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底,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结束之际,身为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总干部管理部部长的罗荣桓却迟迟没有宣布众人离场。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在坐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就在这时,罗荣桓终于长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尹先炳的工作问题,一直没能解决,你们看看手里有没有合适的岗位让他来做吧”。

话音落下,会场仍旧鸦雀无声。

罗荣桓则用目光环视着众人,然而过了许久之后,依旧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表态。

要知道,自建国以来,罗荣桓便一直负责干部的任用工作。

而他口中的这个“尹先炳”是革命队伍里的老同志,现如今竟然连份工作都没有,而在坐的众人对此事竟漠不关心,实在令他极其恼火。



又过了一阵,罗荣桓终于按捺不住了,他猛地拍了拍桌子。

“既然你们不想用他,那就让他到我这里报到!”

尹先炳究竟是何许人也?罗荣桓为何对他的工作问题这么关心、以至于在如此重要的会议上提出来呢?

会议结束之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1915年,尹先炳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的一个贫苦农村。

和当时的大部分穷人家庭一样,自他记事起,就一直饱受悲惨命运的摧残。

尹先炳清楚地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父亲上山砍柴意外跌落山崖。

虽然那处山崖并不算高,但底部棱角分明的巨石还是让他跌得差点粉身碎骨。

等到父亲浑身血迹地回到家时,已经奄奄一息,还未来得及交代些什么便不省人事。

没有了父亲的庇护,年幼的尹先炳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



母子二人来到一户地主家中讨了份干杂活的差事,工钱虽然微薄,但好歹能够勉强对付温饱。

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衣着光鲜的地主却包藏祸心。

他见尹先炳的母亲虽然饱经风霜,但体态婀娜、风韵犹存,便心生歹念。

然而在两人争执的过程中,恼羞成怒的地主将尹先炳母亲打成重伤,最终不治身亡。



事发之后,地主认为尹先炳迟早是个祸端,于是便打算派两名打手暗中把他杀害。

好在那两名打手良心未泯,他们见尹先炳年纪尚小,只是重重地教训了他一番之后,便把他扔在了一处山沟里。

彼时尹先炳已经深陷昏迷,倘若任其躺在荒山野岭,要么冻死、要么被觅食的野兽吃掉。

好在这个时候,一支红军队伍从此经过,突然发现路边的山沟沟里竟躺着个人,随即将他救了出来。

等到尹先炳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躺在一处山洞中,身旁燃着一堆篝火。

就当他慢慢移动着目光时,突然传来一声尖叫。

“连长快来,那小伙子醒了!”



很快,一名中年男子闻讯赶了过来,他仔细地给尹先炳检查了一番伤口后,紧张的脸上才终于露出一抹笑意。

“小伙子,醒了就好,这大冷的天怎么躺在那里?身上的伤是怎么来的?”

起初,尹先炳还在疑惑对方的身份,然而听到这番问话,痛苦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止不住地哀嚎痛哭起来。

一边哭着,尹先炳一边诉说着自己的经历,红军连长听后也不由得心生同情,看他孤苦伶仃,便提议让他留在部队里。



对于这个提议,尹先炳当即答应了下来,并且恶狠狠地说道:“以后谁再敢欺负我,我就欺负回去”。

见他还放不下心中的恨意,连长本想开口劝说,但回想起他的悲惨经历,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毕竟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要想这个年轻人真正走出来,还需要时间来冲刷掉那些痛苦的回忆。

部队生活是极其劳累的,红军战士们除了要对付国民党反动派,空闲时间还要帮助老乡们干农活,这也让初来乍到的尹先炳难以忍受。



他曾不止一次地抱怨道:“以前我每天受地主的欺压,现如今还要帮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下地干活,连他们也学起地主的模样了”。

时间久了,这种抱怨的言辞传到了连长耳朵里,他当即找到尹先炳,耐着性子开导起来。

老乡们和那些地主恶霸不同,咱们虽然也帮助他们干活,但人家也会给咱们部队送粮食,这是军民鱼水情,可算不得压迫。

听到这番解释,尹先炳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从那之后,他再也不曾抱怨过,干起活来也更加卖力气,不仅跟着乡亲们收拾田地,还会主动帮大家修缮房屋。



每当得到老乡们的夸奖时,尹先炳心中总是暖洋洋的,他已经切身实地体会到了这种鱼水之情。

而在鄂豫皖根据地的五次反“围剿”战斗中,尹先炳也总是冲在最前面。

每当冲锋时,他总是高喊着口号,举起大刀便在敌军中横冲直撞。

敌人也十分畏惧这种不要命的打法,纷纷向后避让。

在一次战斗中,由于尹先炳冲得太靠前,被五名敌人团团围住。



如此千钧一发之际,他却表现得没有任何慌乱,左手握着半截长矛、右手举着大刀,和敌人对峙起来,哪一方都不敢轻举妄动。

僵持了一段时间后,站在尹先炳身后的那名敌人开始跃跃欲试,他举起刺刀猛地向前冲去,不偏不倚正好扎在尹先炳的后背上。

见有人开了头,其余四人也纷纷发起了进攻。

而陷入敌众我寡不利处境的尹先炳毫不慌张,他挥舞着大刀挡住几人的进攻后,左手向后一探,便握住了扎在后背上的刺刀,猛地一用力便将偷袭之人甩在了地上。



那五名敌人没有想到,受伤的尹先炳竟还如此勇猛,胆怯得不知如何是好。

也就是趁着敌人愣神的间隙,尹先炳挥舞着大刀猛地劈砍了几下,便将那几人全部解决掉了。

从这次战斗之后,尹先炳多了一个绰号“疯李逵”。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尹先炳先是在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担任代理团长,不久之后冀西游击队成立,他又奔赴冀西担任游击队副司令员。

那个时候,日本企图以华北作为向南侵略的大本营,开始疯狂地在此地屯兵,并准备不久之后南下。

得知这个消息,尹先炳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率领部队疾驰数十公里,来到了敌军南下的必经之地黑水河。



抵达预定地点之后,冀西游击队便遇到了第一股敌人。

那是由200多名日本兵组成的先头部队,虽然他们人数少了些,但各个武器精良、且都接受过严苛的战场训练,战斗力不容小觑。

尹先炳见敌人已经进入了射程范围,当即命令部队发起进攻。

枪声响起时,敌人只是慌乱了一瞬,便很快有序地组织起了反击,十几分钟过后甚至还想要对我军阵地发起进攻。

看着战场局势在短时间内就被敌人扭转,尹先炳额头上也渗出了汗珠。



他在心中也不由得暗叹,敌人果真是受过专业训练,绝非以往反动派部队能比。

眼见敌人越来越嚣张,尹先炳急得如热锅中的蚂蚁,如果让他们冲上阵地,搞不好游击队要全军覆没。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个好主意。

“快,把手榴弹全扔了小鬼子的卡车那!”

伴随着一声咆哮,战士们便把身上的手榴弹一股脑地朝敌人卡车扔了过去。

手榴弹爆炸之后,那几台卡车燃起了熊熊大火。



随着火势蔓延引燃了油箱,几声巨响过后,卡车被炸得只剩下残破的框架,而原本躲在车后的日本兵也引火烧身,只顾着扑灭身上的火焰,哪里还有余力抬枪射击。

就这样,冀西游击队在尹先炳的带领下首战告捷,歼敌二百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

战斗结束之后,身为129师师长的刘伯承对他大加赞扬,不仅发来了嘉奖电报,还在不久后新编第11旅成立时、向八路军总部推举他担任旅长。

解放战争中,尹先炳率部跟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宛如一柄钢刀直插敌人腹地,以减轻北方解放区的压力。



而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原本在贵州军区任副司令员的尹先炳多次向上级打申请,希望能够前往朝鲜战场。

在尹先炳的多次毛遂自荐下,组织上终于答应了这一请求,遂命令他率领第16军前往朝鲜参战。

在新的战场上,尹先炳率领部队屡建功勋,先是在半岛西海岸承担反空降、反登陆的作战任务,后来又参加了正面战线的防御作战任务、以及多次反击战役。

1953年7月,虽然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但由于连年的战火,朝鲜大部分地区已经化作废墟。



也正因如此,战争结束后志愿军部队并没有急着回国,而是留在那里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而尹先炳的第16军便是其中之一。

后来的开国授衔中,虽然尹先炳人在朝鲜,但念及他在革命年代的付出,还是授予了开国大校军衔。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军人,在和平年代竟然被“晾”在了一边。

1958年初,尹先炳跟随部队回国,却一直没能分配到工作,一连几个月只能赋闲在家中,这也让他的心情一度十分阴郁。



很快,这件事传到了罗荣桓的耳中。

那时候,罗荣桓负责的工作之一便是干部管理,所以当他得知尹先炳从朝鲜战场回国后竟一直没能安排工作,心中也是极为生气的。

于是,借着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六次会议的机会,罗荣桓提出了为尹先炳安排工作的事情。

然而等他话音落下,台下的众人却迟迟没有任何回应。

罗荣桓扫视了一圈,再也压制不住心头的怒火,猛地拍案说道:“既然你们不想用他,那就让他到我这里来报到!”



其实,也并非众人不愿为尹先炳安排职务,只是当时各支部队里的岗位早已满编。

一个萝卜一个坑嘛,要想将尹先炳收入麾下,就必须送走一个人给他挪位置,这实在是个棘手的问题。

所以,会上的众人才不敢轻易表态。

当尹先炳得知罗荣桓元帅亲自给自己安排工作,自然喜上眉梢。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了解放军总政治部。



而罗荣桓见到他之后,也是热情地上前迎接,寒暄过后把他安排到解放军政治学院院务部担任副部长。

尹先炳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竟能成为罗帅的直接下属,感动得热泪盈眶。

多年以后,尹先炳临近退休之际,还不忘对身旁的人说道:“我这辈子最感谢的就是罗帅,要不是他,我恐怕早就饿死了……”

1983年2月10日,尹先炳因病逝世,享年68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