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们全家已经找了3天了,这么冷的天就怕他有个三长两短。”家住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的张业海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张业海的父亲张守理已87岁高龄,眼睛有残疾,偶尔还会糊涂。2024年11月17日,老人离家并走失,事后得到山东省滨州市救助管理站救助并及时送回家中。

将走失老人及时送回家中,是滨州市社会救助工作中的一个剪影。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滨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广泛开展救助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困难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自2024年11月以来,滨州市救助管理站及时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近年来,滨州市民政部门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党建引领,优化服务供给,注重数字赋能,打造全链条社会救助新模式,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推动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民生之盼”变为“民生之赞”。


▲滨州市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工作人员(左一)与群众交流。(滨州市救助管理站供图)

热心市民成为救助管理工作的“巡查员”

张业海和爱人平日忙于大棚蔬菜种植,父亲张守理经常一个人在家,闲来无事会骑着三轮车出门遛弯儿。“父亲年事已高,出门时常迷路,我们也说过他几次,但是都无济于事。”张业海说。

2024年11月17日下午,张守理出门后没有回来,发现父亲走失后张业海有些心慌,生怕他出什么事,大家四处找寻仍然无果,直到第二天早晨都没有回来,家里人十分着急。

张守理老人的成功救助,得力于滨州市救助管理站志愿者第一时间发现。

“你好,我是志愿者小王,我在杜店街道发现一位老人,说话含糊不清,天太冷了,我先把他带到办事处的临时救助点,你们过来看看吧。”2024年11月20日,张守理被滨州市救助管理站救助。

为确保寒冬天气下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得到及时救助,2024年下半年以来,滨州市救助管理站开展“百站千点万人”救助网络建设行动,在民政服务站、福彩投注点以及爱心商家等处建立了107个站外临时救助点,这些临时救助点能够为流浪遇困人员提供避寒避暑、免费就餐以及简单医疗救治等服务。

除了建设站外救助点,滨州市救助管理站还积极发动全市17900余名志愿者参与到救助管理工作中,并推广使用“云救助 随手拍”微信小程序,可以上传图片实现一键求助并一键导航到最近的救助管理机构,通过便捷的上报渠道,每位热心市民都能成为救助管理工作的“巡查员”。




▲组图为滨州市救助管理站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直播寻亲。(滨州市救助管理站供图)

牵头发起“全国救助寻亲平台”,为受助人员提供“会诊式”寻亲服务

以张守理老人为例,由于老人无法正常交流,为及时确定老人的身份信息,滨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老人的照片发到“救助寻亲专家群”。很快,公安部门的寻亲专家便完成了人脸比对并锁定高度相似人员,经过与淄博市高青县救助管理站核实,确定救助的这名老人正是走失的张守理。

为及时帮助无法确定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员核实信息,滨州市救助管理站聘请了湖南、安徽、河南等地的公安部门寻亲专家,开展全国人像数据库的比对,最快8分钟即可完成比对,极大提升了寻亲效率。

除了做好本机构的寻亲工作外,近年来,滨州市救助管理站还牵头发起了“全国救助寻亲平台”,组织公安干警、志愿者、救助站工作人员、爱心媒体等成立寻亲专家团队,利用人脸、指纹、DNA比对、口音辨别等技术为全国救助管理机构中难以确认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员提供“会诊式”寻亲服务。

为方便沟通协调,滨州市救助管理站还研发了“互助寻亲平台”小程序,有寻亲需求的救助管理机构上传受助人员的照片、视频,该站便可组织专家开展人脸比对、口音辨别等方式来核查身份信息。

“这名受助人员已经滞留站上好几年了,感谢你们帮他找到了家……”山东省昌邑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刘军红说,昌邑市救助管理站将一名长期寻亲无果的受助人员信息提交给滨州市救助管理站,经寻亲专家综合判断,最终通过Y系DNA比对的方式帮助这名受助人员核实了身份信息。截至目前,滨州市救助管理站已经通过“全国救助寻亲平台”帮助40多名受助人员查明了身份信息。

为进一步提升巡查效率,滨州市救助管理站还积极与公安、城管、大数据局等部门对接,共享市区内的193处摄像头信息,这些摄像头主要集中在车站、商场、农贸市场、桥梁涵洞等流浪乞讨人员出现频率较高的区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视频巡查,确保寒冬天气下的流浪乞讨人员能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被救助。

对被救助返乡的受助人员开展入户评估和精准帮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格局加快形成,救助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受助人员诉求增多,专业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有了这份工作,虽然挣得不多,但是感觉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滨州市滨城区里则街道居民牛娟娟对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说,牛娟娟是被滨州市救助站救助返乡的受助人员。

为了让这部分人有一份稳定工作,滨州市救助管理站在2024年开展了“故园乡梦”源头治理项目,对滨州市被救助返乡的受助人员开展入户评估和精准帮扶。工作人员在走访牛娟娟的时候了解到,她患有轻微的精神疾病,目前享受低保,父亲对她的监护照顾也很到位,但由于长期待在家中,牛娟娟感觉自己跟社会脱节,希望能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来融入社会。

了解到牛娟娟的需求后,滨州市救助管理站帮她对接了一个在家做手工的工作,让她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除了帮助受助人员对接工作,“故园乡梦”项目还帮助困难群众链接医疗资源,开展居家环境改善以及心理帮扶等。对于在走访中评估为高风险的受助人员,滨州市救助管理站还联合县(区)民政部门开展重点帮扶,在严寒天气到来时,为受助人员提供御寒物资和生活物资,确保他们安全过冬。

原文刊载于2025年第2期、1月20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杂志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于海军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