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一提起“秀才”,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古代科举的最低功名与门槛,含金量不高。

脑海里浮现的,也多是影视作品中穷困潦倒的“酸秀才”形象。

可实际上,在古代科举中,想要考中秀才也不是件易事。



秀才的含金量

隋朝以前,“秀才”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科举功名、读书人,它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称谓。

汉代实行察举制,汉代的“秀才”指的就是那些通过举荐选拔上去的人才。

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意识到了原有举荐制度的不足。

他认为这一制度让贵族世家独霸仕途,又埋没了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于是,他推行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

历经唐、宋、元三代的不断调整与优化,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成熟。

在科举制度中,“秀才”这一称谓,就特指那些成功通过童生试的考生。



科举制度的起点是童试,亦称童生试。

过了童生试中的府试便是“童生”,院试成功才晋升为“生员”,民间常称之为“秀才”

童试可以说是科举考试的门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唯有跨过这道门槛,学子们才有资格进入府学、州学或县学这类官方教育机构读书。

也只有考过童试,才可以拥有继续考试的资格。

如果按照现在的教育制度来理解,那秀才大概就相当于如今的本科生。

可虽然是可以这样类比,但在古代科举制度中,想要考中秀才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生员的录取名额,通常依据地区文风盛衰、钱粮赋税及人口数量,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

康熙九年,清廷明文规定,大府录取文生员20名,大州县15名,中县12名,小县则在8至10名之间。



19世纪初,河南南阳每次童试都有近2000名考生激烈角逐。

只为争取那16个文生员和16个武生员的名额,录取率低至1.6%。

道光年间江苏吴县的童试,近1000名考生争夺25个席位,录取率稍高一些,也只有2.5%。

如今我国各省的本科录取率,最差也有20%至30%,发达的省市甚至能达到60%至70%。

这样看来,秀才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年岁已高却因院试屡试不第,终生只能是童生身份。



《水浒传》中梁山首任寨主王伦,人称“白衣秀士”

此处的“白衣”并非指衣服颜色,而是因为他未能通过院试,仍是童生。

没有功名在身的,便被称作白丁。

在古代院试考场,白发苍苍的老者身影并不罕见。

当然,明清时也有“纳粟入监”制度。

考试不济但家境殷实的考生,可以通过这一制度,捐赠银两获得进入国子监读书及参加后续考试的资格。

这类人被称为“监生”。



秀才的社会地位

电视剧中的秀才,常是穷酸文人的形象。

在客栈做个账房先生,张口闭口只会之乎者也,酸腐穷困。

但实际上,秀才的文化水平不低。

在古代,秀才的门槛之一便是写一手漂亮字。

倘若字迹欠佳,即便文章内容再出类拔萃,也难以得到主考官的赏识。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秀才苏局仙,即便到了97岁高龄,参加书法大赛也能一举夺魁。



考中秀才后,社会地位也与普通百姓不同了。

秀才也分为三个等级,成绩最好的一批人是“廪生”,其次为“增生”,剩下的是“附生”。

秀才的社会地位高于平民百姓,享受着一系列的特权,比如免除国家差役、面见知县无需跪拜等。

然而考中秀才后,由于仍需继续求学备考,秀才往往没有什么经济来源。

有些家中条件一般的,寒窗苦读,确实过得比较清贫。

但即便如此,他们至少还有机会在私塾中担任教书先生,以此维持生计。

尽管秀才已具备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在社会上并不算罕见。

毕竟年年都有人考中秀才,中了秀才后屡试不中的也大有人在。



在古代,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秀才虽受敬重,但毕竟未入仕途。

而一旦秀才成功考取举人,便意味着获得了国家认可的身份,正式步入“士”的行列,仕途可期。

因此,一些富商显贵会提前结交有潜力的考生,资助其考试费用与路费,期望将来得到庇护。

秀才之后就是参加乡试考举人,但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不小。

举人的考取率极低,据统计,明代应天府乡试的录取率只有7.26%;

清代由于人口膨胀,录取率更是直线下降到1.68%。

若将乡试比作今日高考,那么唯有考入顶尖学府如清华、北大的学生,方可与古代的举人相比。

乡试竞争激烈,但一旦通过,回报也是巨大的。

举人享有免役免税特权,因此过去许多地主会将自己的土地记在举人的名下,以逃避税收。

除此之外,官府也没有惩罚举人的权利,就算有罪也要向朝廷申请,剥夺举人的资格后才能判刑。



《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五十四岁的时候才考中秀才。

因专心读书无暇生计,家境贫寒,备受邻里歧视。

就连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也时常出言讥讽,丝毫不把他当一回事。

范进面对这些侮辱,也总是逆来顺受,不敢反驳。

后来得主试官抬举,范进在乡试中一举中第。

胡屠户的态度瞬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卑微地称呼他为“贤婿老爷”

周围人也都纷纷转变态度,对他各种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范进长年承受的精神压力骤然释放,一时竟陷入了癫狂状态。

读书人中举之后,还有更为艰难的会试与殿试,含金量逐步提高,难度也越来越大了。

清朝时期,山东就有位名叫王服经的进士,考中之时已84岁高龄了。

所以说,在古代要是想走仕途参加科举,一不留神就是“活到老考到老”了!



参考资料

[1]卢丹丹.清前中期旗人官学、科举、仕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2.

[2]张敏.科举千年文人的“辉煌”与“覆灭”[J].艺术品鉴,2021,(01):28-37.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