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克守,1912年3月生于福建省福鼎县(今福鼎市)点头镇翁溪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家中有祖母和父母亲,仅靠2亩山田维持生计。叶克守4岁时,母亲病逝,10岁时为远房伯父放牛,16岁时祖母病逝,4年后父亲又病逝,全家只剩下他一人。为了生活,叶克守到纸坊做过手工,为别人当过挑夫。
1935年5 月,叶克守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同年8月转到闽东红军独立师,历任战士、班长、排长。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闽东北地区坚持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叶克守故居(图源网络)
1938年,叶克守随叶飞率领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北上抗日,任第三支队第六团排长、特务连连长。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叶克守任新四军第一师一团三营营长,新四军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台北独立团副团长。1942年底,任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江都独立团副团长,苏中军区第三军分区靖江独立团副团长,第五军分区丹北独立团团长。叶克守参加了开辟苏南、苏中抗日根据地和巩固发展苏中根据地斗争,参加郭村保卫战和黄桥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胜利后,叶克守任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四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九十七团团长,第三野战军十兵团二十九军八十七师参谋长,福建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苏中七战七捷和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战斗。在苏中战役的邵伯保卫战中,第四团前线指挥所堡顶被炸塌,叶克守双脚被埋在泥土中,仍沉着指挥第四团与敌反复拼杀。经过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终于以劣势兵力和装备,打垮国民党军轮番进攻,取得苏中战役第六战的胜利。战后,第四团受到华中军区通令嘉奖。
叶克守
新中国成立后,任福建第五(晋江)军分区司令员,领导了闽西剿匪斗争,亲率两个团剿灭了德化县的“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闽南军区”刘子宽、林青龙等部。1951年9月又组织、指挥部队和民兵围歼登陆内窜的海匪“泉州纵队”和“永安纵队”。1952年5月,叶克守任福安军分区司令员。1953年,国民党军企图窜犯闽浙边境。他率参谋人员,带上无线电台,徒步跋涉120余公里至福鼎县前岐设立前线指挥所。他在战争年代因伤致残后,经常腰痛和小便失禁,但仍以顽强的毅力,跋山涉水,周密勘察地形,制定作战方案。1968年4月,克守兼任福安专区革命委员会主任。1969年11月,任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仍留在福安工作。1971年7月起,兼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他不顾病残的身体,深入农村和工厂调查,致力于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1974年9月,叶克守离开福安到省军区任职。
在革命战争时期,叶克守曾受伤7次,落下终生残疾,被评为一等残废。
1955年9月,叶克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8年4月,叶克守离职休养。1982年享受正军级待遇。
1990年11月13日,叶克守在福州逝世,终年78岁。(据童来喜等主编《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未授将衔的军以上干部》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