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武装部队对克里米亚半岛地区发起一系列高强度打击行动。乌军首波突袭动用九架改装型苏-24战机,搭载先进巡航导弹。这些战机采取超低空突防战术,规避俄军雷达探测网。虽然行动中折损两架战机,但成功突破俄军第一道防线。

乌军在随后的48小时内,又出动多架无人机编队实施侦察打击,一天内,俄军就拦截38架各型无人机,这种持续性高强度打击意在瓦解俄军防空体系,为后续大规模行动创造条件。

2025年1月,乌军再度对克里米亚发起新一轮进攻。1月4日,乌军首次采用"风暴阴影"远程精确打击导弹与"海王星"反舰导弹联合突击战术。这两型导弹各具特色:前者具备超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后者则专门针对海上目标。这种组合打击模式显著提升乌军的战术灵活性。

1月6日,一支由海上无人艇与FPV无人机组成的混编突击编队,成功突破俄军近海防御网。这次行动不仅摧毁俄军多套价值5000万美元的防空系统,更打开克里米亚防线的战术缺口。

3月4日深夜至5日凌晨,乌军成功击沉俄罗斯黑海舰队的主力战舰"谢尔盖·科托夫"号护卫舰。这艘2022年服役的现代化战舰装备有先进的"红旗-22"舰空导弹系统和"口径"巡航导弹,总价值高达6500万美元。其损失不仅造成俄军巨大经济损失,更严重削弱黑海舰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随后为弥补战力空缺,俄军加速淘汰老旧舰艇,从波罗的海舰队紧急抽调战舰南下增援。同时,俄军还在克里米亚沿海地区加紧部署陆基反舰导弹系统,着重强化萨基空军基地周边的反舰打击能力。

乌军已从传统的单一空中打击模式转向多域协同作战,在最近一个季度内,乌军无人机作战行动频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3%。

乌军建立专门的无人机联合作战中心,整合各类无人平台形成体系化打击能力。数据显示,目前乌军可同时指挥协调多达50架各型无人机执行任务,较2024年末提升85%。乌军开发出新型电子对抗战术,通过布设分布式干扰网络,有效压制俄军防空系统的探测能力。乌军将海上无人艇编入特种作战序列,建立专门的海上游击打击部队。

在1月的系列军事行动中,乌军首先派出电子战无人机干扰俄军雷达网,随后利用自杀式无人机迫使俄军提前启动防空系统,最后投送精确制导武器实施最终打击。这种战术创新使得乌军的整体作战效能提升约40%。

面对乌军日益成熟的攻击手段,俄军在克里米亚半岛北部新增部署两个S-400防空导弹团,在东部沿海地区增设三个"道尔-M2"中程防空系统机动阵地。同时,俄军还在关键区域部署最新型号的"穆尔曼斯克-BN"电子战系统。

为应对海上威胁,俄军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区周边增设多层次防御网络。包括水下声呐探测系统、水面雷达监视网以及岸基反舰导弹阵地,这种全方位的防御布局虽然提升防护能力,但也大幅增加俄军的人力物力投入,每月仅维持这套系统的运转就需要约8000万卢布。

在乌克兰,军事成果带来的振奋效应明显民众自发军事捐助较去年同期增长258%,累计金额超过7.5亿格里夫纳。多个非政府组织发起"支持克里米亚行动"募捐活动,短期内筹集到足够采购15套反舰导弹系统的资金。

然而,由于军工生产优先供电,哈尔科夫、敖德萨等重要城市被迫实施轮流限电。据统计,2024年冬季,乌克兰民用电力供应较正常水平减少约35%,部分地区供暖时长缩减2至4小时。这种情况引发一定民怨,社交媒体上出现质疑声音。

在俄罗斯国内,全国各地自发举行超过200场支持军队的集会活动。为应对局势,俄政府加大军工投入,军工企业获得的新增订单总额达到2750亿卢布,同比增长30%。乌拉尔、西伯利亚等军工重地新增就业岗位15000余个,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受国际制裁影响,关键原材料供应紧张,特种钢材、精密轴承等核心零部件严重短缺,多个舰艇维修项目被迫推迟,部分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进度出现延滞。这些问题正在影响俄军的战场补给能力,可能对未来战局产生深远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