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恢复缺失牙的美观和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种植牙作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已逐步被大众所青睐和选择。然而,广大群众对种植牙的理解尚存在许多认识误区,比如种植牙是不是像栽树一样长出来的?掉了几颗牙,就要补种几颗吗?年龄大的人,种牙手术是不是风险太大了?对这些疑问,中华口腔医学会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海南分院口腔科孟令杰教授梳理出种植牙常见的10个误区,并逐一进行了科普解答。



误区一:种植牙是新“长”出来的

经常有患者发问:种植牙是不是像种子一样埋在牙槽骨里,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就会像婴幼儿那样冒出“新牙”呢?

孟令杰教授解释,种植牙也叫种植人工牙,并非真的种上自然牙齿,而是通过医学方式,将一种与人体骨质生物相容性高的纯钛金属经过精密设计,制造成近似牙根的螺旋状圆锥体或者其他形状,以外科手术的方式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内,经过一段时间,当人工牙根与牙槽骨相融合为一体后,再在人工牙根的基台上制作全瓷牙。换句话说,就是原有的牙根脱落了,利用微创手术方式,将钛金属的植体植入颌骨中,用来顶替缺失的牙根,在上面“种”上新牙,最终使缺失的牙齿失而复得,继而恢复美观和咀嚼功能。

误区二:种植牙手术难度大,痛苦时间长

现如今,如果认为种牙是极为复杂的手术,就有些夸大其词了。孟令杰教授介绍说,种植牙手术和普通拔牙过程相似,包括术前麻醉、术中植入种植体,并严密缝合,术后修复戴上义齿。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中患者全程基本无任何痛感,与拔牙感受类似。有的人术后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和肿胀,通常几天就会逐渐缓解,多数人都能轻松耐受。

误区三:种植牙从此一劳永逸了

孟令杰教授指出,即使是人们自己的天然牙,若不注重口腔卫生环境,也会诱发龋病、牙髓炎、根尖炎、牙周炎等多种疾病,致使牙齿松动、脱落,甚至提前“下岗”。同理,种植牙根虽然是金属的,但被植入牙槽骨中,同样避不开口腔中的复杂环境,各种不良因素的持续侵袭,必将使种植体周围的软硬组织发炎和萎缩,从而逐步裸露出种植体,让种植牙毁于一旦。

这就提示,即便有条件种植了“新牙”,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必须像保养汽车一样,对种植牙予以悉心“养护”,让种植牙陪伴我们走的更远。现有文献记载,在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前提下,种植牙的使用寿命已经达到了40-50年,并且还在每天刷新。

误区四:高龄人群不适合种植牙

关于种植手术的最大年龄,并没有绝对限制,也不存在“天花板”。孟令杰教授的经验体会是,只要老年人身体状况良好,符合手术适应症,口腔局部条件适宜,如牙槽骨骨量充足等,都可以考虑种植牙。

此外,一些伴有高血压、高血糖等症状的高龄老人,只要把身体调整到可控安全范围,适度服用降血压、降血糖等药物,在内科医生允许的情况下,术前暂停服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的药物,再根据详细的术前评估和精心的手术方案设计,种植牙手术同样是安全可行的,其安全性甚至要高于拔牙术。

误区五:种植牙后马上就能嚼硬物

孟令杰教授告诫,种植牙手术结束后,从软组织到骨组织的愈合需要一定时间,并非能够立即正常咬硬物。在种植术后的初期,建议先吃软烂、易消化的时蔬,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以免损伤种植体或导致伤口裂开。一般在种植体与牙槽骨达到良好骨结合,并在安装好牙冠后,才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误区六:缺牙时间越长,种植效果越好

牙齿缺失后,周围的牙槽骨会发生吸收。若不及时修复缺失牙,牙槽骨会因为缺乏生理性刺激而逐渐萎缩,致使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这不仅增大了种植牙手术的难度,还会显著增加治疗费用和术后反应。孟令杰教授强调,缺牙时间久了,不仅引发上述问题,还会影响邻牙健康,使邻牙倾斜、移位,进而殃及整个口腔咬合关系,降低咀嚼功能。之后,如果再决定种植牙,恐怕就错过了最佳种植时机。

误区七:种植牙是缺几颗就得种几颗

缺失几颗牙齿,就需要种植几颗牙齿,这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孟令杰教授解释说,很多人往往连续掉落好多颗牙,但不一定每个缺失位点的牙齿都需要种植牙,比如,缺了3颗牙,只要置入2颗种植体,然后连接成桥体,让缺失的3颗牙“萌发”出来。就像大桥建设原理,两侧有了坚实的桥墩,中间就不用再建桥墩了。

还有半口牙全部缺失的情况,只需间隔种植4颗到6颗种植体,然后在所有种植体的基台上安装拱形连桥牙冠,就能恢复半口牙的咀嚼功能;而种植8到12颗种植体,即可恢复全口牙的咀嚼功能。此方案相比传统种植牙方案可节省一半以上费用,是半口和全口牙列缺失修复极为有效又经济的选择。所以,并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是在每个缺牙的位置都需要进行“补种”的。

误区八:种植牙和天然牙可以做连冠

在临床工作中,孟令杰教授不建议种植牙冠和自己的天然牙冠直接连在一起。这是因为种植体牙根与牙槽骨的结合属于刚性的“盟友”关系,而天然牙与牙槽骨是通过牙周膜结合的,并且有一定的生理活动度,直接连接可能由于天然牙自身的生理活动度,而使种植体的骨性结合损坏,由此酿成棘手的种植体炎症导致种植牙失败。

误区九:种植体植入后不能即刻接牙冠

有人听说,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内,需要等待3到6个月之后才能在上面接牙冠。孟令杰教授指出,这个时间表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状态,如果是做连冠的话,要考虑种植体在骨内的扭力值的总和。只要扭力的总和达到即刻负重戴牙的要求,就可以在植入种植体的当天,便能够在上面接出牙冠。比如全口或半口牙列缺失的患者在植入4到12颗植体的当天,就能顺利戴上半口或全口牙冠。

误区十:只种缺失牙,不考虑周围其他牙患

孟令杰教授提示说,种植牙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若伴有邻牙的牙周炎、根尖周炎等口腔疾病,不进行有效治疗就直接种牙,必然使种植效果大打折扣。比如,牙周炎患者口腔内滋生有大量细菌,这些细菌可能感染种植体周围组织,易使种植失败。因此,在种植牙之前,需要先考虑治疗影响种植牙长期稳定的口腔疾患,为种植牙创造良好的口腔环境。

孟令杰教授认为,只有深入了解了这些种植牙的认知误区,才能更好地帮助公众更科学、更理性、更客观地看待和接受种植牙,并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如果有种植牙需求的患者,建议到正规口腔医疗机构,与专业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的种植方案,确保让每一位缺牙的患者重新拥有一口好用、美观、长久的“新牙”。(衣晓峰 白昊文)

孟令杰教授简介

黑龙江省社会康复医院协作单位——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海南分院口腔科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预防专委会委员,黑龙江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老年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医养结合协会会长。

从事口腔临床工作近40年,先后在国家及省级口腔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