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让书香温暖你的家庭与心灵(散文)作者:南丰后人
一大早,我在本社区厉主任的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段话“一个家最顶级的香氛,是满室书香。一个家,可以没有书房,但一定要有书香气。一家人都爱阅读,就是无形中在为自己的家庭积累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共同历经了龙年的春夏秋冬,一年一度的蛇年春节就要来了。这不仅是乡情亲情的大团圆,也是游子漂泊的心灵安抚,更是每个人精神世界的港湾。
著名作家张炜和叶兆言都曾说过,春节正是读书好时节。我想,在辞旧迎新的春节长假里,只要有时间,不妨“宅”在家里,静下心来读读书。
可是,自从最近的一次搬家之后,我几十年来收藏过的数千册书籍——自己只留下百来册了。
记得我高中毕业回家务农的档口,父亲知道我爱看书,还专门请师傅为我做了一台书柜。父亲的一句口头禅是“穷人莫离猪,富人莫离书”,言下之意,做农民要学会养猪,而想改变命运就要努力读书。一开始,我把学生时代读过的课本以及平常买来的杂志、连环画统统搬进了书柜。后来,我参加了业余中文函授学习,课本和作业本也一册不落地摆放进书柜,渐渐地,书柜满了。
在“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时,也常常放一本小书在袋子里,人家休息的时候,我就悄悄拿出书本在角落里浏览;每当雨雪天气不能外出劳动时,我又躲在边屋里,搭起一块旧门板在读书作业;到了夜深人静的晚上,我靠在床厅上借着昏暗的煤油灯光继续阅读。
有道是,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家乡一次招考乡镇干部的机会,让我这个“山里娃”变成了“有单位”的人,当上了一名乡干部。乡政府里每人有一间独立房,房间里还配有一架书橱,工作用的资料和平常书店里买来的书籍,我都有条不紊地摆进了书橱。每每由于读书给实际工作提供了思路,更加激发了我读书的兴趣。
记得在乡政府工作后的第三年,我通过书信联系,“高攀”上了一位乡贤——在北京新华书店工作的邱陵老先生。他当时任书目报主编,休假时,我还陪同他走访了他的老家。他知道我爱好读书写作,从北京给我邮寄来数十册文学等方面的书籍,让我度过了多少个寂寞的漫漫长夜。
几年之后,我又一次通过考试,考到了县委办公室工作。每当写材料找不到灵感时,在书架上寻寻觅觅,总有惊喜的发现。每当外出开会或者出差,我都会挤出时间,到当地的书店走走,或者到夜市的书摊上逛逛。回家的时候,大包小包里总是收获不少的新书。
之后,我两度到乡镇工作,也经历了两次搬家,不知不觉间,家中的书架上——书籍换了一批又一批。
几十年来,我不仅买书藏书,还把自己当农民时期写就的“随笔”装订成册,一一码放在书架上。每当夜晚,泡上一杯浓茶,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心爱的书,坐在静静的书房里,看着,写着,思考着,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真没想到,几年前,我居住在县城的家被鉴定为危旧房,需要进行拆迁改造。由于时间紧迫,那段时间城里的出租房变得待价而沽。为了节约时间和租金,我只得匆匆找了四五十平方米的居室租下。如此这般,逼仄的租住房哪里容得下我上千册图书呢。
为了把我原先的藏书找个好归宿,我毫不犹豫地处理了我的大多藏书。县城里的几个爱书的好友,该送的书送了;听说有的留守儿童缺少课外书,我又委托公益人士一一送去;还有我的一位农村朋友,他家楼房可堆可放空间大,立马打包成箱书籍托他拉去……
前不久,我的一位周姓作家朋友谈到——“在读屏时代,我还是推荐纸质阅读,这种柔软宁静触摸的阅读方式,永远不会过时,只会越来越珍贵。”真是说到读书人的心里去了。我也要说:在如今网络音响发达的时代,纸媒体仍然是我的至爱。
转眼就是美好的春节时光了,该是智慧和思想的欢聚时光,我想到县城的几家书店去走走,看看有自己喜欢的书就挑上几本。
正如有一首歌唱得好:正月里来是新春,青草芽儿往上升……我以为,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里,即使只看完一两本书,也是一个有意义的春节,我愿在书香里慢慢品读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