公斤左右,加上钢结构等对原有主体结构负荷挑战巨大。针对这些问题,材料在线团队经过大量研究,基于庞大的供应链平台积累,终于找到了一种国外“嵌挂陶砖幕墙”做法,可以实现荷载更轻,施工便捷,造价更低的最佳创新方案。
▲嵌挂陶砖幕墙原理
▲改造后的红砖幕墙日景
PART 04
材料选择
嵌挂陶砖幕墙——技术创新
嵌挂陶砖幕墙式采用金属卡扣原理,利用不锈钢的弹性,将砖从正面敲击嵌固到预制不锈钢背板上。特制截面的陶砖厚度3公分左右,相比传统陶砖厚度重量都降低了一半。不锈钢背板相互咬合组成一张连续的背板固定在主龙骨上,这种正向安装,简化了施工流程,施工速度可以节约传统1/3左右工期。
▲嵌挂陶砖幕墙做法样板
同时0.8厚度的金属背板取代了传统横向龙骨,大大节省了干挂件和次龙骨的成本。同时这张超薄的背板形成了一道类似连续直立锁边的附加防水层,对建筑墙体起到了额外的防水保护作用。这对于这个距离海边仅十多公里,室内水密性气密性要求极高的的档案馆建筑,无疑是多了一道保护屏障。
难点攻关
整个系统相比传统做法简化流程,实现了荷载更轻,施工更快,造价更低,附加保护的功效,可以说是实现了一举多得!但是这种大胆创新的做法,在国内并无相关案例,为保证项目的安全性等,通过现场样板拉拔,幕墙四性等实验,实际检验了系统的可靠性。
▲镂空窗采用穿挂标准单元整体嵌入
▲开放嵌挂幕墙施工中
现场更大的难点在于存在大量小型圆弧角问题。针对此问题,我们协同幕墙团队及材料厂家,多次试验,通过背板切口弯弧、标准砖切短及陶砖适度弯弧等方法,最终实现了最小半径650MM的圆弧效果,成为项目一大亮点!
▲中心大圆形弧面嵌挂陶砖
▲650毫米半径圆弧角位置的嵌挂陶砖
同时,为了检验系统的可靠性,我们在建筑吊顶部位同样采用了这种嵌挂做法。传统陶砖吊顶重量大,风险大,这种3公分薄壁陶砖做法更为轻盈,考虑到安全性,我们增加了背后结构胶固定加强措施。现场实际效果也较为满意,充分的展示了完整的建筑体量。
▲吊顶位置使用嵌挂陶砖
PART 05
细部创新
嵌挂陶砖幕墙——技术创新
考虑到嵌缝做法会埋没新系统的创新亮点,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开放式视觉效果来清晰系统的建构逻辑。重新设计了陶砖板型截面,通过企口搭接的方式遮挡金属板效果,同时通过板上二次加工凹槽做法,实现整体横向阴影,竖向假缝的特殊完整阴影效果。实际呈现效果干净整洁,也省略了工人填补砂浆的工序,节约了项目工期与造价。
▲最终无砂浆嵌墙面效果
▲嵌缝砂浆样板对比
▲无砂浆开放式视觉的样板
▲开放式立面墙身
▲窗洞局部采用串挂镂空陶砖
项目感悟
关于表皮
如果把建筑比喻为一个人的话,他的形体、比例就决定了他的基础。功能空间是精神内核,建筑的表皮则更像是人的外衣,选择可以多样,但也只能起到掩盖提升作用。正所谓美人在骨不在皮,抛开功能,对于一个好的建筑形象,形体比例非常关键。而穿衣,则更像是针对他的身份及今天要出席的场合,选择最为恰当的外衣。所以本质上没有对与错,更多的是舒服与得体。
——设计师 刘华江
、
▲夜景下的建筑
材料顾问服务
材料在线的团队大多原本是从事建筑和室内创作的设计师,因此熟悉设计的语言以及容易理解项目核心需求。创业以来,我们一方面希望搭建服务设计、甲方、施工与装饰材料企业的信息交流平台,另一方面我们潜心研究建筑室内外装饰材料,致力于成为行业专业的“材料顾问”。
▲玻璃砖选样及灯光测试
本次项目从前期的立面优化、材料创新策略、方案技术配合到后期幕墙施工,我们从现场施工样板、建造把控等环节服务了整个项目,是材料在线的一次重要实践,很好的为业主实现了造价与效果之间的平衡和以及很好的保障了落地效果,也期待未来与更多的设计和业主合作。同时本次项目得到了南房集团的大力支持,最大限度尊重了技术创新和保障建成效果,特别表示衷心感谢!
项目名称:上海黄浦区档案馆浦东分库改造
建设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
建筑面积:7,113㎡
竣工时间:2024.05
业主单位:上海南房(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总:王旭东
施工总包:上海海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立面顾问:材料在线
立面方案设计:刘华江
施工图设计:上海光华建筑设计规划有限公司
设计项目经理:黄励
建筑材料:嵌挂陶砖系统、铝复合板、玻璃砖、仿清水涂料、
建筑摄影:胡义杰
ㆍENDㆍ
- End -
内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材料在线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