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的纵深度,由创新力决定,而创新力来自“敬畏心”。

新茶饮月月有新品,年年出爆品。这样的节奏和工作强度,不得不对茶饮研发们肃然起敬。

毕竟,就是茶、奶、糖、水果和小料的组合,却几乎将土里长的、水里生的,老祖宗千百年来严选后的食材涵盖其中,“万物皆可茶饮”还真不是吹的。

不只是包罗万象,还要确保在重新排列组合风味后,能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实在不易!



更佩服的是,已然有了千种经典品类,但创新仍然不止。

就拿茶来说,中国六大茶类,目前被深度开发的仅限于绿茶、乌龙茶和红茶。白茶、黑茶和黄茶这三大茶类虽在我们这个行业中有应用,但离全面爆发还差一层“窗户纸”。

不过,有个好消息,仅占六大茶类总产量0.7%的“黄茶”,在去年有了重大突破。

01

茶的每一次突破

都建立在“驯服苦涩”的基础上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神农本草经》

这个“荼”,说的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茶。和咖啡一样,茶最初的功效是“疗效”,只是如今都演变成为了“精神良药”。

魏汉煮茶,唐朝煎茶,宋朝点茶,明清泡茶;发酵,杀青,干燥,萎凋,烘焙,窨花;绿茶85℃,乌龙茶90℃,红茶100℃……

从茶叶的制作工艺,到茶汤的制作工艺,再到水温的控制,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茶变得口有余香、回味甘甜,是从“不好喝”到“好喝”的蜕变。

这一点,也深刻体现在“黄茶”中。



皖西黄大茶,即使对于许多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茶饮研发人而言,都难免陌生。这个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以“闷黄”和“拉老火”工艺为标志,风味种带着“锅巴香”的小众茶叶,让我首次知晓其名是在七年前。

对其印象,就是尾端的风味类似柴火灶烹饪食物后残留的“烟火气”,其中还夹杂着一丝玄米与苦荞的气息。



焙火型的香气让我联想到,是否可以成为时下爆款“烤奶”的另一种形式。但当茶汤与奶底接触后才发现,皖西黄大茶独特的香气被奶味掩盖不少,只在尾端残存。而这一风味,对于当时早已习惯香甜型口感的奶茶主力消费群体而言,被认为“不太高级”,甚至有人感觉有点苦。

优点是独特,缺点是太独特,独特到能对它一见钟情的人寥寥无几。

但在去年,头部茶饮连锁品牌的新品“晴山栖谷”,以不俗的销量让这一现象有了极大改变。依稀记得是11月底,同事带着那杯新品给到我。初尝一口那股熟悉的“烟火气息”,瞬间涌入口腔,但陌生的是其风味贯穿于整杯饮品,尾端的谷物香也尤为突出。翻看其产品介绍,所用之茶正是皖西大黄茶。



惊讶的是风味与茶感的平衡,不解的是如何做到?

疑云在半个月后,我与茶立芳创始人江正南,近5个小时的聊天中,逐渐明朗。

02

茶饮用茶的创新

来自于供应链的极致打造

今天的皖西黄大茶,已不再是我七年前所接触的皖西黄大茶。

工艺而言,皖西黄大茶的核心是“闷黄”与“拉老火”,用现代制茶术语则翻译为发酵和烘焙。

皖西黄大茶是介于乌龙茶与绿茶之间,因其多了闷黄发酵工艺,其滋味比绿茶更为厚重。又因自带嫩梗与茶叶一起烘焙,其“烟火气”相较于乌龙茶更为独特与明显。也正是过于浓厚的“烟火气”这一特征,令不少人对皖西黄大茶难以接受。



新茶饮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承接传统的精华,又不限于止步于传统,从而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经典。

皖西大别山黄茶有三个分支,分别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主要区别在于所使用的鲜叶嫩度不同、闷黄程度不同、拉老火烘焙温度不同。风味上,黄芽茶更为清新;黄小茶香气清高、滋味醇厚;而皖西黄大茶则味道浓厚、有明显的焦香,同时兼有谷物气息。

江正南,出生在安徽大别山,是家里第六代制茶人。大别山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种茶历史有上千年,本地有“十农九茶”的说法——10个农民里一定有9个会种茶制茶。这里也正是皖西黄大茶的发源地,从创业伊始,这个大别山茶人就开始了“皖西黄大茶”走进新茶饮市场的践行。



长久以来,传统茶饮市场有一个较为片面的观念:只有春茶才是好茶。

于是,很多茶农做完春茶之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夏秋茶销路很难找,有的茶农低价抛售,有的则干脆放在地里不管了。在大别山,有茶农制茶时不小心掉片叶子在地上都会心痛,更别说夏秋茶这样的场景。

读到这里,千万别认为是“跑题”了,因为对皖西黄大茶认知的,就即将在大别山夏秋茶的销路拓展,与黄茶三大茶类风味的重塑中,悄悄发生改变。

我们先说风味。

如果,每一个茶饮连锁将糖、奶、水果的原料设为“定量”,想要改变饮品的口感与风味,只能从茶叶本身做优化,将其视为“变量”。

千百年来,黄茶体系有了成熟的分类标准,想要打破局面,只能改变认知。即对皖西黄大茶、黄小茶、黄芽茶的优缺点重新进行排列。



这就需要深入源头对鲜叶产地、采摘时间、鲜叶嫩度等实际性问题做比对与调研,并对闷黄和拉老火等关键工序做优化,开发出与茶饮连锁的“定量原料”以及想要实现的“风味画像”匹配的原料。

而上一段中,我所感知到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皖西黄大茶饮品”,就是经过一次次重新调整,方才得来。由于涉及其工厂核心技术,此处不做详细介绍。

再说说供应链。

虽然新茶饮产品体系重视差异性、区域特色,但同时也注重原料规模、稳定性以及成本优势。新茶饮茶叶的成本优势,其中就有对大量夏秋茶的使用,既对成本有了显著的降低,同时也让茶农收入得到提升。

但规模与稳定性,则来自于现代化技术的改良与产销数据的精密计算。



在决心将皖西黄大茶推向新茶饮市场的多年间,江正南回忆说,不少客户除了对“适口度”提出各种要求外,最为关心的就是产量。这也令其在每测试完一个皖西黄大茶的新配方后,还要对其不同产区的产量、鲜叶至工厂运输时间以及茶叶制作日产量做测算,目的就是确保一旦有客户“相中”,能及时核算出供应量和全年交期。

长期的实验与验证,茶立芳目前已能实现供往合作客户的皖西黄大茶,当天生产、包装、检测后,即刻送往其不同区域分仓,再配送至门店。

另据江正南透露,目前他们对于生产皖西黄大茶的鲜叶标准、闷黄时间、拉老火温度、茶叶成分检测、拼配方案等关键性的指标、参数、工艺进行了完整收集,并建立了强大的数据库。





根据新茶饮连锁不同的场景需求,黄茶也被重新分类,以适配轻乳茶、芝士茶、水果茶等不同冷饮、热饮品类所需的风味与茶感。

在很长一段时间,业内流传着“中国十万茶企比不过一个立顿”的说法。客观而言,是标准化、精细化程度以及品牌品类感知力弱的差距。

但当皖西黄大茶这一极为小众的茶叶,经过技术的改良、风味的重塑、以及供应链的极致打磨,从不易接受到多场景应用产品的开发,似乎又重现了新茶人“驯服苦涩”的这一历史性进阶场景。

这或许就是茶的魅力,不忘传承、不断创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