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鸟落在哗啦,叽叽喳喳说着话呀。你说这棒真奇妙呀,一转就响乐开花呀……”这首欢快的民谣,唱的是木旋玩具哗啦棒槌。在物资贫乏的年代,它是苏北、鲁南地区无数孩童最宝贝的“伙伴”。
木旋玩具。
“银杏木、杨柳木做木旋玩具再好不过了。”樊继美边说,边拿出一块大小合适的木材,将木头稳稳地固定在车床上,启动开关,车床飞速旋转,他操控着刀具,动作娴熟麻利。两三分钟后,一个哗啦棒槌的雏形就做好了。
樊继美制作木旋玩具,动作娴熟麻利。
76岁的樊继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郯城木旋玩具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出生在郯城港上镇樊埝后村的一个木旋玩具制作世家,十三四岁时就掌握了这门技艺的精髓。
回想起早年时光,樊继美感慨万千:“早年条件艰苦,没有电,车床全靠脚蹬。”在人均仅有半亩多地的村子里,木制品制作手艺成为村民农闲时的主要生计来源。制作的货品有菜刀把、擀面杖等实用性白货物件,而充满童趣的燕车、哗啦棒槌、火车头等玩具,则属于红货。
20世纪80年代,一个外贸订单的契机,让木旋玩具迎来了命运的转折。临沂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带着胡桃人样式找到了樊继美,尝试合作。凭借着精湛的技艺,他很快做出了样品。产品外型精美,车工精细,可在颜料环节出了问题,颜料颜色与客户要求相差甚远。为了找到合适的颜料,樊继美穿梭于各个染料市场,最终找到了符合要求的水性颜料。不仅如此,他还将普通刷子换成羊毛刷,有效解决了干燥速度与上色效率的问题。“当时做了六个样品,给客户发过去两个,反馈特别好。”樊继美说。
樊继美在制作木旋玩具。
自此,木旋玩具踏上了外贸之路。上世纪90年代初,木旋玩具销售迎来巅峰。“家家车床响,户户彩绘忙。” 便是当时樊埝后村的写照,甚至带动了全镇掀起木制品加工热潮。
然而,进入21世纪,电动玩具异军突起,新奇的玩法和丰富的功能迅速占领市场,给传统木旋玩具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村里年轻人见状,纷纷转行,投身白货生产。
但樊继美仍坚守木旋玩具制作。“我打小就接触这手艺,早有了感情。它不只是个谋生手段,更是文化的象征,我不能让它在我手里断了传承。”只要身体吃得消,樊继美一天能在工作室忙十几个小时。
在樊继美心里,每一款木旋玩具,都蕴藏着一段独特的故事。它们有的源自歌曲民谣,有的源于神话故事,还有的取材历史典故等。“郯城有马陵古道,战国时期魏国伐齐战争途径这里。燕车就来源于这个典故,它有着‘脚打鼓,手敲锣’的独特构造,寓意着‘助君威’。孩子们在玩燕车的时候,既能了解历史文化,又能在玩耍中收获快乐。这就是木旋玩具独一无二的价值。”他的话语里,满是对木旋玩具的骄傲与热爱。
樊继美向记者讲述燕车的故事。
近年来,樊继美紧跟时代步伐,依据大众喜好,融合地域特色,创新推出了西游记系列、八仙过海系列、沂蒙风情人物系列等产品。木旋玩具销售逐渐回暖,在市场和庙会上频繁出现。承载着一代人童年欢乐的虎头槌、小手刀、燕车、陀螺等玩具,成为消费者眼中的稀罕物件。
近年来,樊继美紧创新推出了许多产品。
40岁的市级非遗技艺传承人樊世伟,同父亲一样,自幼沉浸在木旋玩具的制作氛围里。面对种种困境,他没有墨守成规,而是积极创新,从产品包装入手,融入现代审美与地域文化元素,提升产品的整体档次,使其不仅是一件玩具,还是文化潮玩,成为可馈赠亲友的特色礼品。
樊世伟正在制作虎头棒槌。
樊世伟还将目光投向教育领域,发展研学基地,让更多人走进木旋玩具的世界,近距离感受制作工艺的精妙,了解背后的传统文化故事。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刘雯 通讯员 王欣 宋颖 张振)木旋玩具:一曲民谣唤醒的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