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越战,高干子弟上前线镀金,有的甚至动用特权上战场,此事竟然在当时蔚然成风。
20多万解放军,其中有不少人都是高干子弟,这种怪象在当时屡见不鲜,时间一久,就有人表示:
为了镀金,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这群高干子弟到底是怎样镀金的?又有哪些干部子弟上了前线?
点个关注,一起揭秘参战的高干子弟。
一 前线镀金
1979年新年之际,越南在我国边境寻衅滋事,不打招呼直接越过边境线,还试图往我国领土插一面越南国旗。
更有甚者,越南还率先开枪,打伤了我国不少边民,那时候越南有苏联援助,根本没把我国放在眼里。
殊不知,我国也不是好惹的,1979年2月,解放军往西南地区大集结,20多万解放军进入中越边境。
和以往的战争不同的是,抗战、解放战争中,参战的士兵大多都是农家子弟,可越战就不一样了,20万大军里,上千名指挥干部,剩下的还有上千名干部子弟。
要么是司令员的后代,要么就是参谋的子女,还有的是师长的儿子,这群高官子弟,原本应该在后方享福,但不知道怎么搞的,竟然全都上了前线。
按照军规来,就算进入部队,这群高干子弟也只能在后勤部队,根本不可能到前线作战,可他们偏偏利用特权,冲到了最前线。
等到越战结束后,这些干部子弟全都被“加官进爵”,有的被授予二等功,有的则被授予一等功,战场上的功勋可不好拿,为什么这些干部子弟一去就斩获一等功?
时间一久,流言也甚嚣尘上,一些外国专家扬言:
干部子弟是走后门才上的战场。
还有一些反华分子,公然发帖表示:
干部子弟全部被送去前线镀金,此事蔚然成风。
流言越来越多,这批上战场的高干子弟遭到了很多诟病,可事实真是这样吗?他们到底是怎样镀金的?
举个例子,曹从连,他是解放军中的老干部,50军149师446团的团长,十几岁的干起了革命,参加过淮海战役,对越自卫战期间,他也是部队中的干部。
曹从连有个儿子,叫做曹辉,18岁就被授予三等功,曹辉所在的部队是445团,也就是曹从连的战友所在的团,445团的团长是曹从连好友,曹辉也自然进入了445团的3营。
从分配上来说,曹辉的确是沾了父亲的光,可这就证明他是来镀金的吗?
答案是不可能的。
曹辉所在的部队,不是普通的部队,而是冲在最前面的尖刀连,他的对手是越军王牌部队316A师。
曹辉的任务更加艰巨,他需要登上坦克,给战友充当哨兵,当时的坦克还比较落后,视野只有180度,无法全方位侦查战况,这时候就需要搭载4名战友,挂在坦克外面,随时为坦克内的战友汇报战况。
而曹辉,就是这4人之一,坦克行驶在战场上,无疑是最显眼的靶子,坦克内的人很难被火力覆盖,坦克外部的战士,就成了最容易击中的活靶子。
在开战前,曹辉还和父亲曹从连见了一面,父子俩相视一笑,随即便奔赴战场,没人能想到,这就是父子俩的最后一面。
曹辉刚上坦克,后脚便被越军扫射,他的胸部腿部全都被打成了筛子,而这一幕,正好被曹从连看见。
整个越战期间,149师只牺牲了429人,人数不多,可其中就包括曹辉,曹辉牺牲时,年仅18岁,他本该拥有大好前程,如果不是他执意要上战场,他根本不可能在此牺牲。
父亲是部队高官,如果他不去前线,他的人生该是一片坦途,但在家国面前,曹辉一心要去前线效力,还拼命争取到了尖刀连的位置,这一争取,在别人看来成了镀金,殊不知,这是曹辉对祖国献上的最沉重的敬礼。
在越战中牺牲的干部子弟,还不止曹辉一个,甚至还有师长的儿子牺牲,他们分别是谁?这难道也是所谓的镀金?
二 师长之子
与其说是镀金,不如说是为国捐躯。
446团的团长曹从连,把他儿子安排到了尖刀连,下场就是儿子曹辉当场壮烈牺牲,年仅18岁,战后他被追授三等功。
由于战事紧急,曹从连甚至无法处理儿子的后事,曹辉只能被就地掩埋,在中越边境,竖起了一块丰碑。
35年后,年代的曹从连还带着老伴不远万里来到边境,只为看一看牺牲的儿子。
高官子弟也是亲生的,谁都是家里的一块宝,如果把这当做是镀金,谁愿意把儿子送到前线?谁又愿意让后代牺牲在战场上?
无独有偶,54军160师师长的儿子也是这样,吵着闹着要去前线“镀金”,这名师长是一位老革命,名叫张志信,早在1945年就加入抗联,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
张志信有个儿子叫做张力,将门虎子,张力从小就向父亲看齐,发誓要进入部队历练,在父亲的安排下,张力成功进入部队,经过好几年磨炼,张力也成了部队中的标兵。
等到了1979年,也就是越战打响的时候,张力已经被调到了机关工作,这一岗位,其实是远离战场的,处理的也大多都是细活。
一听说越战打响,父亲张志信还是师长,张力不乐意了,说什么也要上战场,他找到父亲,软磨硬泡要上战场,张志信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儿子的请求。
从流程来看,张力的确使用了特权,可他参战后被安排到了哪里呢?
应张力自己的要求,他要去前线参战,他所在的部队也就是前线的侦察部,这支队伍无疑是打头阵的,危机四伏。
许多人劝张力留在后方,可张力不听,一个养尊处优的高干子弟,就这样进入了前线。
开战10天后,张力就遭到了伏击,他全身是伤,在遥远的中越边境,医疗条件有限,他只能躺在战地上等待救援,由于伤势过重,张力还没等到卫生员,便牺牲在了战场上。
或许是预感到了自己的牺牲,在闭眼的前一刻,张力叫来了自己的战友,让他们给160师的师长张志信带一句话:
爸爸,儿子没有给你丢脸,不要悲伤,一定要照顾好母亲。
直到这时,战友们才知道,原来张力竟然是师长的儿子。
再看另一边的张志信,他忙着指挥战争,快收兵的时候,才得到儿子牺牲的消息,他甚至没有再见儿子一面。
更让人痛心的是,火力之下,运输张力的遗体难度过大,也无法就地掩埋,战友只能就地将其火化。
张志信唯一能留作纪念的,可能就是儿子张力的一张照片,张力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二等功,可对张志信而言,他宁愿不要这份荣誉,也不希望儿子战亡。
张力并不是越战中少数牺牲的高干子弟,在越战中,高干子弟的人数多得不像话,这是以往战争所没有的。
这群高干子弟到底为何参战,到底是为了镀金,还是为了报国?他们最后的下场又是怎样的?
三 副参谋之子
446团团长之子曹辉,18岁牺牲,追授三等功。
160师师长之子张力,牺牲后被追授二等功。
和这两个高干子弟一样,121师政委之子周伟,也主动请缨要上战场。
周伟的父亲在121师任职,为了避嫌,他没有去121师,而是去了123师的英雄团,英雄团是干什么的?
那是冲在最前面、牺牲率最高的团。
周伟深知英雄团的意义,但他丝毫没有犹豫,果不其然,开战仅仅4天,周伟就壮烈牺牲。
而他的父亲周开源,完全不知道这件事,一直到对越自卫战结束,周开源迟迟没有等来儿子凯旋,他这才意识到,儿子已经牺牲在了战场上。
战后,周伟被授予三等功,可再高的勋章,也无法换回这条年轻热忱的生命。
41军的副参谋长曲奎,是正师级的高官,他的儿子曲宁江,年纪轻轻就被安排到了前线,说好听点是“镀金”,实际上谁都知道,这一战,曲宁江危机四伏。
曲宁江被安排在121师,本来是普通连队,牺牲几率小很多,可他自己申请要执行殿后任务,负责保护战友撤退。
这一位置是极其危险的,战争刚打响,曲宁江就遭到了轰炸,年仅20岁,就牺牲在了战场上,隔壁担任指挥的曲奎,对此浑然不知。
战后曲宁江被授予一等功,当曲奎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他只说了一句话:
好样的,不愧是我曲奎的儿子。
谁又能知道,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向坚毅的曲奎,眼睛充血,热泪止不住地流。
可怜天下父母心,干部子弟的父母也是普通父母,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如果可以,他们宁愿不让孩子们上战场,可他们不能这样做,正因为在部队中任职,他们才更要以身作则。
而那些高干子弟,也完全没有养尊处优的坏习惯,为了报效国家,也为了给父亲争光,就算前路再艰险,他们也没有一句抱怨。
如果说曲奎失去了爱子,那么另一名副参谋——耿进福,则是一下子失去了两个儿子。
耿进福有两个孩子,耿军和耿晓康,两人是一对亲兄弟,出生在军人家庭,两兄弟从小就对部队十分向往,一同进入部队历练,越战打响的时候,两兄弟并不在参战部队中。
可两人硬是瞒着父亲,偷偷给自己报了名,随后两兄弟就跟随大军上了战场,兄弟俩既不在英雄团,也不在尖刀连,可这就意味着两人安全了吗?
这是不可能的。
面对越军包围,耿晓康主动断后,以此来换取其他战士突围的机会,对面的越军人数实在是太多了,重重火力之下,耿晓康壮烈牺牲。
作为耿晓康的好兄弟,耿军的情况更加危急,他们甚至连突围的机会都没有,在越军围困下,一度被逼到了悬崖边。
如果战败,物资都会被缴获,为了让物资不落入越军手中,耿军抱着装备,和战友一同跳下了悬崖。
兄弟俩就这样牺牲在了战场上,年纪不过才20岁出头,父亲耿进福知情后,一夜之间白了头发。
养了20多年的儿子,躲过了抗战,躲过了抗美援朝,唯独没有躲过对越自卫战,这位老父亲身为军中老干部,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
他们又何尝不是普通的父母?
在整个对越自卫战中,高干子女占据了绝大部分,这群干部子弟的牺牲率,往往比平常士兵高出一倍之多。
有人说他们训练不到位,到了战场上,不会随机应变,但实际上,这群子弟兵所处的部队,往往都是最危险的,面对的越军也是最多的,正是因为身份的特殊,他们才更要担负重任。
而这份重任实在是太沉重了,大部分参战的高干子弟,最后都牺牲在了中越边境。
如果说这也算是一种镀金,谁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去镀金?
如果光看他们取得的勋章,又有谁去关注他们拿命拼出来的胜利?
那些恶意中伤的外国军事专家,和那群极端的反华分子,从来看不到我军男儿的血性,只会以偏概全,只会抹黑这群热忱的战士们。
没有人天生就该去牺牲,也没有人天生肩负重任,是他们的坚毅勇敢,为我们赢来了数十年的和平,这不是镀金,这是英雄的自传,是人民子弟兵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