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俄罗斯空天军在巴赫穆特战区动用图-160战略轰炸机,首次在实战中投放重达1.5吨的新型航空热压武器。
此类武器的破坏机理与传统爆炸装置有显著差异。爆炸产生的高温可达数千摄氏度,瞬间形成真空区域,继而引发强大的负压效应。这种复合伤害不仅能摧毁地面设施,还会对地下掩体造成致命打击,其破坏半径较同等当量常规炸弹扩大近一倍。
爆炸中心区域呈现出典型的环形破坏特征。地表植被在高温作用下完全碳化,形成直径超过600米的焦土带。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造成大面积的地表翻卷现象,多层防御工事在瞬间被夷为平地。
爆炸发生后,方圆数公里内的军事通信几乎全部中断,指挥系统陷入瘫痪状态。前线医疗救援队报告称,由于爆炸后区域内温度异常升高,救援工作一度无法开展。
俄军在此次行动后72小时内,即完成对东部关键制高点M-203至M-207的全面控制。这些位于海拔320米至460米的制高点此前在乌军防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火力支援作用。
俄军地面部队在空中火力支援下,利用此次战术机遇,成功突破乌军构筑长达8个月的多层防御工事。突破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东部TD-25防线、北部SM-42防线以及东南部KV-78防线。这些防线的突破,导致乌军不得不放弃近780平方公里的战略纵深地带。
俄军此次利用大当量航空打击手段实现点上突破,随后投入装甲集群沿突破口向两翼扩展,最终达成面上的战术包围,俄军在突破72小时内,投入超过200辆主战坦克、300辆装甲车以及相应的机械化步兵部队,总兵力规模达到15000人以上。
乌军仅在TD-25防线就遗弃至少47辆各型战车、12门自行火炮以及大量弹药物资,这些装备损失将直接影响乌军后续在该地区的防御能力,重建完整防线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联合国安理会于事发48小时后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相关军事行动的合法性问题。会议期间,来自15个成员国的代表就此展开激烈辩论。其中,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代表强调限制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必要性,并提出要求俄方提供详细行动报告的动议。
北约秘书处在布鲁塞尔总部发布声明,称这类武器的使用将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数据显示,自冲突爆发以来,北约成员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价值超过28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此次事件后,多个成员国表示将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援力度,包括提供更先进的防空系统和预警设备。
与此同时,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日内瓦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自10月28日起,已有超过2万名平民被迫撤离战区周边地带。人道主义救援车队在72小时内向该地区运送458吨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但仍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在军备控制领域,多个国际军控组织的专家指出,此类武器虽然未被现有国际公约明确禁止,但其使用仍然需要严格的规范和监督。来自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近五年来,类似武器系统的研发投入在全球范围内增长约235%,这一趋势值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已有超过28个国家在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其中12个国家已具备实战部署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