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则蔚来汽车官方发布的视频,收获了大量点赞。在视频中,几辆蔚来的车型展示了一些危险场景的自动紧急避让,其决策能力令人惊叹。

其中展示的一个驾驶场景,是一辆以130km/h的速度行驶的车辆,突遇前车变道。此时,蔚来的自动紧急避让AES功能在毫秒级的时间窗口下,自动换道绕行,躲避了一场高速碰撞,并且在转向后缓慢刹车,从而给驾驶员留出更多的时间接管。还有一个场景,

另外一个场景,是车辆在65km/h的行驶速度下,突遇前方静止车辆,可此时后方还有车辆正以80km/h的速度逼近。系统识别到存在被追尾的风险,果断放弃AEB,通过AES成功避让。

「目前,蔚来的『自动紧急避让 AES』已经推送给NT.Banyan 榕平台的用户,它不仅可响应『行人鬼探头』,还能实现『防追尾』。”蔚来智能驾驶产品经理章炜峰表示,在一些紧急场景下,由于危险目标出现得太过突然,留给车辆的刹车时间过短。

“即使触发AEB功能,也有可能发生碰撞。”他表示,有经验的司机,会在这样的场景下,通过刹车加转向的方式避免碰撞。自动紧急避让AES正是能够让车辆自主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并且反应更快,控车更稳。

简单来说,AES就是要通过「转向」来解决「制动」刹不住的问题,也能有效提高智能安全的避险上限,甚至比人工判断和操作更加准确。



触发条件更加苛刻

「自动紧急避让 AES」所面对的场景,一般来说比「自动紧急制动 AEB」更加危险,场景更加负责,触发条件也更为苛刻。

例如,蔚来「自动紧急避让 AES」可触发速度区间是60-150km/h,覆盖了五大场景,可以总结为「一追、二对、三横、四切、五夹」。

1、高速追尾场景:自车速度70km/h以上,前方有静止/慢行/急刹的汽车,或自车速度80km/h以上,前方有静止/慢行的二轮车、行人。

2、对向逆行场景:自车速度80km/h以上,前方有对向逆行的汽车、二轮车、行人。

3、二轮车、行人横穿场景:自车速度80km/h以上,前方有横穿/斜穿/鬼探头的二轮车、行人。

4、前车紧急切出场景:自车速度80km/h以上,前车紧急切出后,前方有汽车、二轮车、行人。

5、夹心追尾场景:自车速度60km/h以上,前车紧急制动,后车相对自车速度15km/h以上,自车存在被追尾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蔚来对事故与潜在风险的数据统计,「夹心」场景占被追尾场景的比例达到35%。也就是说,它是「被追尾」场景中一个常见的细分场景,而且在三车连环追尾中,位于中间的车辆受到的伤害也是双重的。

因此,蔚来专门针对「夹心」场景,进行了「自动紧急避让 AES」响应的设计,这也是行业首个既可以避免前碰风险,也可以避免后向被追尾风险的「自动紧急避让 AES」功能。

章炜峰表示,「自动紧急避让 AES」功能,尤其是对「夹心场景」的重视,表现了蔚来对智驾系统的「全局思考能力」。「面对突发情况,驾驶员往往会犹豫是该踩刹车还是该打方向盘,犹豫过程中往往会错失最佳的避险时间,而我们的智能安全服务系统判断更果断,控制更精准。」

如何平衡AES和AEB?

「AEB和AES会『打架』吗?”这是许多C端用户的疑问。实际上,合格的紧急安全系统,会让AEB和AES相得益彰。

蔚来从真实场景出发,对AES进行高标准正向设计,并将其与AEB进行了深入融合,可根据场景自主进行两者的最优解选择,两者协同工作,不把功能开关交给用户决策。



总体来看,两者之间的协同遵循如下原则:

当AES与AEB均可避免事故,但AES更有效时, AES就会介入。

当AEB无法避免事故、但AES可以避免事故时,自然会让AES介入。

当AES无法避免事故,但AEB可避免/缓解事故时,AEB介入。

当AES、AEB均无法避免事故时, AEB则会介入。

这些逻辑看似简单,但其实背后经过了大量测算和数据训练,以及严谨的验证。这些背后工作的复杂程度,

量产难点以及解法

这种更加需要顾及全局、实时响应,找准决策的智能安全系统,研发难度显然也会更大。只是从蔚来「自动紧急避让 AES」的触发条件来看,便可知其复杂程度。

众所周知,误触发的情况会极大影响用户体验,从而对系统产生不信任感。因此,对系统的验证也需要更加严谨。然而,AES的验证难度也要数倍于AEB,这也是目前行业内量产「自动紧急避让 AES」功能寥寥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自动紧急避让 AES」是智能安全领域的最新成果,目前行业仅有包括蔚来在内的三家车企实现搭载。



该功能的量产难点主要有三个:验证周期长、验证成本高、对误触发有极为苛刻的要求。

传统开发流程中,智能安全的功能验证,需要使用路测车进行各种工况的真实测试。但这种测试的效率很低,想要充分验证,就必须有大规模的路测车队。

而对于蔚来来说,其在售全系车型因为具备群体智能的技术手段,可以大幅提升新功能验证的效率。蔚来在「自动紧急避让 AES」推送前,首先在云端进行了20亿公里累积的事故数据的大规模测试验证,并在车端全场景下进行6个月超过3亿公里的功能运行测试,确保功能得到充分的复杂真实场景的长里程验证,从而有效降低误触概率。



2024年,蔚来全球首个将端到端大模型技术架构应用于智能安全,包括将「通用障碍物预警及辅助 GOA」用于智能安全、将端到端大模型用于「自动紧急制动 AEB」等。

而在以AI手段解决了以中低速为主的城市场景安全的基础上,蔚来继续扩展中高速战场,通过「自动紧急避让 AES」的开发,以更高效率解决相对速度较高时的安全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