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虎遵会 实习生余丽莎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白路镇,一片片翠绿的青豌豆田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这个曾经因地势险峻、交通不便而经济发展受限的山区乡镇,如今却因“烤烟+青豌豆”的融合发展模式焕发出了生机。

白路镇凭借其独特的地形地势和气候优势,探索出了一条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全镇海拔跨度大,最高处达2646米,最低处也有1460米,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这样的高山冷凉气候为种植青豌豆、南瓜、无筋豆、甘蓝等高山特色经济作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其中,烤烟、青豌豆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今年,全镇青豌豆种植面积达21000亩,亩产量在500—800公斤,预计总产值将达到6000万元。


毕家村村民收获青豌豆。余丽莎摄

近年来,每到烤烟采收结束,白路镇的村民便充分利用空闲土地种植青豌豆。这种种植方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青豌豆能够吸收烤烟剩余的土壤肥力,减少施肥量,同时改善土壤环境。

岔河村委会阿宗立小村的张志军是种植烤烟的老行家。他家从父辈开始种植烤烟,至今已有30多年。今年,他种植了37亩烤烟,收入近25万元。

近几年,张志军尝试在烤烟采收后种植青豌豆,今年,他种植的青豌豆预计能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

2022年,种植经验丰富的张志军负责管理村里70户、1469人的烤烟种植工作。他积极指导农户种植烤烟,并带动了许多村民采用“烤烟+青豌豆”的融合发展模式,增加了收入。

毕家村委会阿拉柞大村的苏小龙也采用了这种融合发展模式。他家今年种植了20多亩青豌豆,每天能收250公斤左右。如今,靠着这种种植模式,苏小龙一家不仅购置了一辆小轿车,还新盖了一栋两层的房子。

毕家村全村352户中就有290户种植青豌豆,种植面积达21000亩。毕家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黄科菊介绍:“烟后种植青豌豆,极大地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人均豌豆年收入达到了2.98万元。如今,村子每户人家的轿车拥有率达到了90%以上。”

白路镇的这一发展模式,是当地政府和农民共同努力、作用的结果。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农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最终找到了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产业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还增强了他们对土地的依恋和对农业的热爱,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烤烟+青豌豆”融合发展模式的深入推广和应用,白路镇的农业产业将更加多元化、更加稳健。这种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为白路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也为其他山区乡镇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