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我们的草莓‘喝的是丹江水’,口感更甜,味儿更浓!”时值冬日,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的草莓大棚迎来新一季收获,采摘、运送、分拣、包装……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

邹庄村村民原本生活在丹江口水库边,2011年6月,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175户750人从16公里外的九重镇原油坊岗村搬迁至此,成立新的建制村。

“作为移民村,邹庄村不仅是丹江口库区良好生态的受益者,也是守护者。”邹庄村党支部书记邹玉新说。邹庄村距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仅3公里,保护水质责任重大,但村子小、人口少、产业体量小,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为破解邹庄村发展难题,淅川县整合邻近的水闸、下孔、孔北等村,成立大邹庄示范区,引进龙头企业,发挥生态好、水质好的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和旅游业。

为让“寸土”生“寸金”,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淅川县掘井人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36亩,投资2600余万元,建起353个高标准草莓大棚。仅此一项,每年村集体租赁收益就有30万元至4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2万多元。邹玉新说,合作社成立后,村里鼓励村民自愿入股,每人每股1000元,每股每年保底收益150元。邹庄村还利用南水北调移民村产业发展资金,引进京都果园农业有限公司,建起邹庄丹江绿色果蔬园基地,种植猕猴桃、葡萄、莲藕等特色果蔬,打造集采摘、住宿、餐饮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园。

生态好,村子美,游客来。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好。“家家户户都是二层小楼,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子配套设施完备,‘三线’入地、雨污分流,道路新修,环境越来越好,村民幸福感逐年增加……”“90后”村民鲁亚楠是村里的讲解员,正在为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

邹庄村立足自身优势,挖掘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田园生态文化,打造15个红色旅游观光点,开展红色研学游、农耕文化研学游、农旅休闲游等服务。据了解,邹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5年前的不足5万元发展到100余万元,村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甜。(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