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鸡娃成为普遍现象的时代,拒绝鸡娃的父母是什么心态?他们的孩子又会走向怎样的未来?最近,一位读者投稿讲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犀利的观点和“散养式”教育方式,引发了无数家长的讨论。
投稿原文:我的孩子散养到初三,目前成绩中等偏上
投稿人是一位初三孩子的家长,从小到大坚持拒绝鸡娃。他的孩子没有参加过一天补习班,周末学习时间控制在一天两小时以内,寒暑假则用大半时间旅行放松,剩余时间用来看电影、登山徒步或者发呆。
投稿人坦言:
> “中国的中等教育是垃圾,70%教的是解题技巧,只有30%在学知识。如果不给孩子注入新鲜的东西,大脑迟早会变成僵化的石头。”
他的教育底线是轻轻松松考上吉林大学(本地985)。如果达不到,他宁可让孩子学习厨师、美发或者其他感兴趣的手艺,还打算让孩子精通两到三门外语:“这样无论什么时候都饿不着。”
这位家长还表示,自己对高考、大学、教育体系和楼市都有相同的看法:
> “教育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就像还了十几年贷款的人不愿意看到房价下跌。我从一开始就没有鸡娃成本,所以没什么迫切期待值,结果反而更坦然。”
这位家长的观点,戳中了无数人的痛点
1. 鸡娃教育真的“值”吗?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成长变成了一场赌注:一年又一年的补习、全家围绕孩子转的生活,最后却未必换来满意的结果。特别是在教育资源不平等、内卷加剧的现实下,鸡娃的性价比越来越低。
2. “散养”的孩子会输吗?
投稿人选择了“散养”,却没有让孩子变得无所事事。用他的方式,孩子既保证了基本的学业成绩,也有时间去探索自然风光和冷门历史遗迹,了解真实的世界和人文。这种“学业+生活”的平衡,或许正是另一种教育的方向。
3. 教育究竟为了什么?
他提到的“学一门手艺+精通两三门外语”,其实直击了教育的本质——让孩子具备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相比于死记硬背的套路解题和过度填鸭式的学习,这种实用技能可能更适合未来社会的需求。
鸡娃与不鸡娃:两种教育路线的大对决
鸡娃的家长们,最担心的是“我不鸡娃,孩子就落后了”。这种焦虑背后,是对教育的投资心态:
我付出了时间、精力和金钱,孩子就必须考上一个好大学。
如果不鸡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未来生活会被埋没。
而这位投稿人的观点则完全不同:
他认为教育不是“投入-产出”的等式,而是一个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生活方式的过程。
“不上985就不读大学”的底线,是对教育性价比的冷静判断;而“学好手艺+外语”的选择,则体现了对未来生活的清晰规划。
教育性价比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从投稿人的话中可以看到,他把教育比作楼市——那些“投资已深”的人不愿面对现实,但新一代家长却早已看清真相。
1. 大学文凭贬值
如今,本科学历已经成为“基础门槛”。即使是985高校毕业生,也未必能获得满意的工作。教育已经不再是“高投入=高回报”的模式。
2. 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中国的基础教育偏重应试,导致许多孩子缺乏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而这些,正是未来社会最需要的能力。
3. 鸡娃家庭的焦虑成本
鸡娃的家长付出了一切,却始终焦虑:“孩子真的能考上名校吗?”相比之下,“散养式”教育或许更能培养孩子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不鸡娃的未来是什么?可能比你想得更好
投稿人的教育方式,也许让许多鸡娃家长感到“佛系”甚至“懒惰”,但其实,这正是另一种超前的教育哲学:
1. 给孩子更多时间去思考和探索
孩子不是考试机器。只有拥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他们才能发现真正的兴趣和潜力。
2. 培养孩子面对未来的能力
学一门手艺、精通两三门外语,远比死记硬背的解题技巧更实用。而通过旅行和观察真实世界,孩子也能建立更广阔的眼界和思维。
3. 与其焦虑,不如坦然面对教育的性价比
教育内卷的现实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选择不被焦虑绑架。与其在内卷中挣扎,不如用更轻松的方式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写在最后:鸡娃,不是唯一的出路
这位投稿人拒绝鸡娃的教育理念,或许并不适合所有家庭。但他的话却值得每一位家长思考:
> 你为孩子鸡娃,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他的未来,还是你的焦虑?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一场只看分数的赛跑。它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帮助孩子找到兴趣、能力和自信,才能让他们走得更远。
转发给你的朋友,让更多家长看到鸡娃之外的另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