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业是旧而久、小而专的行业,它是文化、是历史、是社会生活,去旧书店‘如见故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彭卫国是旧书店的常客,他对旧书店充满了感情,在今天上海图书馆举行的2025“旧书新知·书香上海”专题研讨会上,他回忆起以前任上海图书公司总经理时参加的一个研讨会——“古旧书业如何服务文化事业”。他认为,读过的、从家里卖出来的才能称得上“旧书”,因而每一本“旧书”都有故事。
摄影 王凯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雁提议,建立旧书新知文库,抢救旧书记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行业历史的口述实录。
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会长李爽谈到,在20世纪初至30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全国主要的古旧书集散地之一。她提到,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近期将推出下列举措:成立古旧书业工作委员会,联系上海从事古旧书相关工作的会员单位,开展符合本专业需要的业务活动,促进古旧书市场的健康发展;还要评选“旧书新知 上海市特色旧书店”,在充分调查、评估的基础上评出若干特色旧书店并授牌;建立古旧图书业务专家库,聘请多位具有丰富的学术成就、专业水准的资深专家、学者,为古旧书业健康良好发展献计献策、保驾护航。
数据显示,上海有159家旧书摊点,如何发挥好旧书在文化建设中的正向作用,加强管理支持和培训工作,让旧书有依托,新书才有根基。
华师大中文系教授陈子善认为,旧书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关键是如何吸引年轻人。“让年轻人也愿意走进旧书店,哪怕不买,感受一下气氛也好,网上买书和在书店里转一圈闻闻旧书的味道,感受不一样。现在旧书店的爱好者都是中年以上了,而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很多载体都是旧书。”
孔夫子旧书网总经理孙雨田的发言提供了几个宝贵的数据:“孔夫子网在高峰期每天有1万人注册,且30%店家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
“年轻人”这个话题也让上海博古斋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晓明有了感慨,“书虽然是旧的,但价值是新的人赋予的。旧书里可以看到新的认知,年轻人买书的价值观与我们不一样。但凡他们认为漂亮的、美的旧书,他们就愿意出高价。”
中国书店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东晓认为,“让旧书找到新朋友,从旧书获得新知识”,旧书成为一种文化品牌,第一要义是要活下来。“王府井平日1万多客流,我们店里只有100多人,因此,旧书店首先是生存。”
民营复旦旧书店延续了无数读书人的温暖记忆,经历了几次搬迁,复旦旧书店终于安定下来,负责人张强认为,一本书的价值不仅是纸张文字,更重要的是文化传承,复旦旧书店会一直秉承“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的宗旨。
朱自清在他的《谈旧书》一文中曾说过“旧书如友,新书如客”。新书就如同新朋友,需要时间去了解。而旧书如同老朋友,熟悉而亲切。
2022年,上海图书公司在上海书展设立以古旧书刊销售为核心的“淘书乐”专区,受到读者的关注。2023年,上海图书公司开启了“走出去办旧书市集”的新征程。当年9月,首季“淘书乐”旧书市集在苏州河畔樱花谷举办,10月、11月又接连举办了第二、三季,备受读者欢迎。2024年,“淘书乐”旧书市集2.0版本在全市铺开,创新推出了“书香巴士”“书香游轮”“钢琴巴士”“阅游苏河”人文行走等特别策划,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将“淘书乐”的旧书书香散播至读者群体中。“淘书乐”旧书市集的做法已经引起许多古旧书业同行的关注。上海的古旧书业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本次研讨会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主办、上海图书有限公司承办。
栏目编辑:江妍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