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346年元至正年编修《宋史·夏竦传》基于北宋曾巩《隆平集·夏竦传》、欧阳修《欧阳修集》、南宋王称《东都事略·夏竦传》、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汇编和直接引用南宋吕祖谦《欧公本末·夏竦传》为底本而来,元代编修《宋史》时夏竦离世已近300年,而却忽略北宋王珪撰《夏文庄公竦神道碑铭》重要性,江西省德安县夏氏裔孙安仁道昇氏在元至正十二壬辰岁(1352年)谨述《文庄公年谱》,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岁(1694)三月中浣豫章轼虞摹《宋谥公竦英国文庄公年谱》,近年学术界对北宋夏竦专题研究论文越来越多,武汉大学谭新红教授自2016年起开始着手撰写《夏竦年谱》20余万字,其于2018年发布期刊论文,预计今年2025年3月《夏竦行年系地谱》(《夏竦年谱》)出版上市。
  摘要:夏竦及其《文庄集》对于研究宋代前期的文学及政治生态具有重要价值,但受“奸邪”之说的影响,学界长期以来对其关注度较低,现有研究缺乏对夏竦生平进行全面准确梳理的成果。本年谱以夏竦《文庄集》为基础,参考宋人文集、正史等资料,梳理夏竦生平,以推动进一步的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北宋文编年系地考”(13YJA751043)
  谭新红(1970—),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词学。


  
  夏竦,字子乔。
  子乔之字,始见于王珪《夏文庄公竦神道碑铭》:“公讳竦,字子乔。”曾巩《隆平集》卷一一、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王称《东都事略》卷五四等所载同。
  夏竦籍贯,曾巩《隆平集》卷一一云“江州人”(曾巩,2012:321),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二、王称《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等均云“江州德安人”,详于《隆平集》所记。《神道碑》则云“其先九江人”,九江即江州。


90年代《夏氏宗谱》夏竦像

  宋太宗雍熙二年乙酉(985),一岁

  是年,夏竦生于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县)。

  《神道碑》云:“其薨,盖(皇祐三年)九月乙酉也,享年六十七。”根据卒年及享年,可推算出夏竦生于雍熙二年(985)。

  《长编》卷一七一则云:“(皇祐三年九月)乙卯,武宁节度使、兼侍中夏竦卒,赠太师、中书令,赐谥文献。”(李焘,2004:4108)岳珂《愧郯录》卷六(岳珂,2016:77)、元佚名《宋史全文》卷九(汪圣铎,2016:498)上所载同。按,皇祐三年(1051)九月无乙酉日,《神道碑》所记日期有误,当如《长编》等所记为“乙卯”。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三七又云:“三年九月丁卯,夏竦卒,赠太师中书令,谥文庄。”(杨仲良,2006:661)杨氏此书乃据《长编》编成,《长编》所记为乙卯,非丁卯,杨仲良误。

  宋太宗端拱元年戊子(988),四岁

  开始从师读书。

  夏竦《上知润州陈天丽书》云:“伏念某四岁结发从师,执铅椠者十五余载矣。”(曾枣庄、刘琳,2006a:136)其《上开封府廉献书》亦云:“伏念某四岁从师读书,七岁学诗,九岁学赋,十有一而学文,奈何天陋其辞,不能脱颖而出。”(曾枣庄、刘琳,2006a:137)

  夏竦幼时曾从古文家姚铉学习写赋。姚铉,进士,官至两浙路转运使,善文辞,编有《唐文粹》一百卷。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云:“竦幼学于姚铉,使为《水赋》,限以万字。竦作三千字以示铉,铉怒不视,曰:‘汝何不于水之前后左右广言之,则多矣。’竦又益之,凡得六千字,以示铉,铉喜曰:‘可教矣。’”(司马光,2007:804)

  宋真宗咸平四年辛丑(1001),十七岁

  侍父夏承皓监通州(今江苏南通)狼山盐场。善诗文,所作为时人所称。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云:“夏文庄公竦初侍其父监通州狼山盐场,《渡口》诗曰:‘渡口人稀黯翠烟,登临尤喜夕阳天。残云右倚维扬树,远水南回建业船。山引乱猿啼古寺,电驱甘雨过闲田。季鹰死后无归客,江上鲈鱼不直钱。’时年十七,后之题诗无出其右。”(王辟之,2007:1280)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云:“年十七,善属文,为时人所称。”(司马光,2007:804)

  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1004),二十岁

  是年秋,夏竦父夏承皓与契丹战,殁于河朔。

  夏竦《上章圣皇帝乞应制举书》云:“景德二年十一月……去年秋荐名天府,属边障多故,羽书蜂午,陛下临遣宰臣,折冲河朔。先臣供传遽之职,立矢石之地,忘家殉国,失身行阵。陛下哀臣孤幼,任之州县。”(曾枣庄、刘琳,2006a:78)知夏竦父卒于景德元年(1004)秋。

  夏竦因父亲死于国事而恩授三班差使。

  魏泰《东轩笔录》卷二云:“夏郑公竦以父殁王事,得三班差使,然自少好读书,工为诗。一日,携所业,伺宰相李文靖公沆退朝,拜于马首而献之。文靖读其句,有‘山势蜂腰断,溪流燕尾分’之句,深爱之,终卷皆佳句。翌日,袖诗呈真宗,及叙其死事之后,家贫,乞与换一文资,遂改润州金坛主簿。”(魏泰,2007:2695)

  按,《神道碑》云:“初,魏公死,朝廷录孤,以公为润州丹阳县主簿。”《涑水记闻》卷三亦云:“竦以奉职行父丧,服终,换丹阳主簿。”(司马光,2007:804)实则夏竦初授武职三班差使,后投《野步》诗于宰相李沆并得其赏识才得以改换文职。

  宋真宗景德二年乙巳(1005),二十一岁

  四月,改授润州丹阳县(今江苏丹阳市)主簿。

  夏竦任丹阳县主簿,诸书皆系于景德元年(1004),实应为景德二年(1005)。夏竦《重修润州丹阳县门楼记》云:“今年夏初,予视厥职,悯夫斯楼积有年所,墙败于左,木隳其右,风雨所陵,埃壒所侵,官而弗省,其谁治之?乃役工百余指,伐木十余本,易其数梁,替其数楹,涂其墉,赭其栏。”(曾枣庄、刘琳,2006a:171)由“今年夏初,予视厥职”之语可知夏竦于某年夏初赴丹阳任。由前考证可知,夏竦因父亲死于国事而得三班差使之职,想改换文职,于是向宰相李沆献《野步》诗,得到李沆赏识而改任丹阳主簿。夏竦父亲卒于景德元年(1004)秋,因此夏竦任职丹阳不可能是景德元年(1004),而只能是景德元年(1004)之后的某一年。夏竦《上章圣皇帝乞应制举书》一文又云“景德二年十一月,将仕郎、守润州丹阳县主簿臣夏竦谨斋戒昧死再拜”,景德二年(1005)十一月,夏竦已自称“守润州丹阳县主簿”,故知夏竦任丹阳主簿在景德二年(1005)夏初。

  宋真宗景德四年丁未(1007),二十三岁

  闰五月,夏竦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对策入第四次等,擢光禄寺丞。

  《神道碑》云:“景德四年,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擢光禄寺丞、通判台州,迁着作佐郎。”《长编》卷六五亦云:“(景德四年闰五月)壬申,御崇政殿试贤良方正着作佐郎陈绛、溧水县令史良、丹阳县主簿夏竦。……绛、竦所对入第四次等,擢绛为右正言,竦为光禄寺丞。”(李焘,2004:1460)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戊申(1008),二十四岁

  夏竦通判台州。

  《方舆胜览》卷八云:“夏竦,大中祥符元年为通判。”(祝穆,2003:143)黄远《台州通判厅题名记》亦云:“夏郑公在大中祥符间以着作佐郎来倅是郡,今郡人犹能道之。”(林表民,1983:629)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辛亥(1011),二十七岁

  六月,夏竦迁秘书省著作郎,诏直集贤院。

  《神道碑》云:“召还,迁秘书丞、直集贤院、同编修国史、判三司都磨勘司,迁右正言。”《宋会要辑稿》之《选举三一》云:“(大中祥符)四年六月二十五日,学士院试秘书丞夏竦,赋优、诗稍优,诏直集贤院。”(徐松,2014:5853)

  夏竦为编修官,修太祖太宗二朝正史。

  《玉海》卷四六云:“景德四年八月丁巳二十四日,诏修太祖太宗正史。……祥符四年,又取夏竦为编修官。”(王应麟,1987:908)《涑水记闻》卷三亦云:“竦以奉职行父丧,服终,换丹阳主簿,举贤良方正及第,拜大理评事、通判台州,秩满,迁光禄寺丞、直史馆。顷之,奉诏修史,俄知制诰,时年二十七。”(司马光,2007:804)

  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癸丑(1013),二十九岁

  八月,《册府元龟》修成,竦以是迁左正言,依前充职殿中丞。

  程俱《麟台故事》卷三下云:“初命钦若、亿等编修,……凡九年,至大中祥符六年成一千卷上之。总三十一部,部有总序,一千一百四门,门有小序,又目录、音义各十卷。上览久之,赐名《册府元龟》,召钦若等赐坐。钦若等表请制序,上谦挹再三,辅臣继请,从之。丙子,诏……秘书丞直集贤院夏竦为左正言,依前充职殿中丞。”(程俱,2000:296)

  《长编》卷八一亦云:“(大中祥符六年八月)壬申,枢密使王钦若等上新编修君臣事迹一千卷,上亲制序,赐名《册府元龟》,编修官并加赏赉。”(李焘,2004:1845)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甲寅(1014),三十岁

  是年春,宋真宗驾幸亳州,夏竦为东京留守推官。

  《神道碑》云:“车驾幸亳,为东京留守推官。”宋真宗驾幸亳州谒太清宫,时在大中祥符七年(1014)春。《长编》卷八二云:“(大中祥符六年七月)丁巳,文武群臣上表请车驾幸亳州谒太清宫,诏许之。”(李焘,2004:1843)“八月庚申朔,诏以来春亲谒亳州太清宫,先于东京置坛,回日恭谢天地,如南郊之制。”(李焘,2004:1844)

  三月,太子赵祯封庆国公,宰相王旦谏竦教太子书。夏竦与路振同修起居注。

  (1014年夏竦是年30岁经宰相王旦推荐教授是年5岁的太子读书,即后来登基的宋仁宗

  《长编》卷八二云:“(三月)丁未,以皇子受益为左卫上将军,封庆国公。”(李焘,2004:1868)《长编》卷八三云:“王旦之为景灵宫朝修使也,竦实掌其笺奏,竦尝卧病,旦亲为调药饮之,数称其才,因使教庆国公书,(竦传云教书资善堂。按资善堂明年乃置,今年未也,故但云教庆国公书。)又同修起居注。”(李焘,2004:1903)《宋史》卷四四一《列传第二百》云:“七年,同修起居注,张复、崔遵度以书事误失降秩,择(路)振与夏竦代之。”(脱脱等,1985:13062)

  十一月,竦为玉清昭应宫判官。

  《长编》卷八三云:“(大中祥符七年十一月)己酉,置玉清昭应宫判官、都监,以左正言、直集贤院夏竦为判官,内殿承旨、入内押班周怀政为都监。”(李焘,2004:1903)

  夏竦迁知制诰。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知制诰,……夏文庄三十。”(宋敏求,1936)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九云:“本朝未三十知制诰者:苏太简二十六,吴元中二十七,晏元献、宋宣献、王懿恪、张安国皆二十八,王文正、夏文庄皆三十。”(李心传,2000:177)

  按,宋代有文献记载夏竦二十七岁知制诰,如《涑水记闻》卷三云:“竦……奉诏修史,俄知制诰,时年二十七。”(司马光,2007:804)《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四所载同。今考夏竦二十七岁至三十一岁并未见有制书,其最早所作制书《起复云麾将军解州刺史本州岛团练使郭崇仁可检校工部尚书加食邑二百户制》作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故编其知制诰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乙卯(1015),三十一岁

  九月,夏竦管勾景灵宫会灵观公事。

  徐松《宋会要辑稿》之《职官五四》云:“(祥符八年)九月,令玉清昭应宫判官、右正言、直集贤院夏竦同管勾景灵宫会灵观公事。”(徐松,2014:4465)

  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丙辰(1016),三十二岁

  二月,因修两朝国史成,竦迁户部员外郎。

  《长编》卷八六云:“(大中祥符九年二月)丁亥,监修国史王旦等上两朝国史一百二十卷,优诏答之。戊子,加旦守司徒,修史官赵安仁、晁迥、陈彭年、夏竦、崔度并进秩、赐物有差。”(李焘,2004:1972)《玉海》卷四六《艺文》云:“景德四年八月丁巳二十四日,诏修太祖太宗正史。……祥符四年,又取夏竦为编修官。……九年二月十二日丁亥史成。……修史官赵安仁、晁逈、陈彭年、夏竦、崔遵度,并进秩赐物。”(王应麟,1987:908)夏竦所进之秩乃迁户部员外郎。《神道碑》即云:“国史成,迁户部员外郎。”

  三月,与刘筠为宗正寺修玉牒官。

  《长编》卷八六云:“(三月)癸亥,宗正卿赵安仁言:‘……又请以知制诰刘筠、夏竦并为宗正寺修玉牒官。’从之……”(李焘,2004:1980)

  五月,景灵宫建成,竦迁礼部郎中。

  《神道碑》云:“景灵宫成,迁礼部郎中。”宋真宗“推本世系,遂祖轩辕”,以轩辕黄帝为赵姓始祖。大中祥符五年(1012)闰十月,下诏兴建景灵宫奉祀黄帝,九年(1016)五月建成。《玉海》卷一〇〇

  《郊祀》云:“(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戊寅,兖州寿邱建道宫,奉圣祖名曰景灵,道观奉圣祖母名曰太极。九年四月己亥,御书额,赐王旦等七言诗。五月丙辰十三日,宫成,总千三百二十区,群臣称贺。丁巳行告成之礼。(向敏中为庆成使。)”(王应麟,2016:1861)

  宋真宗天禧元年丁巳(1017),三十三岁

  十二月,因与妻杨氏不睦,竦贬知黄州。

  《神道碑》云:“天禧初,坐闺门之故,左迁职方员外郎,知黄州。”

  《长编》卷九〇云:“(天禧元年十二月)庚寅,玉清昭应宫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夏竦责授职方员外郎、知黄州。竦娶杨氏,颇工笔札,有钩距。竦浸显,多内宠,与杨不睦。杨与弟倡疏竦阴事,窃出讼之。又竦母与杨氏母相诟骂,皆诣开封府,府以闻,下御史台置劾而责之,仍令与杨离异。”(李焘,2004:2090)

  宋真宗天禧三年己未(1019),三十五岁

  夏竦再任礼部郎中,知邓州,又徙襄州。

  《神道碑》云:“天禧初……后二年,复其礼部郎中,徙邓州,又徙襄州。”《宋史》卷二八三《列传第四十二》云:“又竦母与杨母相诟詈,偕诉开封府,府以事闻,下御史台置劾,左迁职方员外郎、知黄州。后二年,徙邓州,又徙襄州。”(脱脱等,1985:9571)

  宋真宗天禧四年庚申(1020),三十六岁

  四月,襄州岁饥,夏竦发公廪,募富人出粟,全活四十余万人,受奖谕。

  夏竦《谢皇太后表》云:“天禧四年中民食荒歉,贼盗相乘,臣在任劝诱得斛斗一十一万石,救济得饥民四十六万一千三百余。”(曾枣庄、刘琳,2006c:411)《长编》卷九五云:“(四月壬辰)京西转运使言,知襄州夏竦劝部民出粟八万余石赈济饥民,诏奖之。”(李焘,2004:2188)

  《宋史》卷二八三《列传第四十二》云:“徙襄州。属岁饥,大发公廪,不足,竦又劝率州大姓,使出粟,得二万斛,用全活者四十余万人。”(脱脱等,1985:9571)

  六月,夏竦知襄州时因抚俗有方、莅事无滞而受嘉奖。

  《长编》卷九五云:“(天禧四年六月)丙午,姜遵自陕西还,言知襄州夏竦抚俗有方,莅事无滞,诏奖之。”(李焘,2004:2199)

  宋真宗天禧五年辛酉(1021),三十七岁

  宋祁以文投夏竦。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卷上云:“余少为学,本无师友,家苦贫无书,习作诗赋,未始有志立名于当世也,愿计粟米养亲,绍家阀耳。年二十四,而以文投故宰相夏公,公奇之,以为必取甲科。”(宋祁,2003:47)宋祁生于真宗咸平元年(998),年二十四以文投夏公,则为此年。此时夏竦知襄州。

  宋真宗乾兴元年壬戌(1022),三十八岁

  六月,夏竦迁寿州、安州。

  《神道碑》云:“仁宗即位,迁户部郎中,又徙寿、安、洪三州。”

  《宋史》卷二八三《列传第四十二》、《隆平集》卷一一、《东都事略》卷五四《列传第三十七》诸书所载同,然均未指明夏竦徙寿、安、洪三州的具体时间。

  按,《宋史》卷一二二《礼志第七十五》云:“乾兴元年二月十九日,真宗崩,仁宗即位。”(脱脱等,1985:2851)章献太后摄政,六月命吏部铨选州县官员:“(乾兴元年)六月己亥朔……吏部流内铨言,天下州县官期满而未代者八百员。辛丑,诏免守选人拟以代之。又谓大臣曰:‘比闻川广幕职、州县官有过期未代者,岂人情所乐耶?其令吏部流内铨亟选代。’”(李焘,2004:2281)夏竦天禧三年(1019)徙襄州,至此三年,符合宋代地方官三年转官的要求,故极有可能即于此次州县官员调整中调任寿州、安州。

  宋仁宗天圣元年癸亥(1023),三十九岁

  任洪州知州。

  《长编》卷一〇一云:“(天圣元年十一月戊戌)先是,知洪州夏竦言:‘左道乱俗,妖言惑众……’”(李焘,2004:2340)知天圣元年(1023)十一月夏竦已知洪州。

  知洪州时,禁鬼巫,毁淫祠,令巫师改归农业。

  《宋史》卷二八三《列传第四十二》云:“洪俗尚鬼,多巫觋惑民,竦索部中得千余家,敕还农业,毁其淫祠以闻。诏江、浙以南悉禁绝之。”(脱脱等,1985:9571)《舆地纪胜》卷二六云:“竦之为此举,有益于治。”(王象之,1992:1175)

  宋仁宗天圣三年乙丑(1025),四十一岁

  元月,夏竦生母盛氏去世,竦回籍守丧。

  《神道碑》云:“天圣三年,丁越国太夫人忧。”夏竦《免奉使启》云:“然念顷岁先人没于行阵,春初母氏始弃孤遗。”(曾枣庄、刘琳,2006a:117)知夏竦母亲卒于天圣三年(1025)元月。

  七月,服丧未满,起复尚书户部郎中、知制诰。

  《隆平集》卷一一云:“天圣三年,竦丁母忧,以宰相王钦若素与厚善,乃微服至京,钦若主之,遂复起居西掖。”所谓“复起居西掖”,意即重新到中书任职。

  《长编》卷一〇三云:“(七月)壬寅,以前户部郎中夏竦起复知制诰。……丁母忧,潜至京师,求起复,依内官张怀德为内助,而王钦若雅善竦,因左右之,故有是命。”(李焘,2004:2385)

  九月,辞契丹生辰使之命。

  《长编》卷一〇三云:“(天圣三年)九月庚辰朔,以户部郎中、知制诰夏竦为契丹生辰使,内殿承制、合门祗候史方副之;……竦自言,父承皓与契丹战没,母丧未期,义不可行。改命工部郎中、龙图阁待制马宗元。”(李焘,2004:2388)

  宋仁宗天圣四年丙寅(1026),四十二岁

  二月,夏竦拜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

  洪遵《翰苑群书》卷一〇《学士年表》云:“(天圣四年)二月以起复户部郎中知制诰拜(翰林学士)。”(洪遵,1983)《神道碑》云:“天圣三年……明年,以左司郎中召,入翰林为学士,同勾当三班院,寻兼侍读学士、知审官院,又兼龙图阁学士……”

  宋仁宗天圣五年丁卯(1027),四十三岁

  正月,夏竦升为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长编》卷一〇五云:“(天圣五年正月)戊辰,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龙图阁直学士夏竦为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李焘,2004:2435)《东都事略》卷五《本纪五》、《宋宰辅编年录》卷四所载同。

  按,《神道碑》云:“天圣三年……明年,以左司郎中召,入翰林为学士,同勾当三班院,寻兼侍读学士、知审官院,又兼龙图阁学士,遂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以天圣四年夏竦拜枢密副使,误。夏竦为枢密副使,乃代晏殊之任。《宋史》卷九《本纪第九》云:“五年春正月……己未,晏殊罢。戊辰,以夏竦为枢密副使。”(脱脱等,1985:183)知晏殊之免枢密副使在天圣五年(1027)春。

  二月,同吕夷简、宋绶、刘筠、陈尧佐修《真宗国史》。

  《长编》卷一〇五云:“二月癸酉,命参知政事吕夷简、枢密副使夏竦修《真宗国史》,翰林学士宋绶、枢密直学士刘筠、陈尧佐同修,宰臣王曾提举。”(李焘,2004:2436)《玉海》卷四六、《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三二所载同。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四记此事于天圣四年(1026):“天圣四年,吕夷简、夏竦、陈尧佐修真宗正史,王曾提举,八年上之。”(陈振孙,1987:105)误。

  宋仁宗天圣六年戊辰(1028),四十四岁

  三月,夏竦加给事中,兼权发遣宣徽院公事。

  《长编》卷一〇六云:“(天圣六年三月辛亥)枢密副使夏竦加给事中。”(李焘,2004:2468)《宋宰辅编年录》卷四云:“(天圣)六年三月,兼权发遣宣徽院公事。”(徐自明,1986:177)

  宋仁宗天圣七年己巳(1029),四十五岁

  二月,夏竦拜参知政事。

  《长编》卷一〇七云:“(天圣七年二月)丁卯,以枢密副使、给事中夏竦为参知政事。”(李焘,2004:2496)与夏竦同时参知政事的尚有薛奎。《宋史》卷九《本纪第九》云:“(七年二月)丁卯,以夏竦、薛奎参知政事。”(脱脱等,1985:186)

  闰二月,夏竦请复制举。

  《长编》卷一〇七云:“夏竦既执政,建请复制举,广置科目,以收遗才,上从之。”(李焘,2004:2500)陈均《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卷九所载更详:“(闰二月)复制举等科。……初,盛度请于真宗,请设科以取士。

  景德二年,遂设六科,盖因度之议也。及议封禅,吏部科目皆废,夏竦既执政,建请复置,上从之。”(陈均,2006:192)

  八月,因与宰相吕夷简不和,夏竦由参知政事改刑部侍郎,复为枢密副使。

  《长编》卷一〇八云:“(八月)辛卯,枢密使张旻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参知政事夏竦加刑部侍郎,复为枢密副使,枢密副使范雍、姜遵、陈尧佐并加给事中,尧佐改参知政事。竦与夷简不相悦,故以尧佐易之。”(李焘,2004:2520)

  宋仁宗明道元年壬申(1032),四十八岁

  十一月,夏竦进尚书左丞。

  《长编》卷一一一云:“(十一月)夏竦为尚书左丞。”(李焘,2004:2592)

  十二月,为桥道顿递使。

  《长编》卷一一一云:“(十二月)甲辰,以……枢密副使夏竦为桥道顿递使。”(李焘,2004:2596)

  宋仁宗明道二年癸酉(1033),四十九岁

  四月,仁宗亲政,两府大臣皆罢。夏竦罢为礼部尚书,知颍州。

  《长编》卷一一二云:“(夏四月己未)枢密副使、尚书左丞夏竦罢为礼部尚书、知襄州,寻改颍州。”(李焘,2004:2612)与夏竦同时被贬的尚有吕夷简等多人。《长编》卷三六九云:“仁宗明道二年四月,亦执政俱罢者六人,宰相吕夷简,参知政事陈尧佐、晏殊,枢密副使夏竦、范雍、赵稹是也。”(李焘,2004:8920)

  被罢原因,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三七云:“明道二年四月己未,枢密副使、尚书左丞夏竦罢为礼部尚书、知襄州,寻改颍州,以竦等皆太后所任用罢之也。”(杨仲良,2006:655)

  七月,知青州,兼京东灾伤州军体量安抚使。

  《长编》卷一一二云:“(明道二年七月)丙戌,徙知隶州夏竦知青州,兼京东灾伤州军体量安抚使。”(李焘,2004:2626)

  按,《神道碑》云“景祐元年,徙青州”,误,因其于景祐元年(1034)正月初一已在青州作《青州州学后记》。

  宋仁宗景祐元年甲戌(1034),五十岁

  八月,夏竦罢京东安抚使,加刑部尚书。

  《长编》卷一一五云:“(景祐元年)八月己未,罢京东安抚使,知青州、礼部尚书夏竦加刑部尚书。”(李焘,2004:2692)

  宋仁宗景祐二年乙亥(1035),五十一岁

  夏竦徙应天府兼南京留守。

  《神道碑》云:“景祐元年,徙青州。明年,徙应天府,兼南京留守。”

  宋仁宗宝元元年戊寅(1038),五十四岁

  三月,夏竦为三司使。

  《长编》卷一二一云:“(宝元元年三月)户部尚书、知应天府夏竦为三司使。”(李焘,2004:2866)

  按,《隆平集》卷一一云夏竦景祐三年(1036)为三司使:“景祐三年,为三司使。”(曾巩,2012:321)《神道碑》则云:“景祐元年徙青州,明年徙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后二年,以户部尚书入为三司。”《东都事略》卷五四《列传三十七》亦云景祐四年(1037)为三司使:“章献崩,罢为礼部尚书,知颍州,徙青州,又徙应天府,后二年,以户部尚书入为三司使。”均误。夏竦《永兴谢上表》云:“况臣自忝三司,始逾八月。”(曾枣庄、刘琳,2006b:198)《永兴谢上表》作于宝元元年(1038)十二月,则其入为三司使当在宝元元年(1038)。

  十二月,元昊反,夏竦被任命为奉宁军节度使、知永兴军。梅尧臣作诗送行。

  《神道碑》云:“赵元昊反,陕西用兵,乃拜公奉宁军节度使、知永兴军。”《长编》卷一二二云:“(宝元元年十二月)丙寅,鄜延路都钤辖司言赵元昊反。……癸酉,命三司使、户部尚书夏竦为奉宁节度使、知永兴军。”(李焘,2004:2886)

  刘攽《中山诗话》云:“景祐末,元昊叛,夏郑公出镇长安,梅送诗曰:‘亚夫金鼓从天落,韩信旌旗背水陈。’”

  十二月己卯,诏夏竦兼本路都部署,提举乾、耀等州军马、泾原秦凤路安抚使。

  《长编》卷一二二云:“(宝元元年十二月)己卯诏以知永兴军夏竦兼本路都部署,提举乾、耀等州军马、泾原秦凤路安抚使。”(李焘,2004:2888)

  宋仁宗宝元二年己卯(1039),五十五岁

  七月,改知泾州(今甘肃泾川北)。

  《长编》卷一二四云:“(宝元二年七月)戊午,徙判郑州陈尧佐判永兴军,知永兴军夏竦知泾州、兼泾原秦凤路缘边经略安抚使、泾原路都部署。”(李焘,2004:2919)

  宋仁宗宝元三年、康定元年庚辰(1040),五十六岁

  五月,夏竦改忠武军节度使。

  《神道碑》云:“康定元年,改忠武军节度使,知泾州。”《长编》卷一二七云:“(康定元年五月丁巳)奉宁节度使夏竦为忠武节度使。”(李焘,2004:3010)

  五月,竦为经略安抚使,知永兴军。范仲淹、韩琦副之。

  《宋会要辑稿》之《兵八》云:“(宝元三年)五月二十六日,遂除夏竦充陕府西路马步军都总管、兼经略安抚使、沿边招讨使、知永兴军,以葛怀敏知泾州代领其事;韩琦、范仲淹并为经略副使,仍同管勾都总管司事。”(徐松,2014:8766)《长编》卷一二六所记相差一天:“葛怀敏,(康定元年)五月二十五日知泾州,夏竦同日知永兴。”(李焘,2004:2996)

  宋仁宗康定二年、庆历元年辛巳(1041),五十七岁

  正月,竦进宣徽南院使。

  《神道碑》云:“康定元年,改忠武军节度使、知泾州。明年,拜宣徽南院使、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长编》卷一三〇云:“(正月)

  丁丑,夏竦为宣徽南院使。”(李焘,2004:3085)

  四月,奏言好水川之败,责不在韩琦,而是任福贪利轻进所致。

  《清平乐》韩琦

  (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宋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公以枢密直学士副之。公持攻守二策以决於上。仁宗欲取攻策,执政者难之……夏竦使人收散兵,得公所与檄於福衣带间,乃言失军之罪不在公。”)

  《长编》卷一三一云:“任福军败,琦即上章自劾,谏官孙沔等请削琦官三五资,仍居旧职,俾立后效。会夏竦奏琦尝以檄戒福贪利轻进,于福衣带间得其檄,上知福果违节度,取败罪不专在琦,手诏慰抚之。”(李焘,2004:3113)

  四月,判永兴军。

  《长编》卷一三一云:“(夏四月甲申)仍诏夏竦判永兴军如故。”(李焘,2004:3115)

  五月,因与陈执中议边事不合,诏竦移屯鄜州(今陕西富县),执中屯泾州。

  《长编》卷一三二云:“(五月辛未)诏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判永兴军夏竦屯鄜州,同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陈执中屯泾州。时两人议边事不合,故分任之。”(李焘,2004:3129)《宋会要辑稿》之《兵八》云:“庆历元年命夏竦屯鄜州,陈执中屯泾州。”

  十月,竦因丰州之败改判河中府(今山西永济)。

  《长编》卷一三四云:“(十月)甲午,徙判永兴军、宣徽南院使、忠武节度使、陕西马步军都部署、兼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夏竦判河中府。”(李焘,2004:3190)

  庆历二年壬午(1042),五十八岁

  徙蔡州,任通判。

  《神道碑》云:“庆历二年,徙蔡州。”夏竦《乞守旧官表》云:“今蒙圣恩,移判蔡州。”(曾枣庄、刘琳,2006c:388)

  庆历三年癸未(1043),五十九岁

  三月,夏竦为枢密使。

  《宋宰辅编年录》卷五云:“同日(三月戊子),夏竦枢密使。”(徐自明,1986:243)《宋史》卷二一一《表第二》云:“(庆历三年)三月戊子,夏竦自宣徽南院使判蔡州迁户部尚书,除枢密使。”(脱脱等,1985:5466)

  四月,因御史中丞、谏官等交相弹劾,竦罢枢密使,诏还本镇蔡州。

  《长编》卷三七一云:“四月八日用御史中丞王拱辰、谏官欧阳修等十一疏,追竦枢密使敕。”《长编》卷一四〇云:“(四月)乙巳,枢密副使、吏部侍郎杜衍依前官充枢密使,宣徽南院使、忠武节度使夏竦赴本镇。”(李焘,2004:3364)

  《神道碑》:庆历二年,徙蔡州。始,朝廷鋭意兴师,及刘平、葛怀敏,继以轻贼失军,天子悔不用公言,又申思今宰相臣琦使还陕西,尝言公所以制边之状,於是召为枢密使。议者尤以为公怯於用兵,今而用之,则边将之志堕矣。帝为不得已,听罢之镇,密诏慰存之甚厚。公既厌烦言,乃上还节旄,愿得益徙闲郡,遂以为吏部尚书、知亳州。

  四月,石介作《庆历圣德颂》,斥夏竦为“妖魃”“奸邪”。

  《隆平集》卷一五云:“宰相吕夷简以疾罢,而杜衍代夏竦枢密使,范仲淹、富弼、韩琦枢密副使,欧阳修、余靖、蔡襄为谏官,介曰:‘此盛事也,歌诵吾职,其可已乎?’乃作《庆历圣德诗》,分别邪正,专斥夏竦。”(曾巩,2012:445)

  七月,徙知亳州,上万言书自辩。改授吏部尚书。岁中,加资政殿学士。

  《长编》卷一四二云:“(七月)己巳,徙宣徽南院使、忠武节度使夏竦判亳州。竦之及国门也,上封章疏示焉。竦既还镇,言者犹不已。会韩亿致仕,竦请代之,故有是命。竦又自请纳节还文资,仍不带职。乃除吏部尚书、知亳州。(改除吏部,在此月二十一日丙戌,后此十七日,今并书之。)既至亳州,因上书自辩,几万余言。”(李焘,2004:3396)

  《宋史》卷二八三《列传第四十二》云:“章累上,即日诏竦归镇,竦亦自请还节。徙知亳州,改授吏部尚书。岁中,加资政殿学士。”(脱脱等,1985:9575)

  在亳州修儒学堂。有政声。

  赵宏恩《(乾隆)江南通志》卷八九云:“亳州儒学旧在州治东,唐故址也。宋庆历间,节度使夏竦重修。”(赵宏恩,2006:719)李贤《明一统志》卷七云:“夏竦,……又知亳州,立保伍法,有政声,盗贼不发,田里晏然。”(李贤,1983)

  庆历四年甲申(1044),六十岁

  二月二十四日,上《古文四声韵》。

  《玉海》卷四五云:“(庆历四年二月)二十四日,知亳州夏竦上新集《古文四声韵》。”

  四月,夏竦造为党论,指责欧阳修、范仲淹、杜衍等结党。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三七云:“四年四月,造为党论,目杜衍、范仲淹、欧阳修为党人。”(杨仲良,2006:657)《长编》卷一四八云:“仲淹等皆修素所厚善,修言事一意径行,略不以形迹嫌疑顾避。竦因与其党造为党论,目衍、仲淹及修为党人。”(李焘,2004:3580)

  六月,夏竦伪造书信,诬陷石介、富弼撰废立诏书。范仲淹宣抚陕西、河东,庆历新政失败。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三七云:“六月,伪作石介为富弼撰废立诏。”(杨仲良,2006:657)《长编》卷一五〇云:“先是,石介奏记于弼,责以行伊、周之事,夏竦怨介斥己,又欲因是倾弼等,乃使女奴阴习介书,久之习成,遂改伊、周曰伊、霍,而伪作介为弼撰废立诏草,飞语上闻。帝虽不信,而仲淹、弼始恐惧,不敢自安于朝,皆请出按西北边,未许。适有边奏,仲淹固请行,乃使宣抚陕西、河东。”(李焘,2004:3637)

  十二月十二日,竦为资政殿大学士。

  《长编》卷一五三云:“(十二月)癸卯,吏部尚书、知亳州夏竦为资政殿大学士。”(李焘,2004:3725)

  庆历五年乙酉(1045),六十一岁

  元月,竦拜节度使。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云:“庆历五年正月一日,见任两制以上官……节度使、中书门下平章事:军知陈州章得象,军知澶州王德用,军北军留守夏竦。”(司马光,2007:804)

  八月庚午,拜宣徽南院使、河阳三城节度使及判并州。

  《长编》卷一五七云:“(八月)庚午,资政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知亳州夏竦为宣徽南院使、河阳三城节度使、河东都部署、经略安抚使、判并州。”(李焘,2004:3798)

  十一月,孔直温谋叛,于其家得石介书,夏竦因诬石介诈死,诏访石介存亡。

  《长编》卷一五七云:“(十一月)辛卯,诏提点京东路刑狱司,体量太子中允,直集贤院石介存亡以闻。先是,介受命通判濮州,归其家待次。是岁七月病卒。夏竦衔介甚,且欲倾富弼,会徐州狂人孔直温谋叛,搜其家得介书,竦因言介实不死,弼阴使入契丹谋起兵,弼为内应。执政入其言,故有是命,仍羁管介妻子于它州。”(李焘,2004:3805)

  庆历六年丙申(1046),六十二岁

  二月,竦判大名府。

  《长编》卷一五八云:“(二月癸丑)宣徽南院使、河阳三城节度使、判并州夏竦加同平章事、判大名府。”(李焘,2004:3820)《东都事略》卷五四所载同。

  庆历七年丁亥(1047),六十三岁

  三月,夏竦为枢密使。

  (《神道碑》:又明年,召公入为宰相,制下外廷矣,而议者诋公终不已,乃复以为枢密使,进爵英国公。仁宗亲作飞白“文行忠信”字及“乘险”字以赐之,且言:“为时谤伤者甚众,而朕独知卿也。”)

  《宋史》卷一一《本纪第十一》云:“(三月)乙未,贾昌朝罢,以陈执中为昭文馆大学士,夏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吴育为给事中归班,文彦博为枢密副使。罢出猎。丁酉,以夏竦为枢密使,文彦博参知政事,高若讷为枢密副使。”(脱脱等,1985:223)

  十二月戊申,竦封英国公。

  《长编》卷一六一云:“(十二月)戊申,加恩百官,枢密使王贻永封遂国公,夏竦英国公。”(李焘,2004:3892)

  庆历八年戊子(1048),六十四岁

  五月,罢竦枢密使,判河南府。

  《长编》卷一六四云:“(五月)辛酉,枢密使、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夏竦罢枢密使,判河南府。”(李焘,2004:3951)《宋会要辑稿》之《职官七八》云:“八年五月二十四日,枢密使、河阳三郡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夏竦罢枢密使,判河阳府。”(徐松,2014:5198)

  皇祐元年己丑(1049),六十五岁

  七月,竦兼侍中。

  《神道碑》云:“皇祐元年,加兼侍中,赴三城。”《长编》卷一六七云:“(七月)壬寅,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夏竦兼侍中。”(李焘,2004:4006)

  八月丙子,告假寻医。

  《长编》卷一六七云:“(八月)丙子,前判河阳、武宁节度使、兼侍中夏竦言:‘已离本任,就长假于东京,寻求医药,救疗残生,直至致仕已来,除寻求医药外,更不敢有纤毫希望干烦朝廷。’从之。”(李焘,2004:4010)

  皇祐二年庚寅(1050),六十六岁

  十月,封郑国公。

  《长编》卷一六九云:“冬十月丙辰,……河阳三城节度使、兼侍中英国公夏竦为武宁节度使,进封郑国公。”(李焘,2004:4062)


  
  皇祐三年辛卯(1051),六十七岁
  九月十六日,夏竦卒,赠太师中书令。
  《神道碑》云:“(皇祐三年秋)以薨闻。乘舆临其丧,视公形容槁瘁,嗟悼者久之。赠太师中书令,谥曰文庄。”《宋会要辑稿》之《礼四一》“亲临宗戚大臣丧”云:“武宁军节度使、兼侍中夏竦,皇祐三年九月十六日。”(徐松,2014:1633)
  初谥文献、文正,因王洙、司马光、刘敞反对,定谥文庄。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卷一三:“皇祐三年秋,议赐竦谥曰‘文献’,知制诰王洙当行制,封还其目,曰:‘臣下不当与僖祖同谥。’遂改曰‘文正’。同知礼院司马光言:‘谥之美者,极于“文正”,竦何人乃得此谥?’考功刘敞言:‘谥者,有司之事也。竦奸邪,而陛下谥之以正,不应法,且侵臣官。’光疏再上,敞疏三上,乃诏更谥曰‘文庄’。”(陈均,2006:307)
  宋仁宗皇祐五年癸巳(1053)
  七月,竦葬于许州(今河南许昌市),诏王珪为其撰墓志铭【注:王珪《夏竦神道碑》并非撰写于皇祐五年】。
  《神道碑》云:“五年七月辛酉,葬公于许州阳翟县三封乡洪长之原。既葬,有诏史臣珪、论次公之世系,与夫行事,以刻其墓碑。”
  《神道碑》:公自以材器高,未尝过许人,故士大夫遥生惮疑,而少已附者。公居亦防畏,不敢以贵执自安也。臣珪伏思先帝临御之日久,其选用材贤,可谓至矣。公始以文学辅东宫,及帝躬亲政事,屡倚以为宰臣,惜其数离谗呰,卒不从容庙堂,与图太平之功,非命也耶?
  谭新红.夏竦年谱新编[J].中文论坛,2018,(02):180-199.
  参考文献
  (宋)陈均(2006):《皇朝编年纲目备要》,许沛藻、金圆、顾吉辰、孙菊园点校,中华书局。
  (宋)陈振孙(1987):《直斋书录解题》,徐小蛮、顾美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程俱(2000):《麟台故事》,张富祥校证,中华书局。
  (宋)洪遵(1983):《翰苑群书》,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宋)李心传(2000):《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徐规点校,中华书局。
  (宋)李焘(2004):《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中华书局。
  (宋)林表民(1983):《赤城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5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宋)司马光(2007):《涑水记闻》,载《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宋敏求(1936):《春明退朝录》,载《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
  (宋)宋祁(2003):《宋景文公笔记》,载《全宋笔记》第1编第5册,大象出版社。
  (宋)王辟之(2007):《渑水燕谈录》,载《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王象之(1992):《舆地纪胜》,中华书局。
  (宋)王应麟(1987):《玉海》,上海书店、江苏古籍出版社。
  (宋)王应麟 (2016):《玉海》,广陵书社。
  (宋)魏泰(2007):《东轩笔录》,载《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徐自明(1986):《宋宰辅编年录校补》,王瑞来校补,中华书局。
  (宋)杨仲良(2006):《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李之亮校点,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宋)岳珂(2016):《愧郯录》,中华书局。    (宋)曾巩(2012):《隆平集校证》,王瑞来校证,中华书局。
  (宋)祝穆(2003):《方舆胜览》,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
  (元)脱脱等(1985):《宋史》,中华书局。
  (明)李贤(1983):《明一统志》,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2—47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清)徐松(2014):《宋会要辑稿》,刘琳等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张英(1983):《渊鉴类函》,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82—99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清)赵宏恩(2006):《(乾隆)江南通志》,载《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72册,商务印书馆。
  孙刚(2014):“夏竦年谱简编”,《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5期。
  汪圣铎(2016):《宋史全文》,中华书局。
  曾枣庄、刘琳(2006a):《全宋文》第17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曾枣庄、刘琳 (2006b):《全宋文》第53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曾枣庄、刘琳 (2006c):《全宋文》第16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