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名称
《闽江学院学报》
期刊介绍
《闽江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闽江学院主办。前身为《福州师专学报》,2002年6月8日正式更名为《闽江学院学报》,逢单月末出刊。第1、3、4、6期为哲学社会科学内容,主要设有“闽文化研究”“政治学”“经济学”“文学”“语言学”“教育学”“艺术学”“旅游学”等栏目;第2、5期为自然科学内容,主要刊登数学、计算科学、物理、电子科学、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主要栏目:闽文化研究、经济学、高教管理研究、语言学、文学、政治学、艺术研究、教育学等。
刊物级别
RCCSE(B+)(2020第六版), AMI入库(2022版),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 NCPSSD(国哲社文献库),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咨询过编辑部:不收版面费, 在读硕士独作可发。
投稿方式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出版日期:双月刊,逢单月25日出版
3、不收版面费
投稿指南
一、来稿请写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全称及部门、职称、学位(硕士及以下学位可省略)、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
二、来稿应在正文前附中文摘要、关键词及中图分类号,文后附英文题目、英文名字、英文单位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1. 中文题名 不超过25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 中文摘要 全文主要论点和内容的缩写、提炼,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的文意一致。
3. 关键词 要求3~8个,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4. 作者简介、基金项目 以脚注的方式置于首页下方。示例如下:
作者简介:XXX(1980- ),男,福建福州人,XX大学XX系教授,XX学博士,研究方向,电子邮箱。
基金项目:XXXXXXXX项目(项目编号)
5. 正文 字数一般不少于8000字。要求用字规范,语句通顺,标点正确。文章内容须求实创新,论点明确,切忌空谈和抄袭。
6. 图表 图表需简明清晰,不得有背景,须配有图题、表题,并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表均要求黑白格式。图的中文字、符号、坐标标值必须清晰,层次分明;表格采用三线表;图表中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量和单位。
7. 量和单位 必须符合最新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标准和国际通用规则。
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参照《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以公开发表的新近文献为主,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并在文中引用处标出,用[1][2][3]等标示。如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作解释或说明的,使用页下注标示,每页重新排序,用①②③等标示。
三、来稿约定
1. 投稿后3个月内若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另行投稿。在此期间内,请勿一稿多投。作者也可通过系统在线查询稿件的处理情况。本刊编辑有权对决定采用的稿件进行修改、删节。
2. 文章正式刊发后,编辑部将支付一定的稿酬,附赠当期学报两册。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也包含在稿酬中,一并支付。
3. 为适应大数据发展的需要,拓展学术交流的平台,我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超星数据库等。凡向本刊投稿者,未特别申明的,均视为同意其文章在我刊刊登之后,可供这些数据库收录、转载并上网发行。
4. 本刊坚决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凡发现抄袭或篡改他人成果,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虚假注释以及由于作者原因造成一稿两刊或多刊的,后果自负。
投稿经验
1、审稿很快,8月17日投稿,邮箱有自动回复。8月23日回复查重不过,但是没告知用的是什么查重软件,还有一个原因是选题不符,所以退稿了,不管怎么说,这个速度还是可以的,不拖拉,编辑人也很好,邮箱回复态度很好。
2、投稿后20分钟给的收稿编号,再过两三天进入初审,现在过去七八天了还在初审,估计是没戏了。但是证明暑假可以投。
3、10月1号投稿,外审结束后按照专家意见修改,11月1号专家肯定了修改意见并回复可刊发。之后便是等待副主编组稿,开始组稿后责编会和你联系、校对和修改,现正在校对修改阶段。期间有通过电话和责编联系,编辑部态度很好,责编也认真负责。之前刊发过的同学反馈该刊在校对修改完后便安排在当期发表。
4、硕士一作,挂了导师名字。半个多月给了外审专家意见,修改后提交回去,十天一直没消息,就打电话过去,告知拟录用,目前在排刊期。让编辑给我弄了份录用通知,态度挺好的
5、不错的刊物,编辑人很好,不歧视硕士,有稿费,喜欢与福建、闽文化相关的文章,符合审美会很快联系作者。编辑很认真,反复反复修改了七八遍。
往期收稿方向及文章题目参考
闽文化研究
福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及优化策略--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
"再创作”翻译思想观照下的“闽人智慧”:福建民间艺术文化译介
法学
慈善信托在相对贫困治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基制度优化
数据要素流通的现实困境及场景化治理路径--基于“三权分置”的视角
传播学
智媒时代下“身体再现”的认知转向及其现代逻--基于媒介补偿性理论的思考
阶层感知视角下城市流动人口的互联网使用影响机制--基于CSS(2021)数据的实证分
公共阐释视域下爆款电影生成现象解读
语言学
选择与适应视角下的杂合:《生活的艺术》的跨文化解读
ChatGPT与AES系统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反馈效度比较
新时代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
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研究热点分析
ASD理论视角下福建高校法治工作测评的提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