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有趣且重要的一部分。

简单来说,它们就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在日常对话中是经常使用的语言,因此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



俗语的来源多种多样,绝大部分是来源于古人在日常社会生活经验,包括人际交往、劳动生产、气候现象等。

我们通过一句句俗语,可以了解到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

例如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这句俗语中,就能领略一番中国传统酒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智慧和礼节。

这句是大家常用俗语之一,比如家庭聚会、朋友聚餐或者一些庆祝活动,都会听到它,可很多人并不了解为什么要过三巡、五味?今天咱们就来说道说道。



先来说说 “酒过三巡”。

“巡” 这个字本义指视察,巡行。在古代酒桌上,有钱人家喝酒的时候,会有专门的人伺候,连倒酒都不需要自己动手,旁边有人拿着酒壶,依次给在座的客人倒酒,就像巡逻一样,转一圈就叫一巡。

因此“三巡”,其实就是倒了三圈酒,过了三巡就是喝了三次酒的意思。

一般来说,第一巡酒,是大家刚刚开始喝酒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家还比较拘谨,一般是主人给大家祝酒,主要是为了开场,活跃一下气氛。

到了第二巡酒,大家就稍微放开一点了,这期间大家相互敬酒喝酒,变得开始畅所欲言,笑声也更加爽朗,气氛逐渐变热烈。

而到了第三巡酒呢,大家已经喝得比较尽兴了,从社交的角度来说,这是酒桌上气氛最融洽的时候,大家都沉浸在这种欢乐的氛围中。



凡事过犹不及,饮酒更是如此,因此古人讲究“饮不过三爵,过则违礼”

《礼记》中就有言“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则坐”,也是说饮酒不能过量,“三爵”是最为恰当,多了就容易出丑。

因此“酒过三巡”,就是表明大家你来我往都喝了不少酒了,状态已经差不多了。

接下来咱们再讲讲 “菜过五味”。

“五味” 指的是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基本的味道。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这五味是非常重要的。

而众口难调,宴席上主人家为了照顾到每个人的口味,会让菜的味道有所不同,最起码这五种味道的菜会准备,以至于不会让客人没有能吃的菜。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五味”是指五道好吃的菜,代指美味佳肴。

可无论是哪种说法,上“五味”菜,都很好的表现了中国人的热情的待客之道,尊重每一位客人,要让客人吃好吃满意。

“菜过五味” 意味着各种口味的菜肴都已经上过桌了,说明这顿饭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连起来其实就是表示了饮食有度的中国酒桌礼节文化。

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是恰恰好的状态,人们往往有事也会更加坦诚地交流,商量或者决定,没事也能不麻烦别人自己回家。

要不然李白和朋友“一杯一杯复一杯”三巡之后,会告诉好友说“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意思就是差不多了,你该回家回家,明天还想来你再过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这句俗语,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吃饭喝酒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中国人的社交礼仪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人对平衡和和谐的追求。

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享受愉快的社交氛围。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点,那大家关于“酒过三巡和菜过五味”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