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女一枚,对数学有着迷之热爱~
果妈 · 书
你好呀,我是果妈~
01 前言
春节期间吃席,一桌上坐了10个人,其中,有一个退休老教师,还有一个五年级学生家长。
说到孩子的成绩,家长忍不住吐槽:孩子的语文、英语,都是拔尖的,但就是数学,一、二年级还能考95分以上,三年级开始就不行了,我们已经十来万给补掉了,外面的补习班没用,我还请了一对一,但是数学成绩不升反降,哎。
似乎,家长有些认命了,最后补充了一句:女孩啊,在数学的学习上,就是欠缺了些。
那位老教师直指痛点:你女儿我教过,很努力也挺聪明一孩子,数学不至于那么差,你们给孩子补错方向了!
孩子成绩上不去,就让孩子去补课,这似乎已经是很多家长的共识了。
但是,家长也可以看一下,那些学霸,有几个是补课补出来的?
很少。
明明智商也差不多,为何成绩就是有差距?
真的是男孩和女孩的差距吗?
或许有一定的原因,但真的只占很小很小一部分,真正的差距,还是在于家长们引导方向的差距。
桌上的那位教师,也给家长分析了他们家的问题所在:补数学,不是补就行了,而是应该“补板块”。
02 补数学,补的其实是“板块”
板块一:基础知识,这是“地基”
很多孩子数学成绩不好,关键其实就在于基础知识上。
基础知识,就如盖房子的地基,没有学好,地基就没有建好,房子如何能建好?数学如何能够学好?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的基础知识,都懂了啊!老师上课教的内容,都会了,但就是做作业的时候,不会了。
其实,这还是基础知识没弄懂。
概念、知识点、公式等,不是孩子背出来就可以的,而是要将每个点,都搞清楚。
就比如说,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总是套用错,那么,便是孩子没有明白这个公式的由来,家长需要带孩子“推演”一下,让孩子感受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其他图形面积的关系。
孩子明白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和其他公式的区别之后,便很难再套用错了。
不管是概念,还是公式、知识点,都得先把基础给搞明白,再去完成题目。
板块二:计算能力,这是“绘图”
建房子,是需要绘图的,万一哪里的数据错了,那么这个楼,就建不起来了。
数学也是如此,但凡计算能力比较弱,容易出错,那么一道难题即使会,也很容易错在计算上。
有些孩子数学成绩忽高忽低,家长称之为“粗心”,但其实,其中可能就有“计算能力”的问题。
计算能力,考验的就是孩子的基本功,而且是从一年级就开始的。
比如,一年级上学期,要加强20以内的计算;
比如,一年级下学期,要加强100以内的计算。
再往后,还有乘法、除法、运算技巧、四则运算等计算,从哪里开始薄弱,就从哪里练起,计算的分,一定不能丢。
除了练准确率,还需要练速度,每天都练。
板块三:解题能力,这是“质量”
这道题会了,换个说法,就不会了,或者稍微难点,就做不下去了。
这类孩子的数学成绩,相对就比较平庸,下不去,也上不来。因为,会是会了,但是质量不够高,成绩可能勉强能够挤入中上游。
其实,数学题有时候会存在一定的解题技巧的,或者存在一定的规律,需要孩子通过各种题目,去总结、发现。
就比如果妈之前整理过一个“两端”问题,虽然是一年级的题目,但很多孩子错,包括高年级的孩子。
两端问题,何时需要+1,何时需要-1,何时直接加减,是可以通过题目的一些关键词来做题的。
板块四,数学思维,这是“层高”
为什么有的孩子,数学轻轻松松就能够拿高分,进入第一梯队呢?
有时候,真不是智商高,而是孩子具有“数学思维”,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等,都会比较强。
比起建房子来说,其他孩子可能只能建个2、3层的小楼房,但是数学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却凭借这个能力,能够建起高楼大厦。
而数学思维的培养,相比于前面的板块来说,或许会更难一些,这需要更多的引导,还不只是刷题就能够解决的。
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的时候,要多举一反三,也就是一道题目解开之后,是否能够再换一个解法?又或者换个题目,孩子是否能够做得出来?
数学思维,需要的是“活”,不只是“套路”和“千篇一律”。
板块五,数学应用,这是“装修与生活”
这一步,或许是很多家庭欠缺的。
很多人会觉得,数学的学习,最终只是为了考试,生活中根本用不上。
其实不是。
就好比建好的房子,是为了住的,而且还需要装修成适合我们住的模样。所以数学的学习,其实最终的目的也是我们更好地生活。
最简单的,计算,买东西的时候,要计算大致的价格,这也需要敏锐的数感。
除了买东西,做旅游攻略、分析日常生活中发生事情的概率等等,都会用到数学。
只有将数学融入生活,在生活中见到数学,孩子才会对数学习以为常,而不只是一门枯燥的学科。
写在文末
果妈一直不是很鼓励家长们盲目报班,因为,孩子需要补的是薄弱项,这是很多机构无法做到的。
与其报班,不妨多关注、鼓励、引导孩子,结合老师的意见,给孩子正确的学习规划,这样省钱、省力,孩子成绩还真正得到了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