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690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随着春节的到来,年味如同一缕温馨的气息,悄然渗透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当这股浓厚的节日氛围与静默矗立的建筑相遇时,它们之间仿佛展开了一场独特的对话,碰撞出绚烂多彩的视觉盛宴。
那些历经沧桑的古建筑,在岁月的洗礼下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它们的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轻声细语地讲述着过往的辉煌与传奇。而年味的到来,则以一种热烈而喜庆的方式,为这些古老的建筑披上了一袭节日的华服。红彤彤的灯笼高高挂起,喜气洋洋的春联贴满门楣,热闹非凡的民俗活动此起彼伏,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节日画卷。
从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到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落,从精巧别致的古典园林到现代感十足的高楼大厦,无一不在年味的点缀下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探寻之旅,去感受那些建筑在传统节日氛围中所绽放出的独特魅力,品味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时尚交织下的别样风情,共同领略这份独特的节日韵味。
01
无锡惠山古镇
坐落于江南水乡的温婉怀抱之中,无锡惠山古镇宛如一位沉静的历史守望者,默默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随着春节的来临,浓厚的节日氛围与古镇的古色古香建筑共同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璀璨邂逅,绽放出令人陶醉的别样光彩。
▲古镇场景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无锡惠山古镇被一层柔和而温馨的灯光轻轻拥抱。小桥依旧横卧于碧波之上,流水潺潺,细语着千年的故事;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升起,勾勒出一幅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生活图景。此刻,古镇的夜色在红黄交织的灯笼映照下,瞬间变得生动而明媚。那些灯笼如同点点繁星,点缀在古街古巷之间,将古镇的夜晚装点得分外妖娆。
夜色中的惠山古镇,独属于江南的氛围感如水墨画般在夜空中缓缓晕开,浓郁而悠远。每一盏灯笼都仿佛是一笔浓墨重彩,勾勒出一幅幅关于历史、文化与生活的绝美画卷。漫步在这样的夜色中,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份属于江南的温婉与宁静,让人沉醉不已。
▲惠山古镇夜景
▲惠山古镇夜景
漫步在由青石板路铺就的古色古香老街上,两旁店铺林立,各式各样的年货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传统年画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精致的手工艺品巧夺天工,令人爱不释手;糖画晶莹剔透,形态各异;泥人栩栩如生,趣味横生,这些充满传统韵味的年货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驻足观赏与选购。
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美食香气,仿佛为这古老的街道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无锡酱排骨色泽红亮,肉质酥烂入味;小笼包皮薄馅鲜,汤汁四溢;青稞烤饼外酥里嫩,口感独特,这些地道的江南美食成为了古镇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线,让游客在品味中感受到江南水乡的韵味与风情。
▲古镇建筑
此外,春节期间,古镇还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打年糕、写春联、财神巡游等,游玩的同时还能够参与当地文化活动。
▲古镇活动
02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花市及牌楼
迎春花市作为广府地区春节前夕的一项盛大传统民俗活动,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并在珠三角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广为流传,成为当地居民欢度新春的重要习俗之一。
2007年,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迎春花市被荣耀地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地位。
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朝时期,广府民间便已开始专门栽培年桔以供贺年之用。及至明清,随着柑橘业的蓬勃发展,年桔种植已逐渐步入商品化生产阶段,芳村、番禺、南海等地更是成为了年桔的主要产地,为迎春花市增添了更多喜庆与祥和的氛围。
▲花市鸟瞰
▲花市夜景
▲牌楼夜景效果
广州的迎春花市,亦称年宵花市,是岭南地区独具风情的民俗瑰宝,它已成为广州春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素有“逛花街胜过过年”的美誉。
追溯其源,广州迎春花市的历史可至明朝,彼时芳村花棣(今之花地)已盛名在外,成为花木的繁盛之地。当地搭起连绵竹棚,展售鲜花鲜果及各式年宵用品,这便是“花街”的由来。花市每年举办一次,于除夕前三至六日拉开帷幕,至年初一凌晨圆满落幕。
▲醒狮夺魁宫灯造型
为弘扬岭南文化精髓,展现天河新时代风采,天河区全力擦亮“广州过年、花城看花”的城市文化品牌,致力于提升迎春花市的国际影响力,营造温馨祥和的“幸福天河”节日氛围。为此,天河区高度重视,特成立天河区花市指挥部,精心规划并部署各项工作,诚邀海内外游客与本地市民共襄盛举。
遵循广州市花市工作的总体部署,2024年天河迎春花市以“花漾天河年味‘龙’”为主题,巧妙融合“传统迎春花市”与“花市嘉年华”两大板块,对花市的布局规划、牌楼设计提出了更为新颖独特的创意要求,力求为市民及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节日体验。
▲牌楼对望中信广场
广州花市历经多年沉淀,已发展出一套既符合大众审美又满足市场需求的成熟体系,涵盖牌楼设计、花市布局、档位规划、安全管理及市场供应等多方面常规要求。
在此坚实基础上,设计团队巧妙融入建筑学思维,实现传统与现代、平面与立体的巧妙结合,成功打破空间界限。横观之,花市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铺展眼前;纵观之,则化身为文化的立体雕塑,令人叹为观止。全方位环绕观赏,只见龙腾天河,和谐圆满,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展现,更是天河区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岭南精神象征。
▲从北往南鸟瞰
广州市天河区在深入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的过程中,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响亮提出“公园城区、绿美天河”的口号,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典范,塑造出独具魅力的地区形象。
天河花市办紧跟城市建设新步伐,精心策划了“花漾天河年味‘龙’”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花市设计团队创新性地融入品牌形象元素,不仅进一步凸显和提升了天河作为生态人居地区的独特魅力,还生动展示了幸福、健康、未来的天河新貌。此举不仅深化了“公园城区、绿美天河”的文化内涵,更为花市设计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
▲牌楼与华南国家植物园珍稀植物区鸟瞰
早在24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便巧妙地将方位与色彩相结合,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方位识别体系:东青、西白、南红、北黑、中黄,这不仅是古人方位定向智慧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与方位和谐统一的典范。同时,《周易》将五行(金、木、水、火、土)与五方(东、西、南、北、中)相对应,深刻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与宇宙运行规律的独到见解。
遵循延展创意内涵的设计理念,2024年天河花市巧妙借鉴了中国古代营城“相天法地、礼乐秩序”的原则,对花市的方位布局、位置识别、功能分区及交通流线等进行了精心策划与创新设计。此次花市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演绎,更是一次在传统智慧延伸与阐述方面的个性化探索与实践。
▲模型照片
花市的整体方向定位巧妙融入龙年元素,与四海龙王相呼应,将东、西、南、北四大龙王与各自代表的颜色及具体形态紧密结合。东方青龙、西方白龙、南方红龙、北方黑龙,四大龙王与四方位色彩相得益彰。
借鉴中国古代神话中龙生九子的传说,每一子各具特色,恰可用于方位定位。围绕体育中心体育场外围的环形跑道,设计团队依据龙王九子的顺序,结合方位色彩,逆时针精心布局,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十三龙文化灯塔总体规划,这一布局不仅丰富了花市的文化内涵,也确立了其独特的空间格局。
▲龙生九子灯柱
▲南海龙王灯柱
花市南区精心布置了“喜跃龙门”立体花坛、和合牌楼、五彩花境及珍稀植物展区,以史上最大面积的主题花海,烘托出“绿美天河”的欢庆氛围。
花市内设有五条特色流线:牌楼展示、龙文化探索、年花主题游览、民俗文化体验及巡演路线,为游客打造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十三座龙文化灯塔犹如指引方向的精密罗盘,穿越时空,连接古今,引领天河花市迈向辉煌未来。
▲牌楼细部效果
▲牌楼细部效果
03
北京模式口大街
老北京的韵味深藏于老街巷中,若想真切感受北京的市井生活,必访其老街。模式口步行街,坐落于石景山区中部,毗邻琅山村东,西达模式口隘口,南临金顶北路,北依蟠龙山,占地约35.6公顷。
▲模式口大街
▲模式口大街夜景
▲模式口街道场景
石景山模式口大街与延庆区延龙路将携手共创“乡村路+网红街”新型合作模式。
活动中,民俗迎新亮点纷呈。醒狮表演跃动新春,狮子寓意吉祥权威,传递新年美好祝愿。驼铃古道重现古代丝绸之路繁华,带游客穿越时空。
此外,剧情式民俗演出融合传统与现代,京西太平鼓声声震古道,既传承文化,又喜迎新年。
▲模式口大街布景
再展古都风采,武术与非遗中幡表演将惊艳亮相。武术彰显民族勇敢智慧,非遗中幡传承传统工艺。
财神巡游成亮点,财神爷与仙女展传统仪式,赠新年礼品,传递节日喜悦。游客可与之合影,祈愿新年财源广进,好运连连。
此次活动营造浓厚节日氛围,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
▲模式口街道场景
建筑遇年味,如穿越时空交响。古朴建筑承载历史,年味装点节日盛装,为建筑注入生机。
古祠堂至现代街巷,年味点亮每处,绽放光彩。视觉盛宴,心灵触动,传统与现代融合。
春节虽逝,年味火花心中闪耀,成温暖回忆,激励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文章来源:匠山行记
责任编辑:林欣蓝
策划审核:夏 雨
READ MORE
今年春节你看电影了吗?
1-31
“疗愈经济”有8大新业态,蛇年伊始你选择哪一种?
1-30
春节走亲访友正在淡化,越来越多90后已不和亲戚来往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