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行政诉讼官司,从立案到开庭这段时间,作为原告可不能干等着传票,有不少关键事儿得做。今天就跟着政讯通·全国法制调研中心来看些实用干货,让你在诉讼中更有把握。
首先,查看立案通知书。看看上面有没有承办法官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如果没有,别着急。可以拨打法院立案厅电话,询问具体承办人及联系方式。或者拨打诉讼服务热线 12368,凭借自己的身份证以及涉案法院信息,也能获取这些关键信息。与承办法官建立联系,方便后续沟通案件进展。
接着,联系本案书记员。确认一下,有没有在 5 日内向被告寄送书面的起诉状副本和证据材料。这可不是小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 67 条规定,被告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副本后,需在 15 日内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交答辩状。确保流程按规定推进,是保障自身权益的基础。
之后,向书记员要求法院送达被告提出的证据和答辩状。提前拿到这些材料,就能有充足时间针对被告证据做好质证意见,同时准备好辩论意见。所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被告情况了解得越透彻,在庭审中就越能从容应对。
还有个小技巧,根据承办法官的名字,在案例检索系统中检索法官过往的裁判案例。通过研究这些案例,能提前了解承办法官的判决倾向性,在准备诉讼策略时更能做到有的放矢,让自己的诉求更符合法官的裁判思路。
如果有申请证人出庭,或者申请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的打算,一定要注意时间。至少要在开庭前 20 日提出申请,这样才能给各方留出充足时间做好证据准备工作,确保庭审顺利进行。
最后,开庭前三日主动询问书记员,确认是否有延期开庭的情况。同时,了解被告的代理律师及出庭人员信息,也可以在案例检索中了解该律师的专业性。做到心中有数,面对庭审时就能更加淡定从容。
打行政诉讼官司着实不易,但只要做好这些准备,相信大家都能旗开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