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茜

1924年秋,林徽因和梁思成结伴来到位于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梁思成入读建筑系,由于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注册进入美术系。此后几年,林徽因不仅修习了允许女生选修的建筑系的全部课程,还受聘成为“建筑系助教和建筑设计的业余指导老师”。尽管成绩优异,她却是那一届宾大建筑系唯一一位没有取得学位证的女学生。

2024年,在林徽因入校一百周年,也是她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为林徽因追授学位证书。远赴重洋为外婆代领学位证书的于葵感慨万分。她告诉南都记者:“就重颁学位这件事情来说,不管是林徽因还是宾大,都体现了一种求真的学术精神。”

也是在今年,由梁再冰之女、林徽因外孙女于葵撰写的《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从家人角度撰写的林徽因传记。在书中,于葵以严谨有据的史料为基础,还原了一个“真实、立体、丰富的林徽因”——她是才思敏捷的作家,是北总布胡同三号下午茶光彩照人的女主人,是父亲倚重的“我们家的木兰”,是女儿眼里的“万能的妈妈”,更是一位专注、热诚、睿智的建筑学学者。

在于葵家中收藏的一只存放梁林书信物件的绿箱子,是她此次写作的珍贵资料来源。箱子里的物品,曾经追随着梁林的生命轨迹,从东北大学,到北平北总布胡同三号,抗战时期流徙云南、四川,抗战胜利后又重返北平。十分偶然地,它们躲过了历史的浩劫,留存下了梁林的音容笑貌,也留存了一段厚重的个人史和家国史。

《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一书收录大量林徽因、梁思成、林长民、梁启超及其同代人的书信、文稿、相片等等,大部分是首次与读者见面。书中还有来自于葵的母亲、时年已95岁高龄的梁再冰的口述回忆,具有独一无二的史料价值。

我们家里的教养,是不以名人之后自居,做自己的事情,不吃祖宗饭。不光是梁林,梁启超这个家庭也是这样。所以我妈妈一直不太说家里的事。但她真谈起来是充满感情的,而且她说的故事都不是别人能谈的,是她真正亲身经历的。”于葵告诉南都记者。她也发现,虽然母亲年事已高,一旦说起她自己的母亲,竟然也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畅游于散漫无序的各种资料中,哪怕一份简短的电报,一片美丽的剔空菩提叶也会突然焕发意义,于葵仿佛把林徽因的生命重新活过了一遍。在于葵看来,林徽因在她的时代是非常新的女性,她思维敏捷,认知超前,有梦想亦有实现梦想的手段:她“硬闯”宾大建筑系,与梁思成共创中国的建筑学科,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参与实际建设与教学工作,绽放出异常璀璨的光彩。她外表柔弱但内心刚强,身为“梁思成的太太”,在一生的学研生涯中常常只有“编外”身份,却甘愿做“幕后英雄”,为了热爱不计名利、不辞劳苦。

“我在写她的时候,发现这本书越写越厚。刚开始不是那么想太靠近她,因为我觉得她就是家里人,是外婆。但慢慢地发现她非常有魅力。”于葵说。在写作过程中,从家人角度去理解林徽因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于葵常常感到分外会心。



《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于葵 著

多少年来,关于林徽因的书籍鱼龙混杂,无数坊间逸闻萦绕着林徽因的名字。于葵告诉南都记者:“我写这个书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它‘真’。因为林徽因自己就是非常真的一个人。你不能给她一大堆杜撰,这对她是不公平的,而且不需要。我用的每一份资料都有出处,要对前辈林徽因负责,要对这个家庭负责。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一个态度。



#01

没得到学位,仅仅因为她是女生

南都: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书写林徽因生平的著述,《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有哪些我们从前没见过的史料?

于葵:首先我妈妈梁再冰的很多口述记录是很独家的。平常她不太谈,谈起来就什么事儿都想起来了。老人也有这个特点,前两天的事儿不一定能够记得住,几十年前发生的事儿记得特别清楚。而且加上她自己有日记,从日记里能看出好多的事情来。

另外,这次我用了很多林长民的书信、日记,内容也涉及林长民的爸爸、林徽因的爷爷林孝恂,这部分是以前不多见的。因为首先这方面资料不多,再一个,把梁思成、林徽因放一块儿,大家都比较注意梁启超,对林徽因的爸爸重视得不够。

你要知道,一个人的形成是有家学影响的。林徽因这个人,别看生在那个时代,她是一个非常新的女性。这个新从哪儿来?跟她自己的家学分不开的。林徽因的爷爷林孝恂可以说是一个旧官场走出来的新官僚。在清末的大变局中,他把一个家庭带到了时代的前列。林孝恂把杭州各个县的知县都做遍了,最后做到杭州知府。他重视教育,对外开办新学学校,也就是技术学校,当时称为“实学”。那个时候大家都念四书五经,能够真正开养蚕的学校,传授民间最需要的技术,说明他的思想很前卫。对内他在林氏家塾设了东西两斋,东斋教国学,西斋教新学,包括地理、天文各种知识,再加上英文、日文。一个普通的清朝基层官吏,思想这么开放,而且做出这样的实践,十分难得。那个时候仍然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在林氏家塾里男女同习,女孩能上学在当时是很少见的。所以他们家里培养出来的都是新时代的女性。



1920年,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在伦敦

林长民这个人物也非常重要。首先这个人长得非常漂亮,林徽因的眼睛是福建人那种眼睛,特别亮,也来自于她的祖父和她的爸爸。再有,从林长民留下的日记和书信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有文学底蕴的人。林徽因的爸爸是民国时代官场上的明星人物,除了外形风流倜傥以外,他自己也是一个书法家,字写得极漂亮。可惜他是从政的,一心想把中国建设成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国家,当然最后彻底失败了,他也为这个丧了命。他带林徽因去欧洲游历,一路上留下了很多日记,这些日记非常能够说明这个父亲是怎样的一个父亲。林徽因的文学才华都可以从她父亲的日记中找到源头。欧洲游也促成了林徽因后来的世界观、眼界、人生理想的形成,包括她为什么选择建筑作为一生的志业。林徽因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跟她爸爸也有很大关系。林徽因和她爸爸都有这个特点,他们自己都很美,也很擅于发现美。这也是林徽因人生的一个基调。从这些书信看得出,他们父女两个不是一般的感情,是真正的知己。这一部分我觉得是比较出彩的,也比较重要。

南都:202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向林徽因颁发了建筑学的学士学位,以表达对她的敬意。您代表外祖母赴美领取迟到近百年的学位证书。林徽因在宾大就读,成绩相当优异,为什么当年没有拿到学位?

于葵:这个事儿不管中外都确实很少见,连我们家刚知道的时候都很奇怪,怎么一百年后想起来给她补这个学位?但你要看懂林徽因的一生对建筑业的选择,她真正是“择一业,终一生”。

她为什么认准了建筑行业?林徽因跟她爸爸去欧洲游学的时候,她的邻居家有个女孩儿学建筑,她看那个女孩整天在画建筑图,一下子被吸引了。在她那个时代,中国连建筑学科都没有,建筑只是匠人、手艺人的事儿,而林徽因才十六岁,她就意识到建筑其实是一个学科,而且是未来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学科,而且她还意识到这在中国是个空白。她也非常勇敢。那时候的匠作之事、手艺人,哪有女人参与的?哪有女人去盖房子的?所以我老说她非常新,所谓的新,在于她很前卫,她对很多事物的认知是很超前的,那么早认识到建筑的跨学科,认识到未来的发展,认识到中国对这门新学科的需要。

她十六岁认准了这个学科以后,再没变过。一直到她去世,梁思成在她的墓碑上刻的是“建筑师林徽因”。

要去实现这个梦想,首先她要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林徽因才认准了去宾大学建筑。原来我认为,林徽因之前不知道,到了宾大才忽然发现建筑系不收女生。那她得有多失望啊,多么受打击。今年我去宾大的时候,学校调了很多资料出来,结果发现她在去宾大以前已经有大量的和学校的通信,完完全全知道宾大建筑系不收女生。我觉得这就硬闯了,非上不可。为什么她能这么做?这个人做事儿的信念是很强的。她认准的事儿一定要做到,不仅有一个梦想,她还要有手段去实现这个梦想。她这个人看似很柔弱,实则内心非常刚强、坚韧,甚至可以说百折不挠。明知道读了没有学位,那就真正是为了求知而学,不为学位,只要学到知识。这点我觉得很了不起。

这次宾大补发学位证书,我去了以后跟学校座谈。学校有一个建筑系的展览,参展的几十个毕业生,现在都是建筑界的宗师级人物,一看这几十个人里就她一个女生。他们的老院长问我,奇怪,怎么就她一个女生,而且就她没有学位?后来去调她的成绩,虽然她上的是艺术系,结果她把所有建筑系的课都选修了,没有学到的是不让她学的。因为那时候要做裸体的模特写生,不许女生进。下工地,也不许女生进。除了不让她学的,能选的她都选了。把她的成绩跟梁思成、杨廷宝这些同班的男生学霸摆在一块,绝对是不分伯仲。这么优秀的成绩,最后校方得出的结论是,她不仅应该拥有这个学位,而且她非常优秀。她没有得到学位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她是个女生。

南都:在林徽因诞辰120周年,您觉得宾大补授学位这一举动有何意义?

于葵:就重颁学位这件事情来说,不管是林徽因还是宾大,都体现了一种求真的学术精神。

林徽因打破了宾大的很多惯例。首先宾大不收女生,她就去选修;宾大不让女生大晚上跟男生一起画图,她没少画,不仅画,还跟梁思成大吵大闹地画。所以我觉得她打破了宾大的规矩,宾大也为她打破了很多规矩,宾大也容忍她很多。最有趣的一件事是,她在宾大的最后一年,这位不是建筑系的学生,竟然当了建筑系的老师,而且还不是打杂的助教,她是教建筑系设计的。

我又给宾大补充了一些故事。我告诉他们,最后那一年是她最苦的一年。因为她爸爸走了。她爸爸跟她是那种非同一般的感情,而且不是久病去世,是突然没有了,这对活着的人是巨大的打击。她还不像建筑系那些男生们,人家都是天之骄子,从清华保送过去,他们有全额奖学金。林徽因是考了一个半官费的留学名额,她读书的很多钱要靠她爸爸来筹措的。她爸爸的死意味着她的经济来源断了。所以我说,我这个外婆呀,你别看她出身也是知府小姐,她一辈子没富贵过,一直处于非常贫苦的状态。那时候她没有学费,就去打工,错过饭点就喝凉水。在这种情况下,她一度想辍学回到中国来,重新考一个全额的奖学金,才能够真正自立。而且她在家里是长女,她爸爸几乎把她当做长子来培养,她后头还有那么多弟弟妹妹,她也要回去安顿他们。后来是梁启超写信不让她回来,因为梁启超和林长民是挚友,林徽因也马上要跟梁思成结婚了,梁启超就说你的学费由我来承担。

我跟宾大说,她在宾大的最后一年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光鲜、非常出众,可是你要知道她背后有多艰难。宾大的人听了非常唏嘘。我也觉得,最后一年她能够当建筑系的老师,可能也有一点宾大对她的襄助。你也可以感受到,宾大对于一个真正想学的学生,它是理解的、是帮助的。这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到一百年后,宾大对她的认可和致敬是很可贵的,它真正知道它的学生的这一生是怎样走过来的。当然宾大肯定在给她学位的同时,也看到了她后来在建筑界的突出贡献。宾大用了一句话:“林徽因用她的一生证明,她是一个真正的建筑师。”

#02

她与梁思成共创了中国的建筑学科

南都:留学回来以后,林徽因先是和梁思成一起去了东大建筑系,后来又到了营造学社,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又协助创建清华建筑系。你觉得她这一生在建筑方面有哪些重要成就?

于葵:我觉得林徽因的建筑生涯确实是非同一般。她相当于和梁思成以及从宾大回来的同学们一起,共创了中国的建筑学科。在他们之前,中国没有建筑学科。中国的传统文人是瞧不起手艺人的,所谓“道为上,器为下”,这也是中国科学发展比较慢的原因。林徽因他们回来,一方面创建新学科,另一方面打破了“道”与“器”的分离,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研究态度。她不光是中国的第一代女建筑师,也绝对是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师,而且称得上是先驱和奠基人。

林徽因给建筑界做的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引入了梁思成。梁思成正在琢磨未来的方向的时候,正好林徽因从欧洲游学回来,她已经选定了自己的行业。其实,在梁启超的培养下,梁思成的史学研究是非常精专的,再加上梁思成对艺术的感知——梁林两个人都是艺术家,两个人对艺术都非常敏感,对艺术的理解也是相当一致的。梁思成还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人,他的图画得很漂亮,还喜欢雕塑,什么东西到他手里都能做得很精致。在林徽因的“煽动”下,梁思成一想,建筑对科学、对艺术、对历史的这种跨学科的汇融,简直就像是给他量身打造的学科一样。所以他跟林徽因一起,无比投入地爱上了这个学科。建筑不光是这一辈子梁林两个人共同的事业,也是他们共同的热爱。另外我觉得,建筑也可以说是他们两个人爱情的基础,后来梁林两个人就不可分了。



20世纪50年代初,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清华大学新林院

在这个不可分里头,两个人又各有侧重。林徽因非常有灵感,梁思成有大匠之心。我妈妈也说,他们都非常在意建筑里的人。梁思成关注建造的人,这些匠人,这些有创意的工匠;林徽因特别关心住在建筑里的人,她用她小说家一样的细腻观察,充分地想象人在建筑中是怎么生活的,两个人的研究合在一起,是非常完美的一种治学,把整个建筑研究活了。

另外,建筑的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研究规律和体系,这个是林徽因、梁思成两位对中国现代科学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贡献。这比盖一两幢房子重要多了。他们建立了这一套研究的系统,让中国有了一套自己的建筑体系。林徽因的思想性、她的理论高度,她的认知,不仅前卫,而且很深刻。她也是建筑界很重要实践者。她前前后后考察了几千个建筑。在中国,用科学的方法来考察建筑也是从他们这儿才真正开始的。他们把建筑学科变成了一个现代学科。

林徽因很大的一个贡献还在于提出了“建筑意”,这也是现在建筑界很认可的一个概念。“建筑意”非常有林徽因特色,有人说这是林徽因的诗意在建筑界的延展。她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师,她有着诗人的心灵,建筑师的眼睛,从“建筑意”里头你就特别能体会。她也不是一个普通的诗人,从她做诗的时候你能看出她是一个建筑师的诗人。比如我们到山西的应县木塔,我妈妈说,她到了木塔那块儿,看到天蓝蓝的,鸟飞过,风铃在叮叮当当,她当时满脑子想的就是她妈妈的诗,特别美。林徽因的建筑论文也跟一般人不一样,她写得有点像散文,但又不失严谨。像她写的《山西通信》,不管是搞建筑的人还是搞文学的人,都很喜欢。

南都:我现在感到有一点遗憾的是林徽因留下的学术著作没有梁思成的多。

于葵:梁林实际上是分不开的。今年“栋梁——梁思成林徽因学术文献展”去山西巡展,在那里展出了一个手稿,是当时讨论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手稿落款是梁思成,但是里头有大量林徽因的修改。本来让林徽因删掉500字,结果她又加上了1700字。学者们做了一番研究,看林徽因加上去的1700字对这个文章有什么增色?好多地方她都是画龙点睛的。又比如《清式营造则列》这本书的《绪论》是林徽因写的,梁思成说,这本书的功劳林徽因至少有一半以上。



梁思成、林徽因对有效利用北京城墙的设想图:《北京的城墙还能负起一个新的任务》

我妈妈老说,她的妈妈经常是幕后英雄。林徽因这个人,她去学建筑不在乎拿学位,写书她不在乎署名。这是她的一种学术精神。这才是真正不为名利,只为她的热爱。

尤其在李庄时期,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出了很多非常重要的建筑成果,比如说第一部《中国建筑史》,比如说《图像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是中英文的,这本书十分重要,抗战刚一胜利,梁思成就去了美国,把《图像中国建筑史》带到了美国的讲台,让国际建筑界第一次知道了中国的建筑史。在此之前,中国是没有声音的,国际上也不认可中国建筑的体系。他们不仅写出了《图像中国建筑史》的稿子,还做了大量的幻灯胶片。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北京

还有两期长得特别惨的《营造学社会刊》。本来《营造学社会刊》在战前已经到了印刷水平很高的程度,到了战争时期一下子退回到“石器时代”,石墨印刷,需要全家上阵,用纳鞋底的方式把书刊缝起来。可是它的内容到现在都是非常经典的。组织这两期刊物,林徽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第一期会刊,把她七年前考察佛光寺的报告第一次正式发表。第二期会刊,林徽因在上面有一篇四万字的《现代住宅设计参考》,这篇文章当时是非常先进的。那个时候刚刚二战结束,很多国家被炸得稀烂,都在考虑善后,那篇文章就是谈战后的重建。林徽因在李庄那么小的地方,她考虑的问题是跟全世界同步的,而且算得上非常超前,包括北京这个古都的规划,既然要重建,就要避免以前好多的问题。我妈妈跟我说,她妈妈病得在床上都快死了,她考虑的却是整个战后房子怎么个建法。我就说,那真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03

最美的时候,是她说话的时候

南都:北总布胡同下午茶的优雅女主人是林徽因最广为人知的一面,为什么有那么多学者作家喜欢聚集在林徽因的身旁?

于葵:我妈妈说,林徽因最美的时候其实是她说话的时候。她特别的爱说话,她说话的时候充满激情,眼睛也是神采飞扬。而且她又非常博学,每个话题她都有自己的见解,别人也爱听,她也很愿意跟别人谈。要不然她为什么会在布总布胡同下午茶聚会上如此靓丽?其实她不是刻意要表现自己,摆出一派名媛的样子。她是真诚地想对话,又爱说,又爱笑;说话又有内容,又非常睿智。她对年轻人特别喜爱,很多人在她的下午茶以后终身难忘,而且也很受益,因为很受到点拨和鼓励。



1934年8月,林徽因在山西峪道河

比如说萧乾。萧乾说,我以为我要去茶话会上碰到一个歪在沙发上病恹恹的人,结果碰到一个刚骑马回来的人,林徽因一见他就说:“你是用感情来写作的。”然后再听林徽因的滔滔不绝,她绝不是普通妇人的闲言碎语。萧乾管林徽因叫“述而不作”,他说如果把她那些话都记录下来,就是一本特别好的书。反正不管怎么样,参加了下午茶以后,就像有人在小马驹身上拍了一掌,以后就特别有劲头。

好多人都有萧乾的这种经历。她非常能鼓励人,跟她说话一点不沉闷。她的魅力是自然流露的。我想很多人会喜欢这么个朋友。



南都:你母亲梁再冰回忆起她的妈妈来时是饱含感情的。我们讲到很多“搞事业”的林徽因,作为母亲的林徽因是什么样子的?

于葵:很多人把林徽因看成女神,其实她是非常接地气的一个人,而且是烟火气十足。特别是抗战时期。我外婆他们原来在昆明有个房子,那个房子现在还在。我上次过去看,有一间房子被标为“林徽因的书房”,我就跟我妈妈打电话,问她,林徽因有书房吗?我妈说,哪有什么书房,她都在厨房!

那个时候苦成那样,她一个人要背一个大背篓,一个人要把一家人的菜去赶集全背回来。上有老,下有小,她自己信里也写着,她不得不放弃很多文学艺术的创作,来支撑这个家。还要给孩子们缝缝补补。她的孩子们在李庄的时候,穿得就跟狄更斯小说里的流浪儿一样,所以她就要给小孩子们补这些已经补到不能再补的衣衫,她说,这比她写一个宋辽的建筑史还困难。

林徽因其实很会照顾孩子。我妈妈说,他们小时候,只要有妈妈在,病就能好一半。平常她不是特别管孩子。条件好的时候,家里有很多佣人。但是孩子一生病,全是林徽因在管。现在老太太也这样,她看到自己的孙子一生病就送医院,她就说:“我生病我妈从来不带我去医院,都是她咨询医生,回家她自己照顾。我妈妈是会诊断的医生,会护理的护士,还是特别体贴的妈妈。她绝对是万能的妈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