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疑惑为什么有人称杜甫为“老杜”,却没人称李白为“老李”。

直到我看到一个网友的回答:

李白一生浪漫潇洒,仗剑天涯,诗酒人生,而杜甫似乎一直就是个忧郁的老头子。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他的诗读来总是令人伤感不已。

杜甫24岁应试落选后,就一直处处碰壁,壮志难酬。

公元748年,他写下了第一首自述生平的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其中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道尽了生活困顿、受人白眼的失意愤懑。

这首是他写给尚书左丞韦济的,希望得到他的帮助,可惜却一直未能如愿。

公元752年,尝尽世态炎凉,深感人情反复的杜甫,又写下一首诗,短短29字,却揭露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全诗如下:

《贫交行》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诗题“贫交行”,很好理解,就是贫贱之交的诗歌。

古诗有云:

“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

患难见真情,交友也是如此。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现在有些人交朋友,翻手一个样,覆手又是另一番模样,就像云卷云舒,雨落雨停,变化多端。

这样的势利之交,是多么地令人愤慨、不屑一顾。

杜甫自落榜之后,一直受人白眼,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令他十分抑郁。

自古以来一直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就像《范进中举》的主人公。

范进在中举之前他的老丈人一直瞧不起他,见他要借钱还想往上考,就说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可是当他中举后,又是送钱又是鞍前马后地伺候着,前倨后恭的小人行径让人看了哭笑不得。

此时的杜甫就像中举前的范进,虽然颇有诗名,但是毕竟没有功名在身。

说白了就是个穷酸书生,在达官富人遍地的长安,自是过得艰难。

所以他才会感慨“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世风凉薄至此,现实如此黑暗冷酷,世人崇尚的交友之道让他轻蔑至极,他在愤慨的同时,突然想起了古代的“管鲍之交”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可是你看古代管仲和鲍叔牙贫贱不移的君子之交,这样的交友之道,却被人弃之如粪土。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的宰相,曾辅佐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

鲍叔牙是管仲的好友,也是齐国的大夫,以知人善用闻名于世。

管仲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两人分钱的时候,管仲总是多分,旁人都说他贪钱爱占便宜,鲍叔牙却觉得他家庭贫困,理应如此。

管仲曾经多次被皇帝罢官,人人都说他无能,鲍叔牙却认为他是没有遇上好时机。

管仲曾多次参军却临阵脱逃,世人都道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却认为他是为了家中的老母亲不至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后来管仲投靠了公子纠,而鲍叔牙则选择辅佐公子小白,两人各为其主。

管仲为了公子纠,曾射了公子小白一箭。

最后公子小白继位成为齐桓公。

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而齐桓公也是个心胸开阔之人,于是管仲便有了可以真正施展才干的机会。

可以说没有鲍叔牙,就没有后来的管仲,所以他才会感慨: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这里作者用“管鲍之交”,以鲍叔牙对管仲贫富不移、不离不弃的例子反衬今人嫌贫爱富、友情淡薄。

他对于“管鲍之交”是羡慕而且赞赏的,可是这样的君子之交却被人弃如敝屣,怎能不令人感伤呢?

这首诗只有短短四句,却将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人性丑恶,描写得淋漓尽致,正如王嗣奭《杜臆》所言:

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李白,是因为他的浪漫潇洒是我们一生所求却无法企及的,与其说我们喜欢他,倒不如说是喜欢我们的梦想。

而沧桑的杜甫往往就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他的诗总能引起千古共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为一个字,别说朋友,就连亲人都能翻脸无情。

人总是善于趋利避害,人性善变,今日亲密无间,明日相见陌路甚至反目成仇都是常有的事儿。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生活中的风雨和磨难,才是检验感情最好的标尺;岁月里的沉浮和变迁,才是考验人心最好的准绳。

那些历经了风雨的冲刷和磨难的煎熬,依然还能不离不弃地陪伴在你身边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在你危难之时,愿意伸手扶你一把的朋友,一定要好好珍惜,所谓患难见真情大抵就是如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