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学”(10)
接着学——马上要触及儒学的内核了。来看一段文字: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孔子学生子夏的一段话。为什么说它“触及儒学的内核”呢?因为这段文字,说的是伦理纲常;而孔子强调的“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正是伦理纲常。
长期以来,这也是儒家受人攻击最多的地方;尤其在人们需要打破秩序的时候,对它的攻击就越剧烈。
老套路,先解释一下这段文字。
“贤贤易色”——非常典型的文言文用法:第一个“贤”是动词,第二个是名词,意思是“以贤人之贤为贤”,用人话来说,就是“把贤人的尊贵品德作为值得自己吸取的内容”。类似用法的还有《大学》中的“明明德”,即“以明德为明”,“光大(弘扬)那些光明的德行”。
易,就是交换、改变。色,美色。“贤贤易色”,字面意思是“用以贤人之贤,来交换以美色为贤的态度”,讲人话,意思就是:把重视美色的心态,改为重视贤德的心态。
与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含义类似。
这四个字的后面,分别谈到对父母、对君主、对朋友的关系,所以不少人认为,“贤贤易色”谈的是对妻子的态度。
如此,子夏这段话的意思便是:
娶妻重视品德,不重容貌;对爹娘能竭尽全力;对君主敢于奉献;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便没怎么读书,我也可以说他算是学习过了。
从夫妻之间的小家,拓展到与父母的大家,乃至国君、朋友之间,这段文字的纲常伦理色彩较为明显。
后来的“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更让儒家遭受诸多批评。
事实上,儒家强调的是对等统一性,君有君的样子,臣有臣的样子,才会形成稳定的社会形态。如果“君不君”,则允许“臣不臣”,所以在孟子那里,周武王伐商纣,并非谋逆,而是讨伐“独夫”。
纲常伦理,意味着稳定性和秩序感。儒家的终极追求,无论孔子的“天下大同”,还是礼治社会,都是在追求秩序感。
失去了秩序感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看看当下的中东、俄乌,一目了然。
追求外在世界秩序感的起点在哪里?是内心的秩序感。
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从内心做起,一步步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
纠结的时候,无序的时候,我们常说,“内心一团乱麻”。心乱了,慎独就难,修身就做不到。
把“一团乱麻”除掉,追求内心世界秩序感,是修身的第一步。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抬头看天,低头走路,去寻求外在世界的秩序感。
内心缺乏秩序感,又如何去追求外在世界的秩序感?所以要“贤贤”,要见贤思齐,去提高自己、升华内心。
外在世界的秩序感,始于夫妻,起于父母,延续于朋友、同事、上级;源于家庭,立于社区,传导于社会、国家乃至世界。
当这种内在追求与外在追求相统一的时候,你就是大儒。
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秩序感的和谐统一,可谓儒家的终极追求。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中国历史超好看(6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3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