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晚上,让爱“益”起来——竹园小学2025年迎新公益活动在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热情上演——这是一场充满了暖意的迎新活动,竹园小学的师生们欢聚一堂,用丰富多彩的美育成果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这台精彩的演出有爱的收获和爱的付出,更有公益走近孩子们。
让艺术教育充满“爱”
这已是竹园小学第二年举办迎新活动。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大舞台”多了一份台上台下的互动,场内场外的联动,近400名师生共同参与。一场迎新活动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孩子们在享受艺术的润泽之外,更体验了爱的传递和奉献。
舞台上,依然是丰富多彩的迎新节目,这个大舞台上,共有10个节目轮番上演,代表的,是每一个校区的“品牌”:张杨校区的民乐合唱和舞蹈、龙阳校区的课本剧和音乐剧,长岛校区的朗诵、西乐和舞蹈以及柳埠校区的表演……这些节目,都是各个校区的艺术名片,也是平日里深入课堂艺术教育的一次集中展示。
而场外,则是另外一个“大舞台”:蛇年日历、激光雕刻、敦煌文创、植物拓印、本草香囊、扎染、捶丸等10个小铺一字排开,各类文创产品前人头攒动。前来参与“摆摊”的,都是各个校区的小小志愿者,小铺上的文创产品,都来自课堂内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由师生一起创作、制作而成。在这里,孩子们的创意变成了一个个具象化的爱的礼物,收入所得,都成为一笔笔善款,在这个迎新的舞台上捐给慈善机构。
“每个孩子都有享受美育的权利。上台表演的,虽然不是全部孩子,但是我们希望通过台上台下互动和场内场外联动,让所有的孩子去经历艺术的感性,让艺术润泽每一个心灵,并且让孩子们知道,通过艺术去表达理性和真理,那就是传递爱、责任和奉献。”竹园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特级校长娄华英说。
艺术团队打造美育“金字招牌”
竹园小学的每个校区都有各自的艺术特色品牌,这离不开一支业务精湛、“拿得出手” 的艺术教师团队,其中美术更是整个学校的金字招牌。
在竹园小学,共有13位美术老师,其中有一位入选“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的正高级教师,还有3位高级教师和一名“浦东新区教育新秀”教师,实力雄厚。此外,学校还有13位音乐老师,每一位老师都是一专多能,“普及课程+提高社团”成为标配。
“学生有什么需求,我们就学什么,教什么,”竹园小学“艺起来”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朱燕凡告诉记者,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引领艺术教师的成长。
在这项“‘三名’采访活动”中,艺术名师走进校园,给艺术团队的老师带来大家精神和师德风范;老师们前往校外、区外和市外的名校,甚至走进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姊妹校,取长补短,汲取不同形式艺术教育的养分;老师们还走进浙江等地的名胜古迹,在生活中寻找艺术的灵感,然后付诸课程。
近日,学校艺术团队的老师们走进了西岸美术馆,参观了“蓬皮杜艺术展”。此次展览由法国久负盛名的现代艺术机构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展出了百余件馆藏作品,均为大师真迹。这些出自大艺术家之手的作品,以点带面,借助系统化的内容呈现和跨学科的视野,助力老师们完成了对现当代艺术从欣赏到认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老师们不仅加深了文化体验,自身的人文修养也得到了提升。
这也为老师们带来了更多灵感。博物馆之旅是竹园小学美术学科的综合性拓展课程,它为学生铺就了一条美育成才之路。那么,如何从课程层面进一步完善教育内容?怎样在场馆教学中拓宽学生的核心素养?带着这些问题,老师们在参观过程中,边看边学、边学边思。
课程改革拓展“美的课堂”
前不久,竹园小学张杨校区二楼的中庭,“变身”成为“竹园第20250108号窟”,在这里,朱燕凡老师和学生变身成为敦煌小工匠,创造了四个“瑞兽”形象,分别是翼马、白象、青鸟和守宝龙。
作为新时代的小工匠,我们如何展开“有创意”的思考?朱老师与学生围绕“瑞兽”的文字信息,以及三个关键词“独特的外貌”“神秘的气质”“吉祥的象征寓意”,一同探讨创意的生成,以及创意表达的方法。
学生通过分析摄影,电影,壁画,以及“九色鹿”形象,提炼各种艺术手法表达的不同视觉感受,从而在观察和理解之后,合成新的视角,萌发新的创意思考维度。学生与网络、与AI、与中国传统图案、与敦煌壁画、与自我不断对话,不断碰撞,最终生成自己心目中“瑞兽”的形象。
在竹园小学,这样与众不同的艺术课层出不穷。
在操场上进行涂鸦创作,在草坪上布置展览,在教学楼里与“毕加索作品”展开“对话”……学校邀请专业策展人,将校园打造成一座艺术馆 ,为孩子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画展。这些别具一格的创意,均源于学校的“博物馆课程”。每个学期,竹园小学的美术老师们都会不定期地带领学生走进上海的各大艺术场馆,如中华艺术宫、当代艺术馆、刘海粟美术馆等,积极探索场馆教育的实践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校本课程——《奇妙的博物馆之旅》 。
“我们带着孩子们去中华艺术宫欣赏吴冠中、林风眠的画展,看完后,大家就直接席地而坐,拿起画板开始现场上美术课。这样的美术课,孩子们特别喜欢。”朱燕凡介绍道。
在学校的作文节上,艺术课程的影子随处可见。不同年级的孩子们大展身手,画一本童书、出一本作文集、设计一份报纸。孩子们亲自绘画、精心勾勒,满心欢喜地看着自己的作品“诞生”。艺术的浸润几乎渗透到了所有学科中。在女生节,孩子们为妈妈设计衣服;在编程课程里,他们为游戏设计主画面;在小记者社团,他们设计记者证;在今年的迎新活动中,他们负责设计邀请函……
“美育是五育并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该属于少部分学生的特权,而应该属于每个孩子享有的权利,”娄华英说,“我希望它能发挥高质量育人的功能,无痕渗透到我们的办学价值追求、学校课程建设和师生学习方式变革中。广义的美育空间是非常广阔的,我们会继续努力。”
栏目主编:徐瑞哲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龚洁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