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启良的前半生中,“1984”是个怎么都绕不开的年份,那年才20出头的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或许也就是从那之后,那股“杀气”将一直伴随着他的人生。
即便是后来转业后,旁人依然能从他的身上感受到那股不一样的气息。
猫耳洞中的英雄
杨启良是个地地道道的浙江台州人,从小受到长辈讲述革命故事,杨启良也对军旅生活充满了向往之情。
1983年,22岁的他也成功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战士。
在部队训练的那些年,杨启良始终以极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因为出众的表现,他也很快当上了班长。
秉持着为国为家的信念,他也想过将来要上战场的可能性,只是这一切来得太快。
听说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的出色表现,杨启良也时刻以面对战争的方式训练自己,他也得到了为国征战的机会。
在1979年那场不到一个月的反击作战中,不甘失败的越军卷土重来,接连侵占了老山、者阴山等地区,为了防止中国军队踏入,他们还在这些边境地带布置了很多陷阱、地雷、铁丝网等,这进一步加重了两国的隔阂。
整场中越边境作战中,“老山”都成为一个重要的战场,对于解放军而言,此地也成为练兵的绝佳之地。
第一军在傅军长的带领下于1984年进入老山换防,杨启良也跟随部队进入了边境地带。
边境的气候让很多战士都不适应,猫耳洞空间十分狭小,洞中更是有“三个蚊子一盘菜,十只老鼠一麻袋”的说法。
不少新兵在进入猫耳洞后都会陷入一种窘境:衣服脱掉也不是穿上也不是,丛林的气候极为闷热潮湿,下雨后仿佛人在水帘洞中,根本难以生存。
再加上双方还在战争状态,动不动就有炮弹落在洞口周围,杨启良很快就感受到压力所在。
看着身边战士们的皮肤逐渐溃烂,杨启良也安慰着大家:“再坚持一下,就会好起来。”
大家也都清楚,洞中的生活只是一切的开始,他们还没有到真刀真枪的时候呢。
那年春季,在一场行动中,东部山区的敌人很快遭到重创。
我军指挥部在思索后立即定下了“乘胜追击”的新策略,作战目标为连续夺取5个制高点。
任何行动都得有先头部队冲锋,杨启良等也很快接受了任务,他将与其他十几个战士一起进入气候复杂的丛林中伏击敌人。
3月9日晚,越军一个连的兵力朝着166高地发动轮番进攻,这也全被我军击退。
后半夜,杨启良与战友们又前去支援,一连打退敌人3次凶猛的进攻,可当杨启良转头看去,身边已经有3位战友流血负伤,其他几个战士也分散开来暂时无法联络,只有他一人还停留在哨位上。
对讲机响起时,他说出了那句誓言:“只要我人还在,阵地就还在。”
没想到,越军新一轮的进攻开始了,他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宛若毒蛇那般,总是让人摸不清进攻规律。
杨启良更是一夫当关,一个人在战场上坚持了整整4个小时,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
这场战斗后,杨启良没能快速撤退,他和连队失去了联系。
其实,当时其他人觉得这个高地已经失守了,杨启良始终没有动静,他们可能已经牺牲。
另一边,杨启良开始了一个人的战斗。
因为他本身接到的任务是“不离开166高地”,况且他也不清楚外面的情况,于是在丛林中兜兜转转一圈后,他又重新折返回高地附近,等待与部队会合的时机。
猫耳洞中的空间很小,再加上闷热的气候,杨启良只能尽力去适应。
为了能更好地坚守阵地,杨启良在睡眠时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靠着野菜、河水为生,这才勉强地生存下来。
就这样,几乎一年的时间过去了。
等再度联系上部队时,杨启良的身上已经裹满了泥浆,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那些新上战场的同志都已经认不出他了,上级到场后马上询问:“你是谁?哪个部分的?”
由于长时间没有与人交流,杨启良说话时也有些磕磕绊绊,他用着沙哑的声音说明了自己的情况。
当杨启良汇报完自己的经历,上级领导有些懊悔,他们也没有想到,在敌人如此凶悍的包围与密集的炮火下,竟然还有人能
活着走出猫耳洞。
当年还有战友回忆:“在敌人全部围上去后,杨启良高呼‘向我开炮’,他想用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方式换回哨位的安全。”
那会的报道中也明确提到:战士们接连击退敌人4次进攻,毙伤多人,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骄傲。
他所在的连队被授予“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而他本人更是立下了一等功,被誉为“活着的王成”。
回到部队后,杨启良决定转业。
英雄在哪都能发光
由于杨启良曾有过英雄事迹,他也得到了组织的特殊关照。
上级部门听闻他想要回到家乡后,按照相关转业政策,将他安排到了台州工商局工作。
来到新的工作单位,英雄选择了低调处事,他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关于自己的过往,周围的同事及朋友都认为他就是个20多岁的普通年轻人。
到了2010年,台州市成立了消协,杨启良身上也承担起为人民讨回公道的责任与使命。
面对老百姓的投诉,杨启良从未置之不理,他会认真调查分析每一起投诉,坚决不让冤假错案出现。
在整个协会中,杨启良也是处理投诉最多的人,而且效率高达百分之百。
2013年时,有一个消费者向消协投诉,说他在超市中买了一包面粉吃出了虫子,一家人都上吐下泻,想要让超市承担相关责任。
那个超市在当地还算比较大,经营者有些无奈,便想着早点花钱息事宁人,让这件事过去也就过去了。
可杨启良抵达现场后,马上询问消费者:“能让一家人都食物中毒的虫子,你们揉面的时候没有发现吗?”
这句话顿时就让消费者有点懵,他没想到消协的人竟然会问得如此细致;紧接着,杨启良又继续询问道:“你们具体买了多少面粉?用了多少?现在家中还有多少?方便去看一下吗?”
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对方哑口无言,而杨启良在有了判断后,当即就拆穿了对方的谎言。
对方也恼羞成怒,当即就要大吵大闹。
杨启良则义正言辞地说:“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你这是在合法维权吗?分明就是在讹钱。”
消费者自知理亏,赶忙撤销了这场荒唐的投诉。
从台州有了消协后,开发区消协共受理投诉259件,调解率高达百分之98,其中又有很多案件是杨启良完成的。
在新的岗位上,他也从不改英雄与模范本色,形形色色的人他都遇到过,只要坚持正义,就没有什么事处理不好。
还有一次,杨启良接到一个车主的投诉,对方称在外地出了交通事故,把车拖到4S店中修理,4S店并没有将车修好。
杨启良对车也有一定的了解,他观察后认为车主说谎,因此不予支持。
车主同样恼怒,大喊道要找人收拾杨启良。
这下,杨启良也罕见地被惹怒了,他指着对方说:“我参加越战那么多场战斗,打打杀杀的场面我不是没见过,你这么闹事是没有用的。”
对方听后也哑了火,干脆“扬长而去”。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同事们也会觉得委屈,可杨启良却安慰大家:“即便有时会遇到一些烦恼,可我们快乐的动力是源于帮助别人,这样就足够了。”
因此,即便经历了什么,第二天杨启良还是会高高兴兴去上班。
大多数时候,他都会对投诉双方以礼相待,工作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新的麻烦。
还有一些同志说:“杨启良十分聪明又十分能干,他不光工作认真负责,而且效率还很高,他一年的工作量都能达到别人的5到10倍,还让人挑不出错。”
共事多年的朋友听说杨启良的过往还是在2017年。
那年,台州市地方电视台去了杨启良的家中开展慰问活动,消息报道后大家才知道:朴实的老杨竟然是战斗英雄。
在记者的请求下,杨启良才笑着从卧室拿出了那张“人民功臣”的牌匾,他还介绍道:“老山前线的一场战役后不久,浙江省政府颁发给我的。”
即便已经过去了这么些年,杨启良闭上眼睛还是会想到越南战场上的风风雨雨,尤其是那些子弹从头皮飞过的瞬间,让他更加明白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本职工作上,他也从未拿着“战斗英雄”身份四处炫耀,更没有因这个身份拿到一分钱的好处。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正是有了像杨启良这样的守护神在,大家才会更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