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晓晖
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本篇原刊于2012年版《百年大中路》,经浔阳区政协文史委授权转发。
引子:
上个月参观同文中学校史馆时,与陪同的熊修良老师和韩琼老师聊起了同文早期的历史。谈话中提到孙中山1912年到九江时是否曾到访过同文。我记得有这方面的记载,两位老师也听说过此事,但又表示尚无确凿凭据。因此,同文校史馆中也未能展示这段历史。那么,不妨试来寻找一下历史的佐证吧。
一、孙中山视察江西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4月1日,因与袁世凯争夺权力失败,孙中山被迫在南京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继任。9月10日,袁世凯任孙中山为铁路督办,统领全国铁路建设事宜。随后,孙中山以考察铁路建设名义,连续走访多省。
据《孙中山年谱长编》载,1912年10月18日,受江西都督李烈钧邀请,孙中山在张继、吴铁城等人的陪同下,乘“联鲸”舰离沪赴赣。
《孙中山年谱长编 · 第二卷》
10月24日早上8点,孙中山抵达九江,受到当地各界的热烈欢迎,并在新安会馆出席了欢迎会。当日下午2点,他乘船离开九江前往南昌,并于10月25日抵达南昌。随后,孙中山在南昌展开了一系列活动,于10月28日启程离开。10月29日,他再次抵达九江,并发表了一场面向各界的演说。当天晚上,孙中山乘船离开九江,东下继续行程。
这是孙中山一生中唯一一次访问江西,期间两度到访九江,成为这座城市历史记忆中一段值得骄傲的话题。
《孙中山年谱长编 · 第二卷》
《孙中山年谱长编》中关于孙中山九江行程的几个条目,均引用了《民立报》。《民立报》由同盟会元老于右任于1910年在上海创办,1911年被定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当时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日报之一。这些报道很可能出自孙中山随行记者之手,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然而,书中对孙中山在九江的经过记载相当简略,并未提及他曾访问同文书院的相关记录。因此这段历史的细节需进一步探究和核实。
二、访浔行程日期考
孙中山访赣是个重大的新闻事件,当时的报道不少,各家报纸的报道中,彼此的矛盾之处很多,若不进行甄别,很容易发生错误。例如,孙中山到达九江的日期,有24日说和25日说两种。《九江市志》中采纳的是后者,其条目如下:1912年10月25日,孙中山先生以“全国铁路督办”的名义,乘“联鲸”号军舰从上海到达九江,后转道南昌。
孙中山抵贛纪详 《申报》1912年11月1日
《九江市志》中关于孙中山行程的记录,可能来源于《申报》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孙中山先生于10月25日晚抵“赣”,但这是一个误读,将“赣”理解为江西全境。然而,在当时的系列报道中,“浔”指九江,“赣”则专指南昌。这种误读导致了后来许多文章都错误地将孙中山抵达九江的时间记为10月25日。
从实际情况来看,以当时的船速,孙中山一行若在九江换乘小火轮前往南昌,当天不可能抵达。因此,他到九江的时间只可能是10月24日,而非10月25日。
在孙中山访问九江期间,曾在九江商会发表演讲,对九江在辛亥革命中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武昌起义,九江最早响应,鼎力支援,使革命得以顺利发展,如此之功,吾人佩甚。”。
九江国民党欢迎孙中山先生 照片提供:严耀喜
孙中山在九江期间多次发表演讲,并留下了一张著名的合影。合影中的百余人均为九江国民党党员和社会贤达,背景是九江商会的建筑(原址位于九江邮电大楼旁)。据称,他在九江期间访问了多个地方,包括新安会馆(位于今都天巷新安里内)、广东会馆和同文书院。此外,还有记录提到他考察了南浔铁路(尽管南浔铁路直到1916年才通车),甚至有记载称他参观了石门涧。类似混杂不确的记录很多,因此,关于他是否到过同文,还需要更多的佐证材料。
三、在南伟烈的照片
图源:国家数字图书馆
笔者在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地方资源库中找到一张珍贵的老照片,题名为:“孙中山在江西九江南伟烈大学演说时摄影”。照片拍摄于1912年10月24日,摄影者为张树人。照片的说明文字为:“孙中山在九江南伟烈大学演说时摄影。右为校长美籍德人传教士库思菲。应江西都督李烈钧的邀请,孙中山来赣视察九江至澎泽沿江水域,为整治水道搜集第一手资料。”
图源:国家数字图书馆
根据《孙中山年谱长编》的记载,1912年10月24日上午8点,孙中山抵达九江后,当天下午2点离开九江前往南昌(报纸中称为“赣”)。在这一较短的停留时间内,他有可能安排时间前往同文书院访问。
南伟烈大学是同文书院办学历史上的一个阶段。1905年,同文书院更名为南伟烈大学,为近代江西第一所大学。然而,尽管使用“大学”之名,但其实际未达到大学的教学水准。至1920年时,该校已不再开设高等课程,但“大学”的名称仍沿用至1928年。之后,该校正式更名为同文中学,成为一所中学教育机构。
库思非像 图源:维基百科
库思非(英语:Carl Frederick Kupfer,德语:Karl Friedrich Kupfer,1852年6月8日-1925年11月20日),是美以美会德裔传教士中的代表人物,也是九江同文中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从1901年到1918年,他担任南伟烈大学的校长,为九江近代教育事业做出过卓著的贡献。无论从时间、身份,还是两张照片中人物的相貌来看,孙中山右侧的那位显然就是库思非校长。
至于摄影师张树人,笔者未能找到他更多的准确信息。他可能是上海的文人或报刊编辑,在20世纪30年代有几本出版物。
至于文字说明中提到的“视察九江至澎泽沿江水域,为整治水道搜集第一手资料”等内容,显然是后来的误解或附会。虽然有报道称孙中山曾在彭泽马当山亲笔书写“中流砥柱”四字并刻于岩石上,但如今这四字已不存。即便存在,也不足以作为孙中山考察水道的证据。
事实上,孙中山1912年访问江西的真实目的,是为面见他忠实的追随者——江西都督李烈钧,为反对袁世凯做准备。孙中山在从九江去南昌的途中,还顺道检阅了湖口炮台。9个月后,正是在孙中山的指示下,李烈钧在湖口发动了旨在推翻北洋政府的二次革命。
《时事新报》1912年10月25日
四、权威史证
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这张照片却又存在诸多问题:其出处不明,标注明显错误,照片背景模糊。国图的数据库并不可靠,如将那张孙中山在九江的大合影标注为10月18日,而那天他刚刚从上海乘船启程赴江西。孤证难立,即使这一史料有很大的参考意义,但由于其来源不清且存有瑕疵,难以单独作为权威依据。
为进一步佐证相关内容,笔者在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网站上找到了民国著名摄影杂志《良友》的资料。《良友》创刊于1926年2月,停刊于1945年,是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摄影画报。《良友》因其印刷精美、图文并茂,尤其以摄影为特色,在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和摄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良友》1926.11.15 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刊
1926年11月15日出版的《良友》为一期特别刊,不计入总刊号,名为《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刊》。杂志封面采用了孙中山先生的肖像,这也是《良友》创刊以来首次未以明星或美女为封面的期刊。全刊共55页,除部分广告外,通过丰富翔实的图文全面介绍了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功绩、他的亲人、好友与部属,以及他逝世后全国各地的哀悼活动(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逝世)。本期刊物使用了200余张照片,涵盖了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最经典的影像记录,其中许多照片如今已广为流传。
《良友》1926.11.15 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刊,14页
在该杂志的第14页中,刊载了孙中山在南伟烈大学的这张照片,并配有详细说明。
照片旁的中文说明为:
“先生延长江西行至九江,倾城欢迎。此为在南伟烈大学摄影之一部。先生立左,右为该大学校长库思非氏。(张树人君借印)”
照片下方的英文说明为:
“Dr. Sun with Dr. C. F. Kupfer at William College, Kiukiang. Courtesy of Mr. Chang Sha Jan.”
(孙中山博士与库思非博士在九江南伟烈学院合影。由张树人先生提供。)
《良友》1926.11.15 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刊,14页
这份史料无疑更加清晰,并有效地解答了笔者的困惑。照片明确标注拍摄于孙中山在南伟烈大学演讲之后,同时清楚地说明了照片前两人的身份:孙中山与当时的校长库思非。照片表明张树人是借印者,即照片版权的拥有者,而非必然是拍摄者。
五、孙中山访同文的总结
通过以上考证,以及笔者对孙中山访问江西这段史实的研究,可总结如下:
1. 到达时间的更正 孙中山于1912年10月24日早上8点到达九江,随后,他于下午2点乘船前往南昌。现在九江许多文史文章中提到的“10月25日到九江”是错误的。
2. 返浔活动及离开 1912年10月29日,孙中山从南昌返回九江,再次参加欢迎活动并发表演讲。当天晚上,他乘船离开九江。
3. 访问南伟烈大学(同文) 孙中山必然在1912年10月24日或29日访问南伟烈大学(同文),并在此发表演讲。虽然24日是最可能的日期,但由于国家图书馆标注的日期存在疑问,仍需谨慎对待。
4. 事件的细节 孙中山于1912年10月访同文,已可以被史料证实,但他在学校有何活动,发表了什么演讲,目前尚无相关回忆等史料佐证。
5. 孙中山访问江西所到之处 在江西的7天内,除了访问九江和南昌市区,孙中山还在乘船途中停靠期间访问了彭泽、湖口、永修(吴城镇)等地。关于是否访问星子,目前尚无确凿证据。
六、考证的意义
笔者进行这番考据,旨在回应同文中学熊修良老师和韩琼老师提出的疑问,并通过查找这一历史事件不可辩驳的佐证,为同文中学的校史研究增添一笔宝贵的史实。
孙中山造访南伟烈大学(同文),不仅体现了他对地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为这所学校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笔者的探寻中发现,同文是孙中山访问江西期间唯一造访并发表演讲的学校。更为特别的是,在1926年《良友》杂志的这期特刊中,200余幅照片记录了孙中山一生的重要时刻,同文成为除黄埔军校外唯一被刊登的学校。这一细节不仅彰显了九江同文在教育界的崇高地位,也进一步印证了九江在江西乃至全国教育史上的领先性和重要性。
这段历史的发掘,让我们看到同文作为江西近代教育的标杆,其影响力远超地域的局限。孙中山先生的造访及演讲,不仅为同文的历史增添了一份无与伦比的荣耀,也让九江这座城市的教育史更加灿烂。
【主要参考文献】
陈锡祺.《孙中山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8月
刘积福等.《九江市志·大事记》.凤凰出版社,2024年
刘杰,冯田甜等.《访问赣鄱: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江西之行考》.《历史与社会(文摘)》,2024年第4期
冯晓晖.《九江历史的今天·10月29日·孙中山访浔行迹之谜》.微信公众号,2022年10月
冯晓晖.《九江日报·库思非的同文书院与南伟烈大学 》,2024年11月24日,总第1009期.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地方馆资源.老照片
《良友·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刊》.良友出版社,1926年11月15日
【编后记】
笔者抱病写完的这篇文章,也不容易。从最初的疑问到最终的解答,经历了大量的查证与梳理,每一步都充满挑战。然而,这也让我更加坚信,九江这座城市拥有很多炫目多彩的历史故事,只要我们愿意耐心挖掘、细致整理与深入研究,就一定能发现更多鲜为人知的精彩片段。
正如这次关于孙中山与同文的考据,让九江教育历史中的一段传奇重新被提起。这是属于九江的骄傲,也是这座城市延续其文化与精神的重要基石。
累了,好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