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团队联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研究团队,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为第一单位,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影响因子63.1)同期发表两篇论著。两项研究是当前全球最早完成的、最大样本量聚焦“后桥接治疗”的I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有望为国家及国际指南的更新提供新的有力证据。


2025年1月13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刊载研究结果/图源 重医附二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要研究者介绍,POST-UK研究的中文全称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成功再通后桥接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开放临床试验,POST-TNK研究的中文全称为指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成功再通后桥接替奈普酶动脉溶栓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开放临床试验。两项研究均聚焦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后桥接动脉溶栓治疗新策略,以消除远端微小血栓、改善微循环为切入点,系统性探索了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在实现血管再通后桥接动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干预、治疗“无效再通”迈出了关键一步。早前,该研究结果于2024年10月25日在阿布扎比举办的第16届世界卒中大会(WSC)上作为重大科学事件发布。


2024年10月25日,陈阳美教授代表研究团队在世界卒中大会(WSC)发布研究结果/图源 重医附二院

据了解,急性脑梗死(急性缺血性卒中)业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致死致残性疾病,也是我国重大慢病及大健康战略重点关注的疾病。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是当前救治该病的主要手段。有数据显示,高达90%的血管再通患者,其良好预后比例不足50%,这一临床现象被业内称为“无效再通”。

为破解这一困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陈阳美团队牵头,全国69家医院协同支持开展了当前全球最早完成、最大样本量(后桥接治疗方向)的I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即POST-UK及POST-TNK,探索减少无效再通的新方法。这一新疗法可使约每20位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多1位患者免于残疾,正常回归社会。


两项研究参与医院名单/图源 重医附二院

作为第一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卒中中心(五星)、国家癫痫中心、国家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全国帕金森病专科标准培育中心、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神经介入建设中心、重庆市脑血管病防治技术牵头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基地、重庆市卫健委慢病防治中心(脑卒中防治中心)、市级重点学科、重庆市首批公共卫生重点专科(脑卒中防治)、重庆市老年神经疾病研究中心、重庆市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质量控制中心、天坛医院神经介入联盟单位、国家帕金森病中心联盟单位、中国脑积水联盟单位、认知障碍疾病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培训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重庆市护理学会脑卒中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经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努力,重医附二院神经内科已成为西部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培训为一体,以中青年为主的神经内科专业队伍,科室人员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科室现有床位180张,其中神经重症监护床位19张。现有医师46人,其中高级职称者16人、博士学位者20人、海外经历者9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生导师3人。现有护士70人,其中高级职称者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6%。学科拥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人、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重庆市英才·名师名家1人、重庆市巴渝学者1人等一批学术、科研人才。

《JAMA》杂志全称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中文名美国医学会杂志,由世界上三大医学会之一的美国医学会主办,于1883年在美国芝加哥市创刊,迄今已有140年连续出版的历史,为享誉全球的顶级医学期刊之一。(资讯)

(文稿由重医附二院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