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医学人物周刊】原创,如需转载请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4780字,阅读时长约16分钟。
▲湖北枣阳汉城
鄂西北,唐白河由此入汉水,这里是“位面之子”光武帝刘秀故里汉时的南阳郡蔡阳县,于隋初更名为枣阳县已沿用1400多年。如今的枣阳市是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坐落于这座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的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枣阳一院”)与共和国同龄,在全省县级医院中率先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其CMI(病例难度指数)和DRG组数(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均居全省县级医院前列,是国家卫健委高质量发展标杆医院,以其优质的医疗服务守护着大别山革命老区西部以及枣阳周边250多万民众的医疗健康保健工作。
作者 | 人物君
01
重塑再造
枣阳一院现有33个临床科室,其中16个为湖北省三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位列全省县级医院榜首,其中肿瘤学即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湖北省重点专科。在全省所有三级医院的肿瘤科排名中高居前列,在县级医院中更是处于绝对领先位置。
目前,枣阳一院肿瘤医学部可以开展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射频及微波消融、血管介入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等在内的全方位治疗。并且根据不同病期的恶性肿瘤以及患者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与之相适合的治疗手段,在符合国家肿瘤临床诊疗指南的同时又兼顾个体差异。
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努力,枣阳一院以其过硬的技术以及优质的服务,赢得了越来越多患者的信任,病源量持续增长。在诊疗技术上努力向着国内一线医院看齐,这使得他们如今对于大多数肿瘤患者都有着很好的承接能力,只有遇上少数特别疑难的病例才会转送至上级医院,正逐步接近于国家分级诊疗政策所提出的“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而且是一种超额达标,因为他们不仅接住了枣阳地区的患者,还对周边区域形成了一定的辐射作用。枣阳地处鄂豫两省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不仅吸引了本省邻近县市的病人,更有河南南部地区的不少患者特别寻来。
这些突出成果的取得,离不开近十年来,枣阳一院肿瘤医学部主任陈明贤对于科室的重塑再造。2014年底,当时的枣阳一院希望将血液科与肿瘤科合并,以更好地整合院内资源,打造优质学科。当时,在血液科因白血病的突出诊疗工作而声名鹊起的陈明贤,被医院遴选为合并后的新肿瘤科的负责人。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 陈明贤
那时候的枣阳一院肿瘤科在治疗方法上还比较单一,诊断、服务、技术等方面的规范化不足,也就很难让患者满意。导致条件稍微好些的患者都跑去了大医院,很多患者是最后实在没治了才被迫回来。这类患者回来后大部分已不抱什么希望了,只能进行姑息治疗。这让肿瘤科的医生们,信心上经常备受打击,没有治愈患者的成就感,有的只是经常送走患者的无奈,时间长了很多人就失去了上进的动力。
在陈明贤接管肿瘤科之前,科室已经有整整五年时间,没有一位医生出去进修过,不去主动了解上级医院对于肿瘤治疗的更新发展,完全就是一种躺平主义。
为此,陈明贤首先要打破的是这样一种消沉的状态,必须要从气质上改变整个团队,这样大家才能形成一股上升的动力。
02
以身作则
陈明贤要求科室的每位医生,无论年龄大小、资质深浅,都必须重新学习。为此,他首先从自我提升开始,以身作则。在来到肿瘤科之前,陈明贤没有接触过放疗,因为血液科不涉及这方面。但他明白放疗作为肿瘤治疗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他作为科主任必须掌握。即使他以后不一定从事这个方向,也要对技术本身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要想你的团队做到,首先你自己必须做好。”
刚开始,陈明贤并没有想过放疗技术会有多难,以为学习下就能掌握。可当真正接触后才发现,难度远超他的想象,尤其是距离他报名的LA放疗技师上岗证考试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当时包括一些大学教授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像陈明贤这样从零基础开始学放疗的,想要仅靠几个月的时间就想通过考试,几乎是不可能的。
陈明贤也明白他面临的挑战有多大,那半年时间,他既要管理科室、完成日常工作,还要恶补放疗相关知识,常常学习到深夜。当时已年近50岁的陈明贤,虽然吸收知识的速度已远不及年轻时候,但他还是拿出了当年备战高考时的状态全力去拼。
最后,当考试成绩出来,陈明贤是他们医院那次报考的6个人中,唯一一个通过的。放疗技术零基础的他,用出色的表现回应了所有人的质疑。那段艰难的岁月,如今想来也是最难忘怀。
如今,陈明贤虽然不是专门负责放疗工作,但遇上难一点的靶区绘制,他还是会亲自上手。每次年轻医生画完靶区后,他也都会去检查,并帮助他们改进。
陈明贤记得,刚开始时他们很多放疗靶区的绘制都是请武汉的教授过来指导。而为了真正掌握该项技术,陈明贤要求他们科室的医生在教授来之前,自己先画一遍,然后跟教授绘制的靶区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在学习中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差距越来越小。请教授过来指导的频率也从早期的每月都来,到现在一年内仅需请教授来指导一两次就行,科室在放疗技术方面的提升显而易见。
正是在陈明贤的推动下,枣阳一院的肿瘤放射治疗水平得到了当地患者的广泛认可。目前,枣阳一院肿瘤医学部配备有新款的医科达直线加速器、放疗模拟定位机等高端设备,可以开展包括立体定向放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等在内的多种精准化放射治疗。如今,科室每年接待的放疗患者多达千人以上,而随着今年枣阳一院即将搬迁新院区,陈明贤预计届时前来放疗的患者会进一步增多,他们也将进一步完善科室的设备配置,以满足更多患者的治疗需求。
03
紧跟前沿
为了全面提升科室的诊疗能力,陈明贤将科室的每位医生都送去了省内外的著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要求每位医生每隔五年还必须进行为期3个月的轮训,以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体系,保持与医学前沿同步。为此,他们专门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南医院作为枣阳一院肿瘤医学部主要轮训基地,确保科室医生对于肿瘤学最新专业知识的掌握。
培训过后,枣阳一院肿瘤医学部团队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大家对于肿瘤诊疗的整体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科室团队与上级医院间保持着长期的紧密互动,使得他们的视野能始终能聚焦于肿瘤治疗的最前沿,实现与上级医院在诊治上的同质化。
陈明贤一直强调要不断丰富科室的治疗手段,实现多样性的综合治疗,这样才能确保患者得到的治疗方案是最佳的。为此,科室会定期组织医生参加各类技术的相关培训,如对于放射性粒子植入、微创消融术等技术的学习。
陈明贤本人就于2017年参加过北京301医院的微创消融术培训班,回来之后陈明贤完成了枣阳一院首例射频消融手术。这是一位肿瘤肝转移的患者,通过该手术消融了其肝脏部位的两个病灶,并在之后对其进行了巩固治疗。迄今为止,枣阳一院对该患者已经随访了7年时间,患者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好。
如今的肿瘤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也使得肿瘤临床诊疗指南的更新速度很快,有时候一年内都要更新不止一次。如果对于这些前沿知识不能很好掌握,那就无法适应当下肿瘤学科的快速变化,更重要的是无法让新的药物、治疗方式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获益,对于焦急等待的肿瘤患者而言,这样的延误可能就是生命的代价。
当每次新的肿瘤临床诊疗指南出来后,陈明贤会在第一时间要求科室的医生去学习,并做到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吃深吃透,从而将最新的诊疗技术以最快速地带给患者。之前一些治疗效果很差的病种,如小细胞肺癌、晚期肝癌等,曾让人束手无策。但随着近几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这些病种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
陈明贤表示,如今在枣阳一院,通过这类的综合治疗实现长期生存的患者数量正在逐年增多,其中超过5年生存期的患者比例越来越高。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生存期的延长,使得枣阳一院肿瘤学科的口碑在患者间迅速传播开来,吸引了很多患者慕名而来。
04
将心比心
如今的枣阳一院肿瘤医学部,虽然还不能说在诊疗细节上与省级医院持平,但在常规治疗方面,他们已完全可以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在肿瘤的诊断、综合治疗以及患者的后续管理等方面,可以说做得很扎实。正是因此,他们与患者在“大病不出县”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
同时,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对于广大的基层百姓而言,肿瘤治疗的花费始终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在这方面,作为县级医院的枣阳一院就凸显了他们与大医院相比的优势。以县级医院的花费,享受接近于省市级医院的诊疗服务,这对于很多经济条件一般的患者会更有吸引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患者会愿意选择来枣阳一院治疗的重要原因。
毕竟在我们国家尤其是在县域基层地区,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还是大多数,一场大病可能就会导致他们因病返贫。广大基层是中国医疗的最大基本面,而对于陈明贤和他的团队而言,基层医院的医生所一直努力奋进的方向,便是在治疗水平上向一线看齐,在收费水准上向基层看齐。他们找寻着优质医疗与实惠价格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中国医疗的良心所在。
这样的思考,源于陈明贤对于患者深刻的同理心。他知道肿瘤患者及其家庭所承受的压力有多重,想看个病又有多难。
“自己淋过雨,便总想着为别人撑起把伞。”
1991年11月,那是陈明贤工作后的第一年,在一次转运患者的途中,不幸遭遇严重车祸的陈明贤,大腿中段、小腿胫腓骨等多处粉碎性骨折,当场昏迷过去。在紧急输血4000毫升,几次大型手术后,方才算保住了性命。之后的他又陆陆续续接受了大小手术多达10余次,并历经了近20个月的漫长治疗与康复,让他对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痛苦有着至深的体会,也更理解了何为医生的责任与使命。
“正因为我先是一名患者,再是一名医生,在治疗病人时就更知道如何去换位思考。”
陈明贤经常跟他的团队讲,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那时候你经受过的痛苦,推己及人,也就更能体会患者的心境,进而知道如何去做好一名医生。
那段经历对于陈明贤而言刻骨铭心,让他以后每次面对患者时,更懂得如何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将心比心,就更能理解患者的痛苦与不易,这一点贯穿了他整个的行医生涯,始终对患者保持一种特别的耐心与同情心。
05
生命尊严
“我经常会去想,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医治患者的疾病,更要关心他们的感受,真正做到对待患者如家人、朋友一样。”
而当面对肿瘤患者的时候,陈明贤的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很多患者在面对肿瘤诊断报告时都会恐慌、绝望与无措,这时候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必须给予他理解、鼓励与支持,帮助他一起走过人生的低谷,走向阳光重新照进生活的那一天。
2018年,陈明贤治疗过一位患者,是当地的一名老师。当时的他还有一年多就要退休了,却被诊断为胰腺癌晚期。他在武汉的大医院看过以后回来,带着严重的腹水与黄疸,知道治疗无望的他,当时只想着回到家乡落叶归根。
回来后该患者来到了枣阳一院,他对陈明贤说,“如果能让我活到退休,领到一个月的退休工资,我就心满意足了。”
陈明贤明白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这不是几千块钱,这一个月的退休工资是对一位老师站在三尺讲台前,从青丝到白发的认可与肯定。
为了这份心愿,陈明贤决心尽全力去帮助他。陈明贤告诉他,“只要还有一点希望,我们就一定要努力去试一试。”
陈明贤给他用了当时还刚刚兴起的免疫治疗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顽固性腹水消失了,黄疸也褪去了。这位患者最终又坚持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期间他的生活基本都能自理,还能出去走走,去公园打打太极拳。最后,虽然因为不幸感染新冠离世,但在他生命最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起码是快乐与充实的。
作为肿瘤科医生,我们每天都会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都希望能努力延长每位患者的生命,但却不是每一次都能如愿。但哪怕生命无法延续太久,但让他们最后的时光充满尊严与意义,是我们每一位医生的责任。
“能和很多患者成为朋友,是我一直以来奋斗与坚持的动力。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依然会选择当医生,只希望能做得更好一点……”
责编 | 王 嘉
校对 | 李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