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科书上,陈炯明属于反面人物,原因在于他和孙中山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有矛盾:
第一,来自是否与苏联合作。孙中山主张联俄,陈炯明拒绝与苏合作,认为与苏合作等于引狼入室。
第二,来自政治分歧。陈主张民治,孙主张中央集权,并要求党员要效忠领袖。
第三是北伐的问题。孙主张武力统一,陈则认为既然北洋政府恢复了临时约法,那我们没必要推翻他们了,谁当总统都一样,不如先发展经济,推行民主政治,等每个省都建设好了,大家坐下来再谈统一的问题。
这三条分歧最终闹到水火不容,双方竟至诉诸武力,一方炮轰总统府,一方组织东征,直接关系到后来的国运,影响不可谓不大。
孙中山读者想必很熟悉了,对陈炯明则未必了解,所以有必要先说说陈。
陈炯明是广东海丰县人。他出生那天,父亲刚好接到乡试中榜的捷报,于是给儿子取名陈捷。陈捷后来替自己取名陈炯明。他三岁丧父,九岁入县学,二十岁中秀才,前程可期。
但他后来放弃科考,追求新学,28岁时考入广东政法学堂。读书期间,陈炯明深受《天演论》的影响。老师朱执信评价他“品学兼优,热心国事”。1908年,30岁的陈炯明以优等成绩毕业于政法学堂。毕业后的陈炯明回到家乡创办了《海丰自治报》,自任主笔。第二年,陈炯明被推选为省咨议局议员,在担任议员的两年期间,陈炯明提交了“禁烟”、“禁赌”、“创办民办教育”等多个议案,旨在改造社会,提升国民素质。
在当选议员的同时,陈炯明还暗中加入了同盟会,奔走于革命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陈炯明在淡水起义响应,光复惠州,将起义军整编为广东陆军第一军。广州光复后,陈炯明出任广东都督,率部进驻广州,采取一系列新政,禁赌禁烟、关闭娼寮、整饬吏治,使广东成为当时全国的“模范省”。
1913年7月,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陈炯明通电响应,起兵讨袁,宣布独立。9月,讨袁失败,陈炯明逃往香港,转赴南洋,待机再起。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日本重新组织中华革命党,自任总理,要求党员必须宣誓绝对服从,并要求盖手印确认。陈炯明认为这样做太过专制,不仅拒绝加入,还指责孙中山“沉迷于革命,不足以言救国”,并阻挠中华革命党人在南洋的筹款活动。孙中山对此大为恼火,二人开始有了矛盾。
1916年,陈炯明回到广东东江发动驻军和民军起义,参加讨袁斗争。1917年9月孙中山就任海陆军大元帅,发起护法运动。12月,孙中山任命陈炯明为总司令。
1918年,陈炯明率粤军分三路援闽,驱逐北洋军阀,占领漳州及闽西南27县。陈炯明在漳州地区设立“护法区”,推进城市建设,创办《闽星报》,提倡新文化,派遣男女学生出国留学。漳州一时间面貌一新。陈炯明的政绩吸引来北京的学生,他们来漳州参观后,无不盛赞漳州实行的措施,认为“共产时代亦不过如此”。共产国际的机关刊物《共产国际》也称赞漳州“是中国南部革命的中心”,“是中国革命青年和社会主义者的朝圣地”。德国一家报纸甚至说漳州是“东方一颗明星,正在放出光芒”。
1920年10月,陈炯明接到孙中山的命令,回师广东,赶走了盘踞在广东的桂系军阀,统一了两广。11月,省议会选举陈炯明为省长兼任粤军总司令。这是陈炯明第二次主政广东,他在继续厉行禁烟、禁赌的基础上,推行地方自治,实行县长民选。
1921年,陈炯明委托孙科起草完成了《广州市暂行条例》,并在这一年2月被省署公议通过。这是中国首次以市为行政单位订立的法规,标志着中国近代城市史上第一个建制市——广州市正式成立,孙科被任命为首任广州市长。新成立的广州市拆掉了城墙、新修了马路、装上了路灯、开辟了公园、建立了图书馆……陈炯明还推行教育改革,实施义务教育,开放男女同校,聘请陈独秀来粤主持教育。
就在广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之时,1921年4月,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政法学堂毕业的陈炯明是反对非常大总统选举的,他认为:依总统选举法,总统由两院联席选出,出席议员至少需占全部的三分之二,即达到580人才能举行选举。当时广州的国会议员才两百多人,不到原众议院人数的一半,而且实行记名投票,这岂不是自毁法律吗?和北方的毁法,又有什么本质不同呢?一旦广东成立正式政府,结局只有一个:南北之间将再次陷入战争。对此,陈炯明坚持自己的看法,没有参加孙中山的就职典礼。但孙中山考虑到还需要依靠广东这个大本营,所以仍然任命陈炯明为陆军部总长兼内务部总长。
1922年6月2日,在护法运动的巨大压力之下,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宣布辞职。此前,孙中山曾对各界声明:“只要北京的非法总统徐世昌辞职下野,恢复《临时约法》,我孙文也立即辞职下野。”因此,舆论普遍认为,徐世昌辞职下野,曹锟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也会兑现承诺,内战便会停止,呈现和平曙光。然而此时的中山先生决定“宜将剩勇追穷寇”,不惜以武力统一中国。
对此,陈炯明再次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说:我们之所以一直闹革命,试图武力推翻北洋政府,无非是因为北洋军阀废掉了《临时约法》,蹂躏了民主宪政。现在,既然《临时约法》已经恢复,我们也就没必要造反了。不如先在广东搞好民主宪政,作出示范,通过“联省自治”,再效法美国的联邦制度,实现和平统一国家。
此意见一出,与孙中山的想法完全不同,令孙中山大为不快,于是免去陈炯明广东省省长、粤军总司令、内务部总长之职,迫使其离开广州退居惠州。
6月15日深夜,一群愤愤不平的粤军高级将领,在白云山上的郑仙祠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兵变,替老长官出头,迫使孙中山下野。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的旧部叶举率兵包围总统府。在孙中山离开后,总统府内的守军拒绝放下武器,粤军开炮三发以示震慑,造成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炮轰总统府”事件!孙中山随后登上“永丰”号军舰,指挥平叛,炮轰广州城。远在惠州的陈炯明,虽未参与兵变,仍被谴责为“叛变革命”!
8月15日,陈炯明回到广州,继续担任粤军总司令。
1923年1月孙中山下令桂军、湘军、滇军组成三省联军进军广东,粤军战败,陈炯明率部退守东江。
1925年,以黄埔军校为核心的国民革命军发起两次东征,彻底将陈炯明的部队击溃,迫使陈炯明避居香港。
陈炯明与孙中山公开决裂后,吴稚晖、汪精卫等人曾一度两边劝和,想让他们破镜重圆。孙中山念及旧情,又正是用人之际,答应说“如他肯写悔过书,可不究既往”。但陈炯明断然拒绝,认为自己并无错误,“无过可悔”。
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病逝,陈炯明亲拟了一副挽联:“唯英雄能生人杀人,功首罪魁,留得千秋青史在;与故交曾一战再战,私情公谊,全凭一寸赤心知。”
这副对联,道尽二人作为故交的私情公谊,不是局中人很难理解。平心而论,两人都是为了国家好,大目标一致,只是在实现目标的具体做法上,存在分歧。最终各持己见,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陈炯明客居香港后,远离政界、军界,但也没有闲着。他把海外华侨最大的秘密社团——洪门致公堂,改造成为一个民主政党——中国致公党,现在是八大民主党派之一。
像他这样曾经官居高位的人,即便下野,吃饭穿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陈炯明避居香港期间,生活已经极其困难。他1933年9月22日病逝时,竟然要用为母亲准备的棺木才能入殓。
他去世时岁数不大,只有55岁。对于他的离世,香港《工商日报》曾这样评价:“国民党死了一个敌人,中国死了一个好人。”
以现在的眼光看,陈炯明主张的“联省自治”要求军阀的素质极高,否则很容易演变成军阀割据,但陈炯明相信自己的看法是对的。
百年反思,回头再看曾经的既往,国家实现共和,当采用何种方式和外交政策,陈炯明的意见是不妨可以参考的,至少用不着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