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细心的聊友可能会发现,近段时间睡前聊一会儿栏目与心理学相关的选题正在变多。前不久我们刚聊过《PUA刚搞明白,NPD又是个啥?》,探讨过“总觉得自己没长大,是种什么心理?”,此前也研究过“情绪价值”“情绪买卖”“情绪波动”。相关名词和现象折射出人们对社会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今天我们再来聊聊精神内耗。

关于精神内耗,似乎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有专家介绍,这种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个体在没有明显外在压力和消耗的背景下,由于过度的自我反思、无效的思维循环、情绪管理困难等内在心理活动导致的能量损耗。一般而言,这种精神消耗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信息冗余带来的负担、无效反思陷入的泥淖。

科幻电影《超体》展现了一个能轻而易举记住所有感官信息的“超人”形象,但那是在人脑借助某种物质得到空前开发的结果。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心理和精神都需要处于一种张弛有度的状态,记忆与遗忘相伴随,有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平时也给心灵“放个假”。不过对于精神内耗者来说,心理上的紧绷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选择。


应对“内耗”,或许是现代人的一门“必修课”。图源网络

举个身边的例子。有一次与友人出去吃饭,不凑巧想去的餐厅关门了,众人随即商议并重新定了一家菜馆。吃到一半,发现其中一人意兴阑珊,只是礼貌性动了几下筷子。询问原因,回答“其实不太爱吃这个,也不太饿,你们多吃点”。友人A说,不爱吃在商议时可以直接提出来嘛,餐馆众多另选一家调和众口肯定不难。回复是“想了想还是不要给大家添麻烦,吃这个也行”。友人B说,这种事情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呢,彼此这么熟,直说无妨,不会有任何“麻烦”的感觉。众人释然。

善解人意、善于为他人着想从来都是宝贵的品质,但也切不可忽视自身感受、习惯性“委屈”自己,尤其是放松契机、“充电”时刻,不该变成一种情绪的消耗。类似的这种小负担累积起来,可能变成巨大的心理包袱。反复咂摸日常对话中一句话“背后的深意”、反复思考某一个细节上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精神内耗就像一个黑洞,吸走的是生命的活力和行动的力量,给个体留下的是焦虑、压抑和身心俱疲。

那么,是不是天生的乐天派就一定与精神内耗“绝缘”?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各种“内耗时刻”,因为所有人都可能产生那种不安于现状、又暂时不能改变现状的无力感。差别就在于,有的人选择迎难而上,有的人选择暂避锋芒,有的人会把问题置之脑后,也有的人会习惯性地与之“死磕”——问题的原因分析得很透彻,但无法付诸改变的实践,于是只能一遍遍在负面的情绪里打转,陷入一个循环的怪圈。

如果说人生是旷野,那么内耗行为就像是走进心灵迷宫里的一条死胡同,让人感觉每个方向都畅通无阻,却只有一条反复碰壁的路可以走。果真如此吗?道理其实都明白,心之壁外是更广阔的天地。

社交媒体上,“XX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帖子越来越多。或是给自己放一个小长假,或是在与宠物的安静相处中疗愈身心,又或是学习一项新手工技能……不管治标还是治本,只要适合自己,只要能真正放松身心、减轻压力,不妨去“改变”、去“尝试”。

走出精神内耗,还有两个关键词,那就是“简单”“主动”。正如契诃夫在给阿维洛娃的信中写道,“愿您一切都好,主要的是,要高高兴兴过日子,不要太费脑子去探究生活,大概这生活实际上要简单得多”。又如史铁生所说,“不管什么事,决定了,就立刻去做,这本身就能使人生气勃勃,保持一种主动和快乐的心情”。

“心病还须心药医”,破除精神内耗,显然不只是个体的事儿。当有人踏进心理的沼泽,外界伸出的援手至关重要。当社会少一些畸形的价值观,少一些无效的内卷,精神内耗依附的土壤才会不复存在。

祝所有内耗与不内耗的读者朋友晚安好梦。

(文丨张近山)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