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5日,铁路莘庄站正式开通。很快,“人从众”的莘庄站,与金山铁路、上海南站接连冲上热搜。有专家分析指出,铁路莘庄站的启用,让“上海的莘庄”跃升为“长三角的莘庄”,开启了莘庄主城副中心对外辐射的新路径。
的确,着眼未来,今后莘庄半小时到一小时交通圈,不再只能到人民广场、虹桥、“大零号湾”、松江等地区,而是可以增加到金山滨海地区、枫泾、嘉善、平湖、嘉定、太仓等地,深度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南向与北向拓展带进发,并有更多对外延展的可能。莘庄将成为上海对外与市内交通、要素转换的新节点。
然而,当下的体验感不容忽视,有人说“非必要不去莘庄了”。铁路莘庄站开通后,金山铁路乘客感到诸多不便,站点本身也面临了巨大压力。“站内挤爆了,恍如春运提前”“换乘用了20分钟”“早高峰班次减少,通勤不便”……各类吐槽不断。闵行区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也对整个莘庄枢纽的交通拥堵、区域环境提出了不少问题和建议。
有人说,莘庄的春天已经过去了,有人说,莘庄的春天还未到。记者认为,从“上海的莘庄”到“长三角的莘庄”,急不得,眼前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
分流
莘庄,之所以能成为当年的上海“第一庄”,靠的是“流量”——交通带来的人流量。
上海地铁1号线是中国华东第一条地铁,也是上海轨道交通最为繁忙、最重要的大动脉。1997年,闵行以令人赞叹的远见和魄力,自掏腰包将地铁1号线成功延伸到莘庄,成为第一个通地铁的郊区,为自己导入了丰富的市区资源。
最早享受到轨道交通的便利,又正好赶上了上海人口大爆发时期,莘庄成为外地人到上海奋斗最早的落脚点。交通+产业+人口的叠加优势,让莘庄迅速崛起,成为楼市黄金10年里的外环“一哥”。
莘庄的流量,曾经在全市首屈一指。数据显示,早些年,早高峰7时到9时的时段,莘庄站一直是进站客流全网第一,后来,随着12号线、15号线的到来,莘庄客流才被分流了一部分,到2019年,泗泾超过莘庄变成全网第一。之后,9号线沿线的泗泾、九亭、佘山、曹路等站点纷纷排到了莘庄前面。
不过,如今,金山铁路一大半班次迁到莘庄站,其乘客大部分是要转地铁去市区方向的,莘庄地铁站在上班高峰期的人流激增。有人因此戏称,莘庄站承担起了“奉贤+金山+半个闵行”的进城通勤客流。
有人担忧,接下来,莘庄站的客流会不会超过9号线的泗泾站,再次成为“顶流”?抱怨无用,必须想方设法化解当下难题:
一方面,在今年上海两会上,带着群众呼声,金山代表团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提升金山铁路公交化运营水平的建议》,提出了增加运营班次、优化新运行图、增加上海南站直达班次、完善金山铁路运营补贴机制等建议。
另一方面,闵行区交通委提示,莘庄站铁路叠加客流高峰主要集中在8时10分至8时30分,旅客可提前错峰出行。考虑到早高峰大客流将成为常态,闵行将完善通道内客流组织,在换乘通道内设置铁马对进站及出站客流进行分流;在客流到达高峰期间采取临时措施,设立换乘地铁蓄客区,通过铁马设置蛇形通道进行限流;完善指示标志引导客流,加派志愿者及执法人员,维持客流秩序。
此外,闵行区交通委也积极协调网约车平台,全力保障莘庄站周边运力,同时组织共享单车企业对周边共享单车进行有序清运管理。
更多人则寄望于预计2027年底开通的嘉闵线,认为“目前,能缓解莘庄站客流压力的,只有在建的嘉闵线了”。
据了解,未来,嘉闵线将在莘庄设立两大站点——七莘路站、莘建东路站。一南一北纵贯莘庄,将补足这里从未有南北向轨交前往虹桥枢纽的短板。届时,莘庄站的人流量有望靠嘉闵线得到分流。
组合
所以,莘庄要真正发挥“枢纽”优势,不能只局限于莘庄站一个车站,还要通过优化“组合”来实现。
对此,专注区域发展研究的自媒体号“天袁地访”提出建议,必须放眼周边500米范围内的其他站点,形成枢纽组,让莘建路站+既有莘庄站+金山铁路莘庄站实现“1+1+1>3”。如此,这三个站点之间的客流互通就显得十分必要。
2025年闵行两会期间,莘庄代表团向区政府提交了一份《关于莘庄上盖枢纽核心区城市更新的建议》指出,莘庄枢纽作为交通要塞,轨交1号线、轨交5号线、金山铁路、嘉闵线未来都将在这里实现换乘,公交、非机动车、出租网约车在这里停车落客,附近还有商业办公综合体和居民区,人流高度集中,形成了复杂的交通网络。目前,莘庄轨交换乘尚未完全打通,铁路莘庄站与地铁莘庄站可通过莘庄城市综合体上盖平台实现换乘,但地铁莘庄站与正在建设中的嘉闵线莘建东路站之间还缺乏有效连接,导致交通流线被割裂。
因此,莘庄代表团建议,科学合理地布局交通设施,例如通过设置嘉闵线与莘庄站、天荟与仲盛的连通道,实现人车分流,提升区域通行效能,缓解交通压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在枢纽周边合理规划并建设更多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包括绿化用地下停车场、立体停车场等,创新管理手段,实现区域品质的整体提升。
另外,多年来,由于地铁、铁路、高架和河道的阻隔,莘庄区域断头路较多,割裂感也很强,加剧了莘庄的交通不便和拥堵。为此,闵行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和工程,全面优化莘庄枢纽的交通组织体系。
其中,备受关注的S4入城段抬升工程正在加快建设,银都路越江隧道刚刚开通,它们都将助力改善莘庄立交的拥堵情况。最近,被称作“莘庄三大肠梗阻”之一的中春路跨淀浦河桥也有了新进展,其改建工程公示受到关注。同时,当地对莘松路拥堵、报春路U字形两大“肠梗阻”也一直在寻求方法进行化解。
突围
未来,随着地铁莘庄站、铁路莘庄站、嘉闵线“组合”全面启用,整个莘庄站的日上下客流将达到35万人次,莘庄有望重回巅峰,成为上海南部城市中心及上海主城区服务长三角的西南城市客厅。
特别是对外方面,从莘庄综合交通枢纽出发,依托金山铁路可以抵达杭州湾北岸区域;依托沪杭、沪苏湖的股道,可以快速抵达上海松江、苏州南、杭州西、芜湖等方向。嘉闵线开通后,从莘庄站西侧几百米处的莘建东路站出发,则可以方便抵达虹桥枢纽、嘉定、太仓而后接轨苏锡常地区,最终实现“可浙可苏”。
但是,很长一段时期里,从莘庄站一出站就是“城郊接合部”的既视感,旅客进一步深入还会发现,除了开车堵、停车难,这里老旧小区众多,没有高星级酒店,没有三甲医院……这不禁让人想问,今后,莘庄能担得起“长三角的莘庄”这个门户角色吗?这不只是交通突围的问题。
一句话,在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上,莘庄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如今,经历一场漫长的能量积蓄,大型城市综合体TODTOWN天荟渐渐成型,初步呈现出崭新气派的面貌,今后将承担起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多重使命。但眼下,莘庄上盖枢纽区域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部分地块品质亟待提升、交通条件复杂以及环境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代表团建议从莘庄主城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出发,综合考量,科学规划上盖核心区的近期实施计划与远期发展前景。不仅要提升“公园城市”品质和功能,聚焦母亲林、珠城路三角绿化、莘城公园等大型绿地,提高景观品质、打造多功能公共空间,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区域公共绿化品质,建设功能复合型市政设施。这一建议,不仅关注了城市功能的提升和环境的优化,也体现了对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视。
在12号线七莘路站,悄然崛起的莘庄商务区,让人们看到了莘庄的新气象、新可能。在那里,春申湖绿波荡漾,绿树纵横成行,维璟印象城矗立在旁,周边已吸引众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入驻,旭辉·莘庄中心、西子国际中心、中铁·诺德国际中心、大虹桥国际等高楼耸立,一派生态宜居、产城融合的景象。
同时,老街片区更新也值得关注。去年起,莘庄针对老街片区整体更新开展了多轮规划研究,并引进了多家投资主体和设计院参与。目前,正在围绕莘建路、莘浜路“四纵两横”区域开展一期概念方案设计,涉及道路、景观、基础设施、文化提升及重点地块,将尽快形成更新方案……
作为上海九大城市副中心之一,莘庄值得更好,正如其2035目标所描绘的——“更加开放的枢纽经济副中心、更高质量的创新经济副中心、更有温度的功能品质副中心、更加绿色的生态宜居副中心”。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黄勇娣
微信编辑: 皮小姐
校对:安通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