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3月,一位81岁的美国女子生命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的她一直喃喃自语着:“志摩……志摩”
这位美国女子,因为一部作品,她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她,与徐志摩有着的扑朔迷离的感情纠葛。
她的名字叫赛珍珠!
1892年6月,赛珍珠出生在西弗吉尼亚州,4个月时来到中国。长大后因崇敬名妓“赛金花”,取名“赛珍珠”。
1924年4月20日,赛珍珠前往南京的国立东南大学聆听泰戈尔讲学。那一天,她深深被充当翻译徐志摩所吸引。
晚宴上,东南大学的负责人把她介绍给徐志摩说:“布克夫人,我们的英国文学教师——赛珍珠。”初次交谈后,她对徐志摩的兴趣更浓厚了,开始频繁地打探他的消息。
平静无波的生活被打破了,已经结婚七年的赛珍珠对丈夫约翰·洛辛·布克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然而,徐志摩在林徽因那里遭遇了挫折,很快又娶了陆小曼,压根儿就没喜欢过她,她失落极了。
于是,她将情丝诉诸笔端。在《一个中国女子的话》中,将徐志摩的影子投射在男主身上:“有一个年轻漂亮的诗人,他才华横溢,颇受读者爱戴,被称为‘中国的雪莱’……”
1928年,听闻徐志摩婚后并不幸福,正在参与《水浒传》翻译的赛珍珠便以商量翻译细节的名义给徐志摩写信。
在信中,赛珍珠不露痕迹地探问:“为何在这乱世之中,真正的情感故事显得如此珍贵?”
正为情所困的徐志摩答道:“这恰说明了他们看透世事的通达,好汉们知道世间只有‘情’字最累人。”
嗅到了徐志摩对婚姻的失望,赛珍珠埋藏在心底的那份爱意瞬间又躁动起来。当即在回信中还附上了一封的告白信。
“我跌倒在生命的荆棘里,只有康河的水能为我疗伤。”心心念念等待回信的她终于明白了徐志摩的态度:没戏!
爱而不得的打击,迫使赛珍珠逃一般离开中国。
情场失意的赛珍珠将感情倾注在笔下,在1931年春完成了文学作品——《大地》,并于1932年和1938年分别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这年11月,青年诗人徐志摩因飞机失事不幸离世。赛珍珠得知消息后,连着好几日以泪洗面。
后来,她才知晓徐志摩奔赴北京的原因,既是为了听林徽因的演讲,还是为了宣传抗日活动。
因此,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赛珍珠勇敢地发表了大量批判日本的政论文章,并于1941年自创了一个宣传抗日活动的民间团体——东西方协会,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工作。
当然,赛珍珠并未停止创作,只是她的爱情小说里面的男主公身上都深深镌刻着徐志摩的烙印。
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赛珍珠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求助,想要一份入境签证。然而,她只得到了令人失望的回复:“我们无法答应您的访问请求。”
对此,赛珍珠颇感遗憾,她说:“我一生到老,从童稚到少女再到成年,都属于中国。”
1973年3月6日,她的生命终结在81岁。据说,她死时穿着第一次见徐志摩时穿的那件丝绸旗袍,嘴里喃喃:志摩,志摩。
她的墓碑上刻的是她亲手书写的三个篆书汉字——赛珍珠。遗憾的是,徐志摩的日记和诗文里,竟连一丝赛珍珠的痕迹都找不到。
痴恋无果,她将一腔热血倾注在写作上,努力传播着跨文化理解,加强中西友好交流。
“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
如今人们再提起赛珍珠,总会想起她那部《大地》,想到她对中国最深切的爱!
作者:柳含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