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我家住在西湖边”是怎样一种感受?
杭州“劝业里”的居民很有发言权。往西,走不到200米就能到达美丽的西湖,感受湖光山色的宁静与惬意;西北面则与湖边邨相邻,那里矗立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让人在品味现代都市生活的同时,也能追溯历史的沧桑;向东,湖滨88仅隔一条街;南边是湖滨银泰和君悦酒店;北边是嘉里中心……
新春佳节,华灯初上,距离西湖边最近的住宅新房——东坡雅筑,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小区大门挂起了巨幅红色中国结,公区到处都是迎接业主们回家的祝福语,24户“劝业里一期”原拆原建的居民,迎来了交付时刻。不久后即将拿到钥匙,陆续入住这个“熟悉的新小区”。这个春节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等待多年,收获的大礼是入住西湖边的新房。我们也趁着春节的当口,到东坡雅筑走一圈,与你一同分享业主们的“家有喜事”。
快报办公室来了“天选之子”
2个多月前,刚过完80岁生日的“老杭州”吕文俊大伯与爱人李阿姨迎来了“劝业里一期”回迁安置房交房的大日子。
望着粉墙黛瓦的新家,吕大伯激动万分:“时隔多年回来看,变化太大了,走在东坡路上,熟悉又惊喜。走进小区,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造得这么好啊!”吕大伯说,这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我的根在这里”。
再次回到劝业里,见到多年未见的老邻居,他和爱人感慨万分:“在这里,我从一个满地跑的小伢儿长成少年,后来在这里娶妻生子,再后来儿子也成家有了孩子,我们也老了。这里有太多太多的回忆。”吕大伯告诉我们,那天,他和爱人都忍不住默默流下了幸福与感慨的泪水。
二老是快报的忠实读者,“我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报,都市快报我几乎没有一天落下”。几天后,夫妻俩相互搀扶着来到了快报所在的杭州新闻大厦,寻到我们的办公室,随身带着珍藏的2024年8月份“快报房产”关于劝业里26户居民原拆原建回迁报道的报纸,小心翼翼地摊开:“我们认真看了报道,内心很激动啊,你们报道了,全杭州都知道了我们这件喜事!”
我和他们开玩笑说:“你们可是大家艳羡的‘天选之子’啊。”二老笑着摆摆手,说自己年纪大了腿脚并不是很利索了,但一定要来快报。“看完劝业里的新房,比想象中都好,感觉像在做梦。”吕大伯说,原先30多平方米的房子,给扩面到了五六十平方米。
作为通往西湖的必要通道,以前一些中外游客经过就会皱眉的破房子,现在原拆原建,水墨淡彩风格与周边历史建筑相得益彰。老两口回迁摇号摇到1楼边套,采光很好,晚年生活好幸福。此番前来,一来是想和快报分享自家乔迁新喜的快乐,二来也想诉说一下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与感动。末了还约定,等2025年收房了,一定邀我们一起去现场,见证激动人心的一刻。
从三合板到煤渣砖再到红砖……
见证劝业里的幸福点滴
“劝业里一期”回迁安置房,现在有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东坡雅筑 。
从龙翔桥地铁站B口出来,沿着长生路朝西湖方向走上50米,就能看见这两栋水墨淡彩风格的房子。小区很精巧,每幢有5层,其中1-3层外墙采用青灰色面砖拼贴,仿照石库门清水砖墙样式;4-5层白色立面,坡屋顶制式,是典型的江南传统民居风格。
“现在的‘劝业里’好看、坚固、通透。”吕大伯说,以前这里的老房子都是一代代人自己建起来的,篷布的、毛竹的、三合板的、彩钢瓦的……没个章法,有些破乱。
“小时候我家的房子就是三合板造的。”吕大伯说,很多家庭条件有限,三合板就作为墙面隔断。没错,约摸一厘米厚度的三合板,隔音、防潮,都极其有限,“有些人家的三合板有缝隙,还能望到房间里面”。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高大帅气又有一定笔墨的吕大伯在自行车修配服务单位工作,迎娶了从事文化工作的李阿姨。娘家在望江门的李阿姨哪见过这么简陋的房子,再加上当时“三班倒”的作息,根本休息不好。于是当即决定:换材料,盖房子。“我们年轻的时候,造房子不像现在,找装修公司,出设计,开工就好了。”李阿姨告诉我们,那时候连砖都要自己灌,自己晒,造房子的周期自然就很长了。
当时劝业里专门有个听评剧的地方,平时客人来了还会点壶茶喝喝。既然有茶室一样的功能,自然就要烧煤来煮茶了,造房子的“原材料”就来源于此。“我每天问老板要烧出来的煤渣,拉回去,自己加入石灰、水泥,压成砖的模具形状,再放到太阳底下晒。”吕大伯回忆说,光攒砖头就攒了一年多。“辛苦是辛苦的,但幸福也是一点一滴这样攒起来的。”夫妻俩很知足。
又过了二十几年,夫妻俩的孩子也大了,劝业里的房子又翻新过一次。依旧是煤渣砖,还有自己省钱买的部分红砖。李阿姨笑谈,材料见证了劝业里的变迁。“这里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一定要回来的。”因此,劝业里回迁有多次选择,多种方式,多个地方,哪怕面积更大,条件更好,他们也坚定不移地选择“回家”。“外界都说我们的房子有多贵有多好,但这真不是我们考虑的,现在已经很知足很感恩了,孩子们也非常支持我们的想法。”他们说,期待和邻居、亲友们围坐小院里,唠嗑、晒太阳。
70年前
龙翔桥附近的劝业里有个“江北大世界”
说到老底子杭州的演艺胜地,东坡大剧院举足轻重。你知道吗?早在70多年前,在距离东坡大剧院两三百米的“劝业里”,还有一个老百姓版“快乐老家”——江北大世界。
“大概在我10岁的样子,也就是1954年左右,劝业里棚户区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江北大世界’。”吕大伯清楚地记得,里面常有街头艺人演唱“什锦戏”“小热昏”(兼卖梨膏糖)、沪书、评话等,也有武术表演(兼卖伤膏药)、杂技、耍猴、魔术,还有沪剧、越剧、扬剧、淮剧等戏剧演出。演出时扯起大篷,搭起戏台,安排长凳让观众入座。
在这里,基本都是操着苏州、扬州等口音的江北一带人士。他们所演戏种也以江淮戏和扬州评话居多,遂被称为“江北大世界”。
“如果说当时龙翔桥附近的东坡大剧院是有身份的人们去的文化娱乐场所,这个没有牌匾、自发形成的‘江北大世界’就是老百姓茶余饭后最爱去的地方,也因为地理位置好,人气非常旺。”吕大伯说,这个草台班子组建的民间艺术舞台,一直坚持了十来年。
西湖边住宅稀缺
有人用来住,有人用来收藏
出门就是西湖,这样天然后花园的生活,是很多人都曾经梦想过的。
正因为这方土地寸土寸金,其住宅房源量其实并不充裕。
关注度较高的西湖边名人故居,主要有三套,分别是:成交于2019年5月的长生路32号徐青甫故居;2021年11月,以1.2个亿拍卖成交的蔡元培女儿女婿的马岭山房(玉泉路1号);位于北山街,背倚葛岭,濒临西湖的秋水山庄。
关于徐青甫故居的后续,2019年12月,超千万住宅经纪人朋友圈曾发过租赁信息,这套房子的对外租金报价为290万元/年,之后价格有所下调。不过自2020年下半年后,便未再出现在超千万住宅经纪人的朋友圈里。
一位知情的超千万住宅中介透露,房子在2020年下半年已开始装修,除了撬掉房间内的木地板,徐青甫故居的楼顶小花园也已经拆掉了。房东打算装修自住,因为装修工程较大,需要好几年才能完工。目前从外观来看,房子已不见了当初模样,为奶白色洋房。
北山街上的秋水山庄,房主是上海报业巨子史量才与其妻沈秋水。当初,史氏夫妇购得静江路77号静观堂宅基地,便仿《红楼梦》中“怡红院”的格局建起了花园和园中的主楼。史量才热爱杭州,眷恋西湖,还以爱妻沈秋水的名义构筑了这一道风景。后沈秋水将秋水山庄这一丈夫的信物捐赠于社会,改建成杭州尚贤妇孺医院,作为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丈夫在天之灵的一个回赠。新中国成立后,秋水山庄曾更名为“西子楼”。后来此楼恢复原名,按原式样修缮一新,作为西湖新新饭店的一部分接待八方游客。
有业内人士透露,之前在超千万住宅中介朋友圈挂牌1.5亿元,2021年年末最终以1.2亿元拍卖成交的玉泉路1号,接下来的换新改造也是个大工程。
再说说西湖边的商品房,如吴山鸣翠苑参考均价为12万元/平方米、柳浪东苑挂牌超9.6万元/平方米。
“稀缺性是关键,有人拿来自住,踱步就能到西湖;也有人拿来作为藏品自住、会客、珍藏。”业内人士说,西湖边稀缺住宅一般不缺市场。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陆丹
摄影 江玥
编辑 陈筱妍
审核 罗祎 王晨郁
看完了新闻,
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今天的佩琦说新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