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虎遵会 实习生李晴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仁兴镇白龙井村,土陶非遗传承人李祖和用一双巧手,让泥土在烈焰中涅槃重生。53岁的他,与土陶相伴半生,见证了土陶艺术的辉煌与落寞,也亲历了乡村的沧桑巨变。

追溯起源,李祖和的家族与土陶结缘已有五六辈人。而他的土陶生涯,则是一场与时间竞速的漫长旅程。15岁时,他便踏上了与泥巴为伍的道路,制作的土陶种类繁多,腌菜罐、酒壶、灯台、坛子等数十种作品出自他手。


李祖和制作的土陶。李晴摄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月收入近千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然而,随着市场变迁和机械化的冲击,土陶市场日渐萎缩,制作土陶也越来越艰难。2014年,李祖和不得不忍痛放下了这份他深爱的事业。

“从挖泥巴到成品,整整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李祖和感慨道。制作土陶是一个繁琐而复杂的过程,包括挖泥、晒泥、揉泥、上釉、烧制等十多道工序。

“一窑能烧成三四百件成品,却需要两吨半的柴火,成本高达2000多元。而制作土陶所需的泥巴,还需去山上反复选土、挖土,釉料也需从外地购进,劳动成本巨大。”李祖和回忆,2014年时,一窑土陶只能卖到六七千元,相较于投入的劳动和时间成本,这样的收入显得微不足道。

李祖和有两个儿子,都在外务工,大儿子在浙江,小儿子在昆明安宁。当被问及孩子是否会继承这门技艺时,李祖和遗憾地摇了摇头:“没有市场就没人学了。”

两个孩子并没有继承他的手艺。“做土陶没有统一的标准,传承主要靠口述和悟性,确实很难。”李祖和无奈地说,但他对土陶的热爱却丝毫未减,每当镇上有文化展示活动,他都会带着土陶机去展览,虽然不再出售土陶,但他依然享受展示这门技艺的过程。


李祖和制作的土陶。人民网记者 虎遵会摄

除了是土陶非遗传承人,李祖和现在家里还种植着烤烟、萝卜等作物,同时兼做木匠活。谈及烤烟种植,李祖和表示,烤烟一直都有栽种,2014年以后种得更多了,因为以前做土陶的收益更好。“种烤烟没有做土陶难,土陶难做但我喜欢,种烤烟养家,做土陶养性。”李祖和笑着说。

作为一名木匠,李祖和从18岁开始自学木匠技艺,一年四季都在忙碌着做木活,以前大都以棺材制作为主,但随着殡葬改革的推进,他现在转而制作畜圈门、灶门、柜子等,以维持家里的生计。

在仁兴镇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李祖和的故事是无数小人物奋斗的真实写照。他们默默无闻,却构成了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石。他们对传统的坚守,如同薪火相传的火种,点燃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