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咱们继续上一篇,讲商汤灭夏。商汤的祖上是契,契就是当年大禹治水成功后,被赐姓的三人之一。契被赐子姓,且确实是具备一定神性的人,相传“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玄鸟是帝俊族裔的图腾,龙是伏羲和女娲族裔的图腾,后来玄鸟也被称为凤,龙凤之好,就是形容伏羲和帝俊两兄弟的亲密关系。契的身上带着帝俊的血脉。
我在华夏神传的前面几卷讲过,九天玄女,嫦娥,西王母等都是帝俊一脉。虽然不是伏羲女娲炎黄子孙,但是神族血脉一样是存在的,所以理论上,其后人商汤自然有机会做天子,获得来自神界的权力。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只是吧,玄鸟一脉的人,性格总是少了伏羲的仁慈,多了帝俊的冷酷。后面商人的所作所为,确实也证实了这一点,也是让东皇太一非常遗憾和痛苦,不得不亲手组织灭杀。
咱们回头再说一下夏桀这边,现在的考古已经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就是当年的夏都“斟鄩”。根据文献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也就是说伊水和洛水枯竭,导致夏朝灭亡。为何?
根据二里头遗址出土的谷物判断,夏朝的主粮是水稻。据史料记载,夏桀时期,夏地遭遇了千年不遇的旱灾,长年的干旱导致夏朝缺少粮食,民不聊生。
二里头遗址
商汤抓住机会,要开始对夏朝发动总攻。而夏都周围还有三个鼎力支持自己的国家,分别是韦,顾和昆吾。
昆吾率先发难,讨伐商汤,让商汤吃了苦头。商汤自知不能只靠自己灭夏,于是举行了“景亳会盟”,打出“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的旗号,号召天下诸侯,共商灭夏大计。这就是商盟,也就是最早的民间联盟,商讨商议商量,商这个字带上了民间私会之意,由此而来。
因为过去都是天子找诸侯会盟,这是头一次民间自发组织搞会盟,商量的还是灭天子的事情,真的是“倒反天罡”。甚至就连商汤灭夏这件事,更是“倒反天罡”。因为是第一次民间用武力夺天子之位,可以说是为后面的乱世,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商女不知亡国恨,商人无情,无奸不商,商这个词确实是由此而成为了矛盾的所在。
景亳之命
由这个联盟,商汤联合了有施,有仍,有莘,薛,卞等诸侯国,组成了联盟,并将联军的指挥中心迁移到了今郑州一带。
迁移到这里非常有意义,因为支持夏的三国,韦在今郑州市区,顾在郑州西北,昆吾在新郑地带,这里是东西上下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之地,在这里可以出其不意,实施战术。
这里大概提一下,昆吾的遗址就是新郑望京楼夏代城址,顾国的遗址就是荥阳大师姑遗址。不要总跟着西方人的思路,认为夏朝没有切实的考古遗址可以证明。其实我们已经考古出非常多东西了,只是西方不愿意承认,想要把我们夏之前的历史断绝。
同时很多国内的“历史学家”积极响应西方,换取国际的种种奖项和声誉,以谋求升职出书,进一步毁灭华夏的历史,如此循环,学术界已然成了犹太的一言堂。我写下这些东西,没指望能够得到大范围的认可,同时也做好了被攻击甚至封禁的准备,但是我只是希望有人能多少有些感悟,能跳出西方给我们划定的思想牢笼。
西方伪史
商汤带着联军,先进攻韦,然后进攻顾,韦和顾难以抵挡大军的进攻,战败亡国。商汤转头开始进攻昆吾,这次昆吾也没能挡住联军,夏都岌岌可危。
眼看东面的商汤就要打上门来,夏桀纠集大军在东面的伊洛平原上部署,意图阻挡商汤大军。但是商汤得到了伊尹的帮助,反其道而行,向西进入登封,再沿着登封西北山间小路,绕过了大军的方向,出其不意从西面绕道来到斟鄩。
夏桀大惊失色,自知不敌,仓促放弃斟鄩逃跑,逃亡晋南安邑。这就是“未接刃而桀走”,商汤大胜,顺利占领斟鄩。
晋南是夏朝的重要统治势力范围,利于防守和休养生息。根据尚书的记载,“桀都安邑,在洛阳西北”,安邑是一个非常好的避难场所。但是商汤怎么会给夏桀留下机会,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虽然晋南周围山水环绕,但商汤会绕道啊。他绕道永济古渡口蒲坂,穿越陑山,入运城盆地,沿涑水河北上,好像天兵一样,再次突然出现在安邑的西北方。
夏桀心惊胆战,再次逃跑,带着残兵逃到鸣条,做最后的顽抗。终于决战开始,夏桀胆小,再次趁着战乱逃走,夏军大败。
商汤灭夏
夏桀后被商汤擒获,商汤并没有杀他,因为毕竟是天子,他这种起兵造反夺权也是第一次,不想把事情做绝。
于是夏桀虽然被擒,却趁机再次逃跑,“自安邑东入山,出太行东南涉河”,而商汤在后面也不急,“汤缓追之不迫”。夏桀不知道商汤在玩游戏,只是疲于奔命,最后一路跑到南巢,病死在那里。
可怜一代天子,竟然死得如此窝囊,身负天命,却没有堂堂正正打一场,只顾着逃命,国破家亡依然身死,真的让人叹息。
但是话说回来,商汤这么做的时候,他真的是理直气壮吗?我们可以看出,他知道自己得国不正,努力消除影响。因为他开了个坏头,他可以武力灭天子,日后自然别人也可以武力灭自己,至于后面的春秋战国,天子彻底成为了用战争来夺取的权柄,已经失去了那份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