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以为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可分成两种:
实至名归的,比如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比如赛珍珠的《土地》;
实际上还有第三种——样样都好,却就是知者寥寥,比如莱蒙特的《农民》。
敢直接以“农民”为题目的长篇小说有两部,一部是巴尔扎克的著名代表作,一部是莱蒙特写的,乍一瞅似乎“高下立判”,但是等等——世界文学界公认,写农民最好的一本书,是莱蒙特这本。
网上因此有很多书友呼吁:“请认真对待这本书...不要用破烂的装帧,和低劣的翻译。”
被低估?认真对待?是不是有些夸张了?读过这本书就会发现,这么说已经非常低调了。
◎最不应该被埋没的诺奖作品,“书里每句话都可以当成语文教材”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肖像,右边为:莱蒙特诺贝尔奖证书
1924年,因为对土地制度、社会变革、波俄关系的史诗级描述,以及在刻画人性方面“远超同侪”,波兰作家莱蒙特用一部《农民》获得诺奖。
而谈到阅读体验,刻画人物方面,绝对超出巴尔扎克;叙事完全是大师手笔;写景更是迄今无人能比。书友这句话获得极多共鸣:“这本书里的每句话,都可以当成文学教材。”
莱蒙特不像那个时代的作家,比如写景是动态写景,刻画人物是通过细节拼接——这都是现代手法,而他炉火纯青,远超今天绝大多数作家。
凡读过,都说好,为什么却被埋没至今?最有可能的,是中文版从日译本转译而来,而日译本又源于英美译本,流转路径以及译者水平,极大影响了它在国内的知名度。
◎鲁迅先生的最爱,鲁迅临终一大憾事就是没来得及翻译《农民》
波兰文学以及以波兰文学为代表的东欧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其价值常常跃出文学界,对世界政治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昆德拉、哈维尔、米沃什、阿列克谢耶维奇、辛波丝卡等作家。
其核心精神“抗争与反思”,正是鲁迅推崇东欧文学的原因。历史证明了鲁迅的眼光——迄今为止,获得诺奖的东欧作家已达到9位。而莱蒙特和《农民》,正是鲁迅的心头最爱。鲁迅作品中的抗争精神和对国民性的反思,深受莱蒙特的影响。
◎波兰版《白鹿原》,但不仅仅是因为它是“荡妇羞辱”的鼻祖
▲《农民》改编为同名电影《农民》,还未上市就引发巨大反响,图为剧中女主贾格娜剧照
本书被众多书友称为“波兰版《白鹿原》”,究其原因,除了作为“荡妇羞辱”的鼻祖级之作,女主人公的遭际和白鹿原的田小娥类似之外,更主要是《白鹿原》是中国乡土文学的高峰,《农民》则是波兰乡土文学的高峰。
乡土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主干。那么,同样写农民,波兰人如何表达对土地的感情、对命运的思考?站在世界角度看中国农民和中国乡土文学,会有更“上帝的视角”。
◎在波兰有望成为欧洲新中心的当下,读《农民》能从“骨子里”最深刻地了解波兰
▲波兰顶级艺术博物馆:克拉科夫的瓦维尔城堡
脱离了苏东阵营的波兰,不到十年就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更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欧洲新中心。事实上,今天的波兰,已经成为有识之士移居、出海和旅游的最佳目的地之一,了解波兰,因此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
然而,我们对波兰的了解太少。而《农民》这本书,以其广博的描写和深刻的笔致,被誉为“波兰百科全书”,读《农民》,能帮助我们从“骨子里”了解波兰。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基于《农民》此前译本和自身地位的严重不匹配,中国翻译界最高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得主、波兰文学资深翻译家林洪亮先生,耗费5年心血,不顾体弱多病,以90岁高龄,亲自译完这部大部头经典。
这部最原汁原味的译本,出版后成为波兰驻华大使馆2024年度文化大事件之一,并为本书主办了一场隆重的新书发布会。
发布会上,央视著名主持人张越老师对《农民》极为推荐,说是她几十年来“唯一用三天时间一口气读完的书”,讲到书中内容时,几度哽咽。对拥有类似背景、曾有着相同命运的中国人来说,本书绝对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