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自:蓝橡树(ID: blue_oak),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管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 儿童阅读推广人。
北大教授林小英做客《十三邀》的节目引起了广泛共鸣和讨论。
在节目中,林小英犀利指出教育的种种弊病:教育的功利化、唯分数论、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被填满、没有时间探索自我……于是,学生们不堪重负、意志消沉、感到焦虑。
不光是初高中生,这些教育弊病下沉到小学,乃至学龄前。“我们家最忙的是孩子”,不是一句玩笑话。孩子们童年补习班和兴趣班填满,也承载着家族的希望。
重压之下带来的情绪超载,不少孩子患上了Hurried child syndrome(忙碌儿童综合征),成为一个时代的“疾病”。
被催促长大的孩子,
童年正在消失
Hurried child syndrome(忙碌儿童综合症/揠苗助长综合症)是心理学家大卫·爱尔康德(David Elkind)在其1981年出版的著作《忙碌儿童:成长得太快》首次提出的心理学概念,特指儿童被暴露在超出他们自然发育阶段的压力和要求中。
这类孩子的典型特点,就是被家长安排得过满,极力被期待在学业上取得佳绩,并且被要求像小大人一样行为和做事。
虽然这本书里描述的是1980年代的美国父母行为和美国儿童的压力,但所写内容放到今时今日的中国,情况却如出一辙。
例如“忙碌儿童综合征”的表现之一,就是在学龄前不断参加各种学科和特长的培训,要“赢在起跑线上”。
这种超出年龄发育阶段的学业安排,过多的课外活动,以及过早接触到成人世界的问题和媒体资讯,各种不切实际的期待,带来被迫快速成熟的压力,往往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情感反应和整体健康。
书中提到,美国母婴届曾流行一款育儿袋,怀孕时绑在妈妈肚子上,可以模拟母亲的心跳。当时的广告宣称,提前使用这款育儿袋,可以使宝宝出生时会更放松,哭得更少,注意力更集中。
这种听着就不靠谱的广告噱头,近些年在中国仍广受追捧,只是科技手段进阶了,提前熏陶古诗、儿歌、英语也加入其中。科技让起跑线再度前移,如今越来越强调“赢在子宫里”。
孩子出生后,父母、学校、社会的各种要求和压力随之而来,高要求和高竞争,会持续地挤压他们玩耍、放松和自然成长的空间,使得他们深受焦虑和沮丧的困扰。
现代教育的模式和家长们的过度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孩子们的天性。生活已经被安排得密不透风,使得孩子们习惯了被安排,早已失去了玩的主动性。
《焦虑的一代:童年的大规模重塑如何导致心理疾病的爆发》的作者乔纳森・海特教授(Jonathan Haidt) 指出——
“2010年代后,青少年抑郁、焦虑和自杀率暴增。Z世代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过度保护的养育方式,虚拟世界的侵入,焦虑、抑郁、社交隔离等问题的显著上升,使之成为了‘最焦虑的一代’。”
看似无微不至的教育,实际上培养的只是“优秀而抑郁的绵羊”而已。
我们感慨:为什么从前物质条件差,心理问题却很少?答案可能是:这一代孩子童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比996、007还要忙碌的“牛马学子”生活。
他们被各种要求匆匆催熟,来不及结果,就已经凋零。
别让过劳的儿童,
为父母的短视买单
脚步匆匆,行程密集,这就是中国儿童的日常。
无论是天还没亮就得上学的周中,还是连午饭都得带到培训班吃的周末,满当当的计划表,沉甸甸的书包,拎着的琴盒,扛着的画板,上不完的课,考不完的试,写不完的作业,还有无穷无尽的唠叨和批评,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承包了童年里的几乎所有时间。
中国学子上学时长,位居世界第一;
上海学子花在作业上的时间,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青少年近视率高达 80%,位居世界第一;
青少年肥胖人数达到了53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
学生群体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仅7小时,超过6成的孩子睡眠不足……
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每五个人里有一个……
当忙碌成了童年的代名词,也成了刺伤孩子的利刃。
“孩子边打点滴还边在上网课”、“孩子坐地铁都在赶作业”、“孩子在电梯里站着都能睡着”……
孩子压弯腰的书包,抱满怀的练习册,偌大的黑眼圈,甚至早生的白发,无比控诉着——“现在的孩子太累了!”
有位妈妈在网上提到,儿子8岁生日那天,最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
她说:“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童年充斥的全是焦虑和压力,层层重压之下,有多少孩子在濒临崩溃的边缘苟延残喘,又有多少孩子早已对未来失去了憧憬和信心。
日趋繁重的学业是最能压垮孩子们的那座五指山,在那些自嘲般的调侃里,藏着道不出的无奈和心酸——
“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
“生当作人杰,死亦写作业。”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
“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
“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作业。”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写作业。”
“××奶茶一年绕地球三圈算什么,中国学生的作业一天就能绕地球三圈了。”
当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停留在“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用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逼着孩子做到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时,我们却都忘了,孩子很小、很累、很脆弱。
警惕“童年过劳”带来的后患无穷
2023年发布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
“近几十年来,孩子们失去了独立于成年人直接监督和控制的玩耍、漫游、参与其他活动的机会,是导致心理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密不通风的“过劳童年”再不喊停,当“忙碌儿童综合征”彻底压垮孩子的身心时,带来的后患难以估量。
1、感受不到自己的“内在小孩”
《玩耍是最认真的学习》里,援引大量研究指出:“孩子们保持心理健康、适应未来种种压力的那些基本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社交能力,抗压能力,创造力……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和小伙伴在一起、没有成人监督的游戏里培养出来的。”
拥有自由支配、无详细安排的时间,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活泼好动的特质至关重要。可惜从小被大人的日程表安排得满满的“忙碌儿童”,创造力的探索空间所剩无几,在长大后也深受影响。
① 思维容易固化,缺乏创新力
在家长事无巨细,照顾甚微的保护下,孩子已经习惯了活在毫无喘息的一方天地下,只会用线性、传统的方式思考问题,能力因而受限,难以从新的视角面对挑战。
② 可能陷入“弱社交”和“心理宅”
“缺时间、缺空间、缺玩伴,已经让这一代孩子深陷社交不足、沉迷虚拟世界、对真实世界缺乏兴趣的心理危机,其危害程度可能远超抑郁症。”
“弱社交”带来的“心理宅”,导致孩子们已经无法享受游戏互动的乐趣,而且无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长期以往,会陷入高竞争感和高孤独感中,影响着孩子们健康的身心成长。
2、时常处于紧绷状态
《忙碌儿童:成长得太快》书中强调:如果在孩童时错过非结构化游戏,又称自由玩耍,指由幼儿自己发起、自己主导的、开放式的游戏,长大后往往很难放松和享受休闲活动。
① 休息时感到内疚
不敢停下来,只要保持忙碌,才不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小时候,没有在学习就认为自己“堕落”了,长大后,没有“努力赚钱”就觉得在虚度光阴。
这种“休息负罪感”会使人长期处于高压之下,没有喘息放松的机会。
② 难以享受爱好
习惯了追求卓越,使得凡事都要求有所收获。小时候学琴就必须考级,长大后做事就希望能赚钱。
这种“付出要有回报”的心理,使得人即使是面对感兴趣的事情,也会潜意识要求自己高标准完成,所以很难单纯享受乐趣,放松时刻也变成了任务和压力。
③ 总活在“未完成”的焦虑里
习惯了生活匆匆忙忙,过于在意未完成的任务,就很难专注的享受当下。总觉得时间太少,要做的事情太多,容易心烦意乱。
边玩耍边想着作业还没写完,边聚会边想着还有报表没上交。脑海里放不下“待完成”事项,情绪就永远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下。
3、完美主义,害怕失败
《心理学前沿》期刊201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之所以会有完美主义倾向,是因为在孩童时期渴望满足外界的高期望并应对外界批评,从而产生了较大压力。
外界长期的高要求,使得孩子在达不到标准时,会对自我产生负面评价。儿童时期持续的负向反馈,也容易导致成年后恐惧失败。
① 害怕犯错
越追求完美,就越害怕失败。而恐惧会导致人瞻前顾后,难以做出抉择。
每一个有拖延症的孩子,其实都是因为深感自己无法按要求完成,因此逃避面对,希望能拖就拖。长期以往,持续的担忧就带来恶性循环,压力倍增。
② 抗拒新挑战
新挑战意味着新的要求,长期身处高压,使得人会潜意识抗拒新挑战,新经历。但也容易因此错过了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机会。个人和职业发展可能会停滞不前,且错过宝贵的生活经验。
③ 强加要求,身心疲惫
完美主义很容易为了尽善尽美,而把自己逼到极限。对卓越的持续追求,会让人不自觉超负荷工作,承担过多责任,对自己强加要求,最终导致身心俱疲,无法兼顾健康和生活。
一项关于我国中小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中小学生的厌学率已经攀升至73.3%。
消极、冷漠、拖延、逃避、迟到、注意力难以集中、暴躁易怒、焦虑和害怕……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出现以上多项过劳迹象,我们就需要警惕,关注孩子是否陷入“忙碌综合症”带来的后遗症。
让孩子轻装上阵,
松弛面对人生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身心紧绷的孩子松绑,让他们活得更从容、更松弛?
1、不着急填满,在留白中学习
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是留白。
在剑桥大学,每个学院门口会有一个草坪,大得像球场,小得如池塘,但必备这样的放松场地,供学生可以散步聊天、闲坐看书、躺着看云,那是空间的留白。
而教育需要的是时间的留白。好的教育,不是把孩子安排得密不透风,而是解开枷锁,放手让孩子自主管理去探索、试错、成长。合理规划日程,鼓励自由玩耍,孩子才有机会培养独立思考、享受生活、感受自我。
2、 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
犹太人认为:教会孩子问“why(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孩子“what(是什么)”更重要。
比起填鸭式的大水猛灌,鼓励孩子去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在质疑中寻找答案,是激发孩子好学的原动力。
盲目的上课、刷题、考试,不如在培养孩子的思辨精神,实践中去咀嚼、消化和顿悟,融会贯通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才是打开思路,帮助孩子越走越远,越走路越宽的有效途径。
3、允许孩子犯错
最新的研究表明:当从错误中得到教训并得到成长时,大脑会启动奖励区域。这种受益良多的快感,会让人对错误有正面反思,不会反对去尝试新东西,而愿意思考新的解决办法。
错误是一枚硬币,反面是成长。
孩子每一次出错,都会让他们往正确的方向更进一步。父母需要降低期待,给予成长时间,友好对待犯错行为,纠错不“揪”错。帮助孩子正确看待错误,建立“成长型思维”。
网球俱乐部在选拨小球员时,不看重那些一开始就得分高的孩子,反而更喜欢那些比分落后,但能够坚韧不拔,一分分把比分扳回来的选手。
因为这种跌倒后能够迅速爬起来,原地满血复活,越战越勇的选手,才能爆发更强大的战斗力。
养育的重点,不是让孩子负重前行,而是轻装上阵。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们要在意的不是起跑线上跑得有多快,而应该看是否积攒了足够的体力、耐力和意志力,去跑到终点。
-每日教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